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1)

孔子曾经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他一生推行的教育思想都与恢复周礼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也是来自于周礼。因为西周是孔子的理想国,之所以是理想之国就是因为有周礼。东周春秋战国什么都乱套了,一切都不按规矩来了,明明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六十四人四面排列的乐队,诸侯们也开始使用了。没有上下级的区别了,这就是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礼仪乱了就是秩序乱了,秩序乱了当然天下就乱了。这就是孔子大声疾呼恢复周礼的原因。

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2)

要说周礼必须先说周公,因为周礼就是他制定的。周公本姓姬名旦,也称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此人品质高尚且才能过人。文王在世时就经常帮助文王做事,文王去世武王继位后,辅佐武王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

广义的周礼指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狭义的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吉礼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嘉礼是和合天人之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饮食之礼、婚冠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指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也有民间相见礼。

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3)

这一整套礼节仪式,都是按等级按贵贱区别开的。不同的等级执行不同的仪式,配备不同的乐队,演奏不同的乐曲,从人数多少到排列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一整套规矩就叫礼乐,也叫周礼。我们现在的许多习俗都还能看到周礼的影子。特别是在葬礼上,几服几代,亲疏远近,磕头跪拜,鼓乐吹奏,这些都是从周礼中流传下来的。当年孔子就做过葬礼主持人,也是他把周礼保留并推广下去,一直流传到现在。

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4)

周朝刚建立不久,武王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还在襁褓之中,周公为了稳定局势,代替成王管理朝政。直到成王长大成人,又把朝政大权交给成王。这期间周公遭受过许多不白之冤,但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成王亲政以后,有一次周公遭到诽谤,受到成王怀疑,逃到楚国去了。后来成王知道了真相,又把周公接了回来。周公一如既往的辅佐成王,帮成王灭了图谋不轨的奄国,成王随即把奄国封给了周公。周公为了留在京城继续辅佐成王,便派儿子伯禽前去建立鲁国。自己留在成王身边直到去世。周公受到普天下人的尊崇。

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5)

因为这样,孔子把周公看成是为政者的道德楷模,把他制定的周礼视为治国宝典。所以面对混乱不堪的春秋世道,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恢复周礼。然而他却有心治病无力回天。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会在倒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