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著名高手,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杨露禅

今天我们具体到个人来讲讲,重点说他,晚清十大高手之 一 杜心武

杜心武(1869一1953),名慎媿,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晚清十大武术高手排名(晚清民国武术十大高手之一杜心武)(1)

七岁,随管家王云清找到武士石彪,向石学会了“飞蝗石”,投击无不中。八岁,父亲辞世,家道中衰。到离家三十里的胡家坪私塾读书(塾师为清举人胡老先生),同时,拜严克(慈利甘堰人)为师,学习南派拳术。在这里,他白天读书,晚上练武,历时三年,对金岩山张真人一脉相传的“大连图”奥秘,已心领神会。因为他父亲在大沽口曾被洋人打穿大腿,又目睹九溪天主教堂传教士残害群众,故立志习武,并在练功房贴上“练成武艺,誓杀洋鬼”字样。

十二岁时,严克云游他乡,心五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虎学武当拳的内家功夫。 十三岁时,他仿古人作法,四处挂牌求师:“小子不才,诚心求师。惟须比试,能胜余者,千金礼聘,决不食言。十六岁时,杜去四川峨眉山,向徐矮师专攻“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自然门轻功,成为自然门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

—八八七年,十八岁的杜心武到重庆金龙镖局当镖师,走镖川、黔、滇、桂一带,保护商旅安全。一次,他将一马帮护送到目的地后,独自一骑返川。在川黔边界一座深山老林中,他除掉了—个开黑店的大盗李老大,救出了几个被劫抢来的妇女。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杜心武辞镖师职,回到慈利老家,闭门读书。不久,去北京守卫清宫,月银八十两。他住北京西直门大街酱房大院六号。每天边工作,边学习,博览群书,广交朋友。

杜氏于一九O四年夏,与邑人徐桐初、朱奎中等在上海乘日轮“神户丸”东渡日本,蹈海求学。他先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与吴玉章是同学。又与林伯渠异地重逢,交谊笃厚,受其思想影响较深。留日期间,曾与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比武,赢得了柔道比赛的冠军,因而名噪东瀛。 一九O五年(光绪三十一年),杜心五经宋教仁、贾振介绍,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反清行列,从事革新运动,并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同时保护孙中山的,尚有拳王王润生(长沙人)。

孙中山与一代宗师霍元甲擦肩而过,但是,他的身边早已经有一位一代宗师。

这个人是谁?杜心武。

“南北大侠”杜心武

杜心武,本名杜心五,湖南慈利人。少年时,杜心武在峨眉山从武当道人徐清虚学艺,并研讨少林功夫,集武当、少林之精粹,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自然门功夫。

杜心武所学极杂,武功高强,于是北漂到北京去干镖师,后来又当了清宫护卫,也就是武侠小说里常说的“大内高手”。不过杜心武对于给皇帝看家很不甘心,这个时候认识了湖南老乡宋教仁。

“兄弟,你这一身功夫,干点革命事业吧。”宋教仁劝说他,杜心武慨然允诺。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语学习,杜心武辞去了大内高手的公务员职务,毅然东渡到了日本,他的新工作依然是安全事务,不过这次保卫的人恰好是皇帝最想抓的人——孙中山先生。

在日本,杜心武当了孙中山的贴身保镖,当时,清朝政府经常派遣大内高手前往日本暗杀孙中山,结果都被杜心武这个前大内高手挫败。辛亥革命成功,结果却被袁世凯篡夺了胜利果实,杜心武十分失望。而宋教仁被暗杀,杜心武心灰意冷,从此归隐江湖。

杜心武无心功名,也无心江湖地位。可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四川武术界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蓝伯熙,绰号“南侠”,后来杜心武的弟子万籁声击败了他,于是为师父把“南侠”的绰号给抢过来了。当时还有一个北侠刘百川,因为万籁声上门击败了他的弟子杨澄甫,刘百川前来问罪,万籁声不能抵挡,最后是杜心武出马,击败了刘百川。

“老杜,我服你,这个北侠也给你吧,你就是南北大侠。”刘百川输得口服心服,把自己的绰号也给让出来了。

就这样,杜心武成了“南北大侠”。

杜心武一直活到1954年,临去世前一天,请了诸多好友到长沙天心阁,告诉大家:“明天我就要走了,今天再给大家露几手。”第二天,杜心武无疾而终。

身为一代宗师,而能善终者,杜心武真是宗师中的宗师了。

生得伟大,死得轻松。

清末的一代宗师,虽然悲摧了一些,却好在当时正在抵御外敌,推翻满清,还能有理想有方向,为正义事业献身,虽死犹荣。

晚清十大武术高手排名(晚清民国武术十大高手之一杜心武)(2)

