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今年虎年春晚又制造了什么爆款节目,那获赞超过三亿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一定当仁不让。身着青绿色长裙的舞者在舞台上缓缓显现,高耸的发髻乌黑如墨,伴随着特定舞动的身姿,犹如一幅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根据主创介绍,这个舞蹈节目的创意来源于北宋王希孟所创作的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名《只此青绿》正是来自画中千年不褪的青绿色,此次春晚又再一次让这幅千古名画焕发了新的活力,人们也不禁好奇这《千里江山图》的魅力,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真的用一生只画了这一幅画吗?
北宋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赵佶继位,在成为天子之前赵佶的生活可以说和政治很难挂上钩,他的兴趣广泛,热爱艺术,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是自古以来少有的艺术性皇帝。以笔迹瘦劲、锋芒尽出而闻名的“瘦金体”就是精通书法的赵佶自创的,赵佶还擅长画花鸟,他甚至开创了我国古代绘画的“院体”,这一派绘画以风格华丽笔触细腻,笔下所绘形神兼备为而闻名。同时赵佶还对道学、收藏等广泛涉猎,在他的影响下满朝文艺之风盛行,宋代的文艺事业也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发展。
崇宁三年(1104)热爱艺术的宋徽宗赵佶创办了翰林书画院,这是一所北宋国家级的美术学院,专门用来培养北宋的艺术人才,为了招收全国在书画上有天赋的人才,宋徽宗甚至特设了书画类学科和艺考,开科取士,虽然每一届只招收三十名学生,但这在历史上已经是一大创举。在经过了人物、山水、花鸟、佛道等六种画法的考核后年仅十三岁的王希孟考入了这所北宋顶级美术殿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而这幅巨作的第一任主人就正好是宋徽宗赵佶,张择端也正好是翰林书画院所培养出的绘画人才。作为老艺术家的赵佶知道想要再次创作一幅与之齐名的画作是极其艰难的,他打算在翰林书画院里精挑细选。此时的王希孟绘画技艺还很稚嫩,在最初的挑选中王希孟根本没能进入宋徽宗的法眼,他只是被派去文书库从事打杂、抄书等工作。但幼小的王希孟心里依然有一颗热爱绘画的心,他始终坚持画画,不断地打磨自己的绘画技巧,终于再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宰相蔡京将他的画进献给了宋徽宗赵佶。“未甚工”是老艺术家赵佶的评价,他认为王希孟的画技还不够精湛,但“其性可教”。金子果然在哪都会发光,宋徽宗赵佶最终还是认同了王希孟的绘画天赋,并决定亲自教授王希孟画画。
虽然在皇帝的本职工作上宋徽宗赵佶可以说做得不甚完美,但在艺术方面赵佶不愧艺术家之名。在赵佶指导下的半年时间里王希孟的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一个少年绘画天才正在崭露头角。胸中有沟壑,提笔画河山,王希孟向宋徽宗提出想要游览宋朝大好河山的想法,按照现代的话说应该叫做画家采风。我们不知道此时的王希孟是不是已经在脑海中构想要绘一幅大宋山水的笔墨丹青,也不知道他是否想要再次描绘重现如《清明上河图》般的恢宏巨制,也许他只是仅仅想要拼尽全力为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奉献一份光热,也许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天赋和技艺画一幅纪念大宋千里河山的江山图。我们只知道政和三年(1113)王希孟带着他的《千里江山图》回到了京都汴梁。
缓缓展开《千里江山图》的卷轴满眼青绿即刻映入眼帘,这是用青金石和孔雀石研磨后才能有的珍贵颜料,赋予了青绿色金属的光泽,不是一般草木染料能达到的色彩明度,贝壳碾压制成的颜料更是可以保证色彩历经千年不褪。仔细观看画卷的内容,空中云雾弥漫,鸟儿自由翱翔;画面中部江面流水潺潺,水波纹细细荡漾,或有舟楫穿梭其中;岸边千沟万壑、群山峻岭,各色行人饱览山色,山间瀑布飞泉飞流直下,一静一动相互映衬着。
整个画卷长达十二米,每一帧每一节都具有不同的情节和画技,每一个山丘、谷壑、流水、树木都具有不同的形态,每一座山水都独成景致,各色人物首尾呼应,整个画卷叙事感和层次感跃然纸上。而完成这一切从打底到渲染王希孟整整描摹了五遍不止,底稿的水墨线、两次的着色……为了使青绿色的色彩更加饱满,王希孟甚至先用赭石上了一遍赤红色,他甚至知道使用对比度最大的那两个颜色来冷暖色相撞使得绿色看起来更加鲜亮夺目,这种巧妙使用色彩的技艺直到现在也是很难掌握的一种绘画手法。最后连续两次的上色,第一次使用草木染料,待到干透后使用珍贵的石青再次上色才使得《千里江山图》正式完稿,也正是这一遍遍的描摹我们才得以有幸见到如此立体、富有色彩的千古佳作。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其实对于王希孟的生平史料中并无记载,世人只能从留存至今的《千里江山图》上蔡京的题跋上依稀辨别出作者为十八岁的“希孟”。也如同宋荦《绝句》中提到的那样王希孟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只流传一卷《千里江山图》于世,画家陈丹青曾经说过:“王希孟在最好的年纪出生在了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只能说是上天让他干了这件事!”就如同上天安排了一个天官在恰好的时间出现完成冥冥中注定要完成的任务便离开一般,天才画家王希孟生平记载无几,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任务完成后的王希孟挥挥手,潇洒走进历史的迷雾中,留给后人一段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