#创作挑战赛#

简单的描写亲情的古诗词 春节将至盼回家(1)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所谓父母子女,既是一场美丽的遇见,也是一场盛大的离别。

曾经天天盼着长大,却不知道长大就意味着分别,最后岁月留给我们的,是刻在心里一个又一个,渐行渐远,苍老又模糊的背影。

又是春节将至,身在远方,心系故乡,想起父母双亲,不禁热泪盈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希望岁月能够慢一点,让他们不要再变老,多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来回报那份纯粹无私的深爱。

读一读八首亲情古诗词,一起感受这一份千年不变的真挚情怀。

1

《别老母》

清 .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人因为生计所迫,需要前往河梁谋生,出发前跟自己的老母亲辞行,望着眼前白发苍苍的母亲,不由得悲从心来。

在这样一个风雪弥漫的夜晚,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反过来还得让母亲为自己担忧,心中无限愧疚,不由得发出感慨,此时此刻还不如没有我这个儿子!

简单的描写亲情的古诗词 春节将至盼回家(2)

2

《岁末到家》

清 .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爱是深情无限的,最欢喜的莫过于在年关时,看到儿子能回家。

身上御寒的冬衣很是暖和,针线密密麻麻,手中的家信墨迹尚新,字里行间都是母亲的关怀。

一见到儿子清瘦的面容,不禁拉着儿子怜爱地问道,儿啊,在外边是不是很辛苦,你看你又瘦了!

想到自己出游在外不能孝顺父母,又怎么敢说自己在外面的辛苦,让母亲再添忧愁呢?

3

《忆父》

清. 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吴燕两地相隔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对双亲的思念之情也无从排解。

离开父母,远嫁他乡,生怕自己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可音信隔断让人如此无奈和伤怀,只能将自己满腔的思念,寄托到梦中。

梦境里,我乘着万里长风,来到父母身旁,给他们端茶送水,殷勤伺候。

诗人用梦中的渴望反衬了远嫁之人的无奈,让人倍感伤怀。

简单的描写亲情的古诗词 春节将至盼回家(3)

4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这首哲理诗,告诫孩子们做学问,要学以致用,亲身实践,既饱含了诗人深刻的教育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朴素无华,感情却极为真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放到千年以后,这句话对我们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也不言而喻。

5

《洗儿》

宋 .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虽大难不死,仍心有余悸,侍妾朝云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在儿子满月之时,苏轼写下了这首诗。

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我却被自己的聪明差点小命不保,只愿孩子你呀,愚笨一点,能够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一路到公卿。

这里的愚笨,指的是大智若愚,而不是真的希望自己孩子傻笨。

简单的描写亲情的古诗词 春节将至盼回家(4)

6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我的家远在三千里之外,今天收到一封家信,信上写满了十五行字。信里没有提别的事,只说希望我能早早地回到家乡。

这首诗十分短小,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久居他乡时,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7

《又示宗武》

唐代. 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饱含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

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认真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并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作为一代诗圣,看到自己的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未来可期,老父亲内心的喜悦和骄傲,溢于言表。

简单的描写亲情的古诗词 春节将至盼回家(5)

8

《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46岁考中进士,50岁获得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终于结束长年的漂泊生活,把自己的老母亲接来跟自己一起居住。

想到母亲为了自己辛劳一生,而自己仕途失意,经历了世态炎凉,一方面更觉亲情之可贵,一方面有愧于这份无以回报的母爱,于是写下这首千古流芳的颂母之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我们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吟诵的诗句,伴随我们一生,最终化成心底那一份浓浓的乡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