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敬涛

6月11日,第十五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活动之一、黄河系列舞蹈展演剧目、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演出现场如诗如画,唯美浪漫,观众沉醉其中,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晚19:30,《大河奔流》的大幕正式拉开。这也是该剧的首次演出。这部作品以地理黄河、人文黄河、精神黄河为主线,分上、中、下三个篇章展开。通过多元的舞蹈艺术形式,表现各族人民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满怀憧憬、迎难而上、携手共进的黄河人文景观。多元立体的舞台,天马行空的布景,原始又极致的肢体语言,一个关于民族、家国的动人故事徐徐开启。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1)

序章里,舞者通过道具与影像的结合,描绘出黄河的一路蜿蜒奔涌。走过万水千山,“黄龙”入海,黄蓝交汇,不仅造就了壮美的世界奇观,更给我们带来了浩瀚伟大的黄河文化。

上篇中,芭蕾舞《水的述说》舒缓的旋律节奏,将舞者的动作展现的优美、舒展,与音乐情绪十分契合。古典舞《流淌的歌》,以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形式和身法韵律为基础,赋予动作新颖独特的个性化特征,对黄河也有了不一样的演绎。现代舞《奔腾的黄河》,运用简单、平易、通俗的舞蹈语汇,清晰地表现出黄河的奔流不息。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2)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3)

中篇《九曲》沿着黄河走向娓娓道来,一路上既有旋律优美辽阔、舞姿刚柔相济的藏族舞蹈《藏之旅》,风格质朴、变化自由的羌族舞蹈《羌铃声声》,也有简洁大气、富有中国古典美的敦煌舞蹈《彩塑敦煌》,朴实大方、开阔秀美的回族舞蹈《花儿》。既有热情粗犷、稳健洒脱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汉子》,气氛浓烈、欢快喜庆的陕北秧歌《黄土地上的秧歌》,也有淳朴内敛的山西民间舞蹈《桃花红杏花白》,气势恢宏、感情丰沛的河南民间舞蹈《编花篮》。最后,在生动活泼、热闹非凡的山东秧歌《又见沂蒙》中,九曲黄河汇入大海。

下篇以独舞《黄河画卷》开篇,用极富形象的舞蹈动作徐徐展开这幅壮美的母亲河画卷,带观众领略黄河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群舞《风吹麦浪香两岸》,风吹麦浪,随风翻滚,舞蹈演员用优美的肢体诉说着一片片金黄的田野。群舞《板儿一响当哩个当》将山东快书的说唱艺术与山东民间舞“鼓子秧歌”结合,用“非遗”表现“非遗”,同工异曲的串联方式,展现了黄河沿岸山东男子不一样的气概。群舞《乡愁》表现出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情怀,思念故乡,不需要任何借口。双人舞《山河》,踏过万水千山,尽是壮丽山河。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4)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5)

东营雪莲大剧院2023年演出(大型舞蹈诗画大河奔流在东营雪莲大剧院唯美首演)(6)

黄蓝交汇,万鸟翔集。尾声《黄河入海》把黄河的浩浩荡荡、天水相接展现在舞台上,好似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河与海之中遨游。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新时代的华夏儿女以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奔赴山河,以奋发向上热血情怀拥抱世界!

表演结束后,观众掌声不断,如黄河波涛,久久回荡。

《大河奔流》由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教授、著名编导董华兴指导创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参与演出。作品用舞蹈诠释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用舞蹈歌颂炎黄子孙民族团结、幸福美好的生活,用舞蹈讲述齐鲁文化的新内涵。

6月12日 15:30,《大河奔流》还将继续在东营雪莲大剧院与观众见面,热爱舞蹈艺术的观众可以亲自到场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感受演员与黄河灵魂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