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各位的福,令狐终于出院归来,虽然左手绑着纱布,但是码码字还是可以的,今天咱们就来继续聊大明,今儿讲的这位,多少也算是被德云社捧火的一位明初大将,他就是康茂才。

康茂才,字寿卿,是湖北蕲春人,生于1313年,年轻时通晓经史大义,尤其对他的老娘是极其孝顺,大伙都知道,到了元末的时候,义军四起,正所谓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康茂才是召聚兵马,保卫乡里,这一下被蒙元封为镇抚,后来一直做到淮西宣慰使、都元帅,所以说康茂才和刘伯温差不多,都算是蒙元旧臣。

康茂才唱段(康茂才悔不该辕门来发笑)(1)

与其他人不同,朱元璋在康茂才身上可以说是吃了几次大亏,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军渡长江,而那时扼守长江的正是康茂才,他屯兵于采石,双方交战,各为其主,但是康茂才采取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四个字,严防死守,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打了好几次,全都失败了,这时开平王常遇春憋出一主意,结果还真就把康茂才给骗出来了,老朱抓住这个机会,把康茂才部下的精锐尽数歼灭,老康不得不聚集残军,跑到了天宁洲设立营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朱元璋没有给康茂才任何喘息的机会,转一年,到了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天宁洲,把康茂才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大本营又给击破了,康茂才继续跑,逃奔到了集庆,就是今天的南京,还被任命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可是到了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康茂才的部队又被老朱给打败了,这下没辙,康茂才终于投降了。

“以前交战是各为其主。现在屡败乃是天命。您若能饶我不死,我必效犬马之劳。”老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并没有为难康茂才,还让他继续统帅自己的兵马,不过咱得说句实话,康茂才确实算是个打仗的好手,至正十七年,康茂才被任命为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不久便夺取江阴马驮沙,击败张士诚,还缴获了敌军的楼船,至正十八年,随同廖永安攻打池州,夺取枞阳,改任都水营田使,主持屯田,并兼任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1368年,朱元璋称帝,派徐达北伐元朝,康茂才随军平定山东,后又渡河夺取汴梁、洛阳,并屯驻陕州,所谓陕州就是今天河南的三门峡,驻军期间,康茂才筹集粮草,建造浮桥,接引大军,并招抚绛州、解州,扼守潼关,抵御陕西的元军。洪武三年,康茂才又随徐达夺取定西、兴元,可惜在回军途中病逝,年仅五十七岁。朱元璋得知后,追赠康茂才为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蕲国公,赐谥武义。

康茂才唱段(康茂才悔不该辕门来发笑)(2)

刚提到德云社捧红康茂才,其实就是因为那段《挡谅》,又叫《战土台》,在传统戏剧中有三挡,分别是《挡谅》,就是康茂才挡陈友谅,还有就是《挡幽》,申伯侯挡周幽王,最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挡曹》,华容道上,关羽挡曹操,阻挡之人,均为红生,就是都画个大红脸,戏里面康茂才与陈友谅有结拜之义,故刘伯温不肯派康茂才去截杀陈友谅。康茂才立下军令状,在土台设伏兵,陈友谅兵败至江东桥,被康茂才阻挡。陈友谅诉说旧交之情,康茂才终不忍擒拿陈友谅,放他而去,自己回营请罪,朱元璋赞其义,赦免康茂才,与华容道的情节何其相似。不过真实的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就是今天安徽当涂,他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南京。朱元璋知道康茂才与陈友谅有旧交,关系很铁,于是就让康茂才写了一封信送给陈友谅,说愿意倒戈,让他速带水军顺着长江直下,然后经过秦淮河,便可直接抵达南京城墙之下,自己会在城内当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应天城,唯一的阻碍就是江东桥。这座木桥就在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但是不要紧,老康说自己会事前拆掉此桥,迎接陈友谅的水军,没过不久,一脸笑容的陈友谅率水军东下,可等到达江东桥之后,才发现木桥怎么就变石桥了,连喊了几声“老康”,结果也没人应声,老陈心里一凉,完!中计了!于是率军扭头就跑,可等跑到龙湾,老朱的部队,伏兵四起,康茂才奋勇出击,大败陈友谅。

很多人想不通康茂才为什么要把木桥改成石桥,首先来说,老康之前说自己会做内应,提前拆掉桥,让陈友谅的舰队直通应天城下,结果到了地方,陈友谅发现康茂才不但未反叛,还看到一座崭新的石桥,于是退到龙湾登陆,实际上我感觉这应该是朱元璋的计谋,康茂才不过是执行者罢了,只是让陈友谅铁了心改道龙湾。要是木桥,谁知道陈友谅会不会强攻,一把火直接烧了。

康茂才唱段(康茂才悔不该辕门来发笑)(3)

龙湾之战前利用书信骗陈友谅,不过就是两个集团生死存亡的对决。所以作为效力于老朱集团的人,康茂才做的一切也没什么不对。后来邵荣、赵继祖谋反时,也找到了他,不过他也并没有加入,由此可见,这个人的脑子是非常清楚的,在乱世中能生存发展,可不是只有运气这么简单。

其实说起来我觉得朱元璋对康茂才一开始并不是很相信,毕竟老康算是蒙元的高级军事干部,还和陈友谅有交情,所以他基本都是让老康去管理营田,但是康茂才却做得很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慢慢地,老朱也把他纳入了侍卫亲军系统,任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两任都指挥使是冯国用和冯胜兄弟,连着两任都能当副手,可见老朱已经接纳了康茂才。后都指挥使司改为卫所体制。康茂才任神武卫指挥使,而这一只卫队更是十六亲军卫之一。

最后一点就是,康茂才太会死了,我说他会死,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只是想说他死得非常是时候,虽