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楼兰古国
今天,文史不假与您一道,浅析一下诗中提到的楼兰,揭秘楼兰古国的形成、发展和灭亡,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自然地理据考古和地理研究发现,古楼兰的遗址位于新疆罗布泊的西部。
在旧石器时代,伴随着全球气候和地形的变化,整个亚洲地区的中东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沙漠化和戈壁化的趋势。期间,古罗布泊也开始由南向北推移,湖水急剧下降到见底的地步。
这样,原先巨大且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了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罗布泊。其中,罗布泊的湖面还算广阔。
到了新石器时代,楼兰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发展到青铜器时代时,得益于这里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楼兰的人口趋于繁盛,发展也大幅度领先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域,甚至已经有了文明社会的迹象。
不过,随着地貌、地况的突变,水土环境呈逐年变坏的趋势。由于罗布泊地处东亚西北部的内陆地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全都无法抵达这里,降水量自然不多,使得湖泊面积缩减,而沙漠面积则不断扩大。
好在,得益于之前的文明积累,楼兰依然发展迅速。大约在公元前180年左右,楼兰正式建国,我们习惯称其为楼兰古国。在存续了八百年左右的时间后,楼兰古国却突然间神秘的消失了。
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楼兰古国的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
建于盐泽边上,有城郭。
这里的“盐泽”,就是指罗布泊;这里的“城郭”,就是指楼兰古国。
二、丝绸之路先秦时期,中国就开始对外探索和交流,东西方之间的通道就已经开启。但是,直到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才真正开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
19世纪末,在德国人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中,这样记载:
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这是“丝绸之路”被第一次明确提及。此后,这一命名被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学术界和历史界所认同并正式使用。
西汉初年,匈奴长期威胁着大汉王朝的安危,但经过长期战乱方才完成统一的汉政权,在文景时期一直贯彻休养生息的政策。等到汉武帝登基,彻底扭转了之前的和亲防守国策,开始积极对外扩张,多次主动出兵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为了联络同样被匈奴侵犯的大月氏国,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域三十六国共同对抗匈奴。
但是,西域诸国彼时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比如楼兰古国,就迫于匈奴的压力而经常劫掠西汉的使臣和商队。据《汉书·西域传》记载: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军事目的还是经济目的的要求,汉武帝在元封三年时,派遣王恢率军击破了楼兰古国。之后,汉朝逐渐又联合了车师、乌孙、大宛等国,为了完全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共同出兵对付匈奴。
到了东汉时期,汉帝在楼兰又专门设立了西域长史一职,负责管理和协调丝绸之路上的各类贸易,解决各种冲突。此举,为楼兰古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那时的楼兰古国,得益于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己在西域地区可谓是盛极一时,成为一颗璀璨的西域明珠。疆域内,不仅有繁茂的胡杨林,有靓丽的楼兰美女,有往来频繁的各国商人,还有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曾在自己的代表作《汉书》中这样记载:
商贾云集,使者相望于道。
丝绸之路经由楼兰古国,向东可以到达甘肃的敦煌,从而进入到两汉的腹地区域;向西可以抵达西亚地区,最后到达欧洲各国;向南可以抵达若羌和且末等地区,最后进入到南亚国家;向北可以到达焉耆和尉犁,进入到中亚地区。
三、楼兰消亡
楼兰古国复原图
如此繁华的楼兰古国,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何会突然间灭亡。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好像它压根没有存在过一样。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原本在西域诸国中人口和疆域都不算强大的楼兰古国,逐渐在两汉的支持下,先后吞并了若羌、精绝、小宛等国,成为了当时的西域强国之一。
公元前77年,也就是汉昭帝元凤四年后,楼兰古国改名为鄯善国。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末期时,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改道,使得本就缺水的楼兰古国更是雪上加霜。驻守敦煌的汉军,不仅主动出兵,甚至还联合了附近的西域国家,为楼兰古国进行注水以缓解水荒。
400年,历史上的著名高僧法显,在西行取经的途中,于《佛国记》中这样记载:
楼兰已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可见,那时的楼兰古国已经开始衰落,而作为都城的楼兰古城,因为水源问题,已最先被废弃。根据《魏书·西域传》记载:
太平真君三年后,鄯善国逐渐南移。
此后,在中国的史料记载中,楼兰古国的名称,极少再被提及,几乎都以鄯善国称呼。
448年,北魏太武帝派万度统兵西征,鄯善国王出城归降。至此开始,北魏政权开始对鄯善国行使统辖权,不仅收取赋税,而且推行郡县制管理。
可惜,北魏管辖的存续时间并不长。随着柔然军队的大举南下,北魏就被迫从西域撤军收缩。
492年,随着高车(维吾尔族先民)的崛起,对占领鄯善的柔然军队发起了攻击。经过惨烈的战争,不仅鄯善国从此消亡,就连原著民也流亡殆尽。从此,史上再无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的消失,虽然离不开战争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所致。楼兰人过度开采,使得水土流失、河流改道、风沙肆虐、盐碱日积和气候干燥等问题严重。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和直接原因,却是瘟疫的流行。