第二个版本:光绪三十四年(一九O八年戊申),他衔命回国,投入反清洪流。一九—三年三月二十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准备进京筹划组织“责任内阁”的宋教仁,杜心五去沪参与为宋治丧事宜后回北京,因疾愤军阀的黑暗统治,乃毅然弃官去职,隐身江湖,当了青红两帮的“双龙头”。此后,他走南闯北,或耽影故乡,或栖身江湖,有时闭门谢客,修佛参禅;有时开堂收徒,扩组帮会。得暇则读庄生书,研相人术;有兴则采药炼丹,制千捶膏。总之,萍踪浪迹,行止靡定。

所谓大侠,除了武功高强,结交广泛,一般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门人多,势力大,有豪强的味道。英雄,一生,最后1953年7月8日,八十四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去世。

 大内高手武功高强,技艺超群,是一批皇帝专用的保镖,有时也会扮演一些杀人的角色!然而,有着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将大内高手大得大口吐血,他就是第一保镖杜心武!杜心武,湖南慈利人,自幼习武,是自然门高手,年轻时当过保镖,在江湖上名号甚是响亮,后听从老乡宋教仁、吴玉章建议到日本留学,研习农业,不久后加入了同盟会。

晚清十大武术高手排名(晚清民国武术十大高手之一杜心武)(3)

杜心武实实在在担任过孙中山的保镖,并将行刺孙中山的大内高手打得吐血;而且他在青帮、洪门、袍哥、绿林中的"江湖地位"甚高,1941年到重庆出面做"帮会统战"工作,戴笠、杜月笙等都是跟在其身后,小心翼翼陪同。有中华第一保镖、南北大侠之称的杜心武,一生的经历极为传奇,以至他的传说实在太多,真假难辨。经过他指导武学的"挂名弟子"相当多,涵盖各路人物,有奉天大帅张作霖、大汉奸周佛海、着名京剧大师程砚秋、共产党上将许世友、国民党上将张发奎等等。"修理"大内密探出手狠辣。1905年秋,慈禧太后派太监张某携着巨款,乔装富商奔赴日本,随行的还有一堆大内高手,这群人此行有一个重大任务:刺杀同盟会总理孙中山。

革命党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行踪,孙中山、宋教仁等一起研究对策,有人说联系日本警方,也有人说要加强防御。当时担任孙中山保镖的杜心武建议:与其等敌人寻上门,不如主动出击,将他们宰了!革命党人多书生意气,均觉此举过于唐突。杜心武出身江湖,懒得理会那么多法律条例羁绊,执意要干。大家虽然觉得不甚合适,但无良策,只得默然同意。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那帮大内密探隔几天就失踪几个人,最后,连张太监的脑袋也被人丢在臭水沟里--他那肥滚滚的身子还在床上躺着!消息传回京城,慈禧太后大动肝火,再派"洋枪高手"赶到日本,命清廷驻日使馆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孙中山!

一次,得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其美以及柳亚子等要人在东京牛町区若宫町开会,清廷官员立即让洋枪高手前往行刺。孙中山等在会场内,杜心武与"长沙拳王"王润生负责外围巡视,二人见几个行踪诡秘的人接近,立马上前将其喝住,那几人以为身份泄露,将手伸进衣兜想掏枪。杜、王见势不妙,抢上去拳脚齐发--事发突然,二人在情急之下出手狠辣,招招毙命,那几个刺客也倒了大霉,不是肋骨被踢断,就是胳膊被打折,手枪也被杜、王二人收缴了,接着被捆得像粽子似的,口里塞满了破布臭袜子,丢在一间破屋里。事后,孙中山等人得知一切,暗自侥幸的同时,对杜、王二人的功夫更是钦佩。

1、有一次,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共商革命大计,清廷对孙、黄等革命党人恨之入骨杜心武合影,暗中派人盯梢,伺机刺杀。那天,杜心武在门外发现三个中国人行踪诡秘,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人身上都有铁器,能够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吗?”那三个打手说:“对不起,没有值得一看的!”杜心武说:“你们不借,我会自己取出来!”话音刚落,杜心武一个转身,用手在他们三个人身上一摸,动作快如闪电,等到三个打手清醒过来时,身上的手枪,全到了杜心武的手中。那三个打手恼羞成怒,挥拳向杜心武打来。杜心武不慌不忙,只在中间走圆圈,一边走一边用手招架,身子像泥鳅一般滑溜,令那三个人只是看得见,却又摸不着。