因为,在楼兰古城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捕鼠器。推测,在楼兰古国灭亡前,一定是鼠患相当严重。以当时的科技和医学条件,一旦出现大量鼠患,那鼠疫的爆发是必不可免的。
经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在楼兰末期时,开始蔓延一种“热窝子病”的鼠疫。而且,其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一旦被感染,都是整村整村的死亡,无一幸免。
面对这种瘟疫,楼兰人只得沿着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水源,就迁往哪里。这样,楼兰古国不仅灭亡了,原属楼兰人也四处流散,逐渐与其他各族繁衍融合。
今天,隶属于新疆吐鲁番东侧的鄯善县,虽然名字与古代鄯善国一样,而且地理上也比较接近,但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四、探访遗址1878年,随着左宗棠取得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清朝彻底粉碎了英国和俄国企图吞并新疆的阴谋,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壮举。
1884年,光绪帝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首任新疆巡抚。
1890年,刘锦棠开始绘制《敦煌县西北至罗布淖尔南境之图》,并在他的继任者魏光焘手中最终完成绘制。在这幅官方地图中,第一次在罗布泊西侧标记出了楼兰古城。今天,这幅地图就藏于故宫档案馆之内。
斯文·赫定
1899年,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深入沙漠戈壁中考察和寻宝,途中遭遇了严重的沙尘暴。迫于无奈,考察团一行人只得找到一个藏身之处躲避。
当沙尘过后,瑞典人斯文·赫定竟然见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城郭遗址,包括有城墙、佛塔、宫殿、庙宇、农舍等建筑物和木雕、钱币、绘画等文物,还发现了世界上著名的“楼兰纸”。毫无疑问,这里曾是一个经济繁华和文明程度甚高的小型国度。
楼兰纸
由于没有事前充分的准备,携带足够的食物和饮水,斯文·赫定等一行人员在进行完标记后,只得返回瑞典进行求助,准备来年继续探访这个神秘的古国遗址。
1901年,斯文·赫定再次带队来到这片古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后,将上百件珍贵的文书和木简等物品悉数带走。
返回欧洲后,这些文物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经过对文物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含有楼兰字样的记载和描述,遂以此认定该遗迹为楼兰古国的遗址,认定中国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位置
从此,楼兰古国在世界上声名鹊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斯文·赫定带回的文物有限,多以木简为主,在研究中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从1927年开始,瑞典人沃尔克·贝格曼深入中国戈壁,继续探究楼兰古国的神秘。他在《考古探险手记》这样记述:
这里的老鼠洞非常有趣,里面不仅有稻草,还有丝绸、绳子和碎木头。很明显,写过字的木简不必保存时,就将表面削掉再重新写字。而老鼠则把这些削下来的碎块拖回洞里,成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
从以上记录不难看出,楼兰古国不仅存在着高度的文字文明。而且,当时的确是鼠患非常严重。
1934年,瑞典人贝格曼在楼兰古国的遗址上,最先发现了“小河公主”的女尸,他在《考古探险手记》中这样记载:
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
微笑女尸
1979年,中国的考古学家王炳华、侯灿等人,在孔雀河古河道的北岸,发现了一处早期楼兰人的古墓,一共挖掘了四十二座,合称为“古墓沟墓地”。
著名的人类学家韩康信经过对墓中头骨的研究,发现古楼兰人与北欧人的外貌类型多有相似之处。而且,古楼兰人是迄今所知在欧亚大陆上,分布最靠近东方的欧洲人种,为研究世界人种的分布,也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五、现代启示楼兰古国的消失,要说神秘也神秘,要说简单也简单,不在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所谓自然原因,无非就是沙化和风化等因素;所谓人为原因,基本上就是战争。
(一)自然原因楼兰古国在毁灭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曾经生机盎然的绿洲,竟然会成为今天的死亡之城,任谁都扼腕不止。
楼兰的消失,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和不良索取。尤其是,不科学的利用水资源和对树木绿洲的无尽开采。
今后,人类为了避免第二个楼兰古国的出现,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实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虽不是导致楼兰古国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但却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海上贸易时代到来之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交流,只能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沿线各国,尤其是塔里木周边的地区,自然就成了各方抢夺的重要对象。
楼兰古国自建国起,就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而成为战争的频发地带。不论是匈奴、西汉,还是后来的柔然、高车等,都先后对楼兰古国发动过战争。据《汉书·陈汤传》记载:
夫胡兵五面当汉兵,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以上的记载,说明汉朝对外作战,通常可以以一敌五。虽然存在夸大之言,但还是反映出了一些真实的情况。那就是,在战争中,少数民族虽然可以依靠自身游牧民族的天性,即兵民融合:生存即战斗,战斗即生存。
但是,这种微弱的优势,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显得一触即倒,绝不会长久存在。
例如,在汉武帝之前,虽然汉政权采取守势,但一旦决心彻底反转,开动庞大的战争机器来对抗貌似强大的匈奴,很快就能完成武器、兵马和粮草的调动,立时间,所有胡人的军事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通过楼兰古国的消亡,文史不假觉得应该汲取的最大启示,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楼兰古国遗址
今天,楼兰古国的遗址上,仅存的一点残垣断壁也被风沙侵蚀殆尽了。即便如此,它还在向世人讲述着自己曾经的璀璨和辉煌。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