最后,杜心武使出他的神腿绝招,飞起右腿横扫一周,那三人应声倒地,爬起来后,拔腿就逃。一天,宋教仁住宅前面,来了个可疑的磨剪人,坐在板凳上吆喝。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年龄大约50多岁,貌似门神。杜心武一见,便知此人绝非善类。他不声不响,悄悄走到磨剪人身边,轻轻用“双龙捧珠”的招式,将磨剪人悬空举起。磨剪人大为震怒,对准杜的头部用“五雷掌”劈去,杜心武将头一扭,以右腿来了个“横扫千钩”,把磨剪人踢出一丈多远,随即一个跳步,跳到磨剪人的身后,将其双手反扣,问道:“你要说实话,来此有何目的?”磨剪人吞吞吐吐地说:“听说宋总长家里有能人,想来见识见识!”杜说:“宋总长身边的能人很多,你心服了吗?”磨剪人的双手被杜反扣着,痛得流出了眼泪,连连说:“我见着能人了,求你开恩吧!”后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可惜那次杜心武没有同去,如果杜心武去了,也许能事先发现刺客。

2、有关杜心武之武功及其行侠仗义的传闻,江湖上不胜枚举,津门大侠李丽久,习醉八仙拳艺多年,技艺精湛,犹以技击著称,是当时津门武林英豪,曾任官方“湖南技术大队”队长(专为训练部队武功而设)。李丽久闻传杜心武之声名,远涉数百公里,欲与杜心武一试高低。经不起李丽久的再三请求,杜心武允诺与其切磋。杜心武取来大毛巾数条,经裹两手犹如西洋拳击手套,李丽久不解问其何故,杜心五答曰“吾手重,恐伤尔耳。”言毕,两人开始交手。李丽久拳拳直捣杜心武面门,欲先发制人,杜心武则用自然门“黄昏锤”应付之,几个回合下来,李丽久不但未能触及杜心武之身,还被杜心武拳击中自己的大拇指节,脱臼肿如卵大,痛入心骨,甘拜下风。

北京镖师赵僻尘,因走镖北京库伦(乌兰巴托)一带无闪失而闻名,擅擒拿,鹰爪功尤为称盛。曾有一飞贼求艺于赵僻尘,赵曰:“汝下房,吾欲使汝头朝东卧决勿向西。”只见赵僻尘飞身举手之际,三下五除二就拿下飞贼,令其心服口服。杜心五闻知后也一时技痒,专程与赵僻尘过招,伸手笑对赵,请其出爪功一拿。赵僻尘见杜心武身材瘦叟,初不留意,后经几次出手触及杜心武却如握绵上,油滑无着力处,杜心武的手伸缩皆如行云流水,自始至终让赵僻尘没有下手机会,两人只好握手言和。从此两人也成为相知相交的挚友。

3、抗战时期,四川武林和外来的武林人物因语言不合,武学见解有分歧等发生了很多矛盾。四川武林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叫蓝伯熙,绰号“南侠”,在民国的四川武林擂台上得过多次金章(金牌),是个让四川武术界胆寒的实力派人物。他的武学主要得自峨眉僧门、少林派,练得最得意的武功是以小功灵活见长的分筋错骨擒拿功夫和阳刚之极的硬手功夫。蓝伯熙自认为功夫绝佳,率众前往杜府,只身挑战杜心武。一见面,蓝伯熙就把自己的来意向杜心武说明。为表示对杜心武的尊敬和展示自己的武学,他还给杜心武打了一套拳法,极尽绵巧灵活和实力。杜心武不做声,沉吟一下对蓝伯熙说:“打打杀杀没啥意思,我年纪已大(当时杜心武已古稀之年),但你来了,我也不能扫你的面子,我就给你表演一套轻软功夫。”话毕,杜心武就踮着脚,用大脚趾点地走了几圈内圈手,只见黑影来回晃动,就是看不清人。演完轻功,杜心武又演练了一套软功夫,只见他将两腿一合,就成了麻花状,柔若无骨。蓝伯熙一见,自愧不能,于是握手言欢。

1907年,梁启超在东京演讲,宣传君主立宪制,杜心武等人听说后前去拆台。梁启超是保皇派首领之一,能说会道,吸引了不少人,但也引来了一片质疑。杜心武正坐在二楼,乘机从楼上跳下,对梁启超破口大骂,并用纸包的零食扔梁启超,梁启超不知是何物,落荒而逃。辛亥革命成功后,杜心武在北京工作,因为有许多拳师前来切磋,杜心武被调到河南工作。不久后,河南水灾,杜心武所在农场的会计想谎报灾情,私分农场经费,被杜心武知道。会计竟串通农商部主管,企图贪污。杜心武得知,就把会计连同主管一起绑了,押往北京。而今逝者往矣,日月已换新天,人们仍津津乐道这些武林高手的掌故轶事,不仅仅是叹服其深厚的武术功力,其敢于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气魄以及铁肩傲骨上的那份担当也一直激励着我辈去发奋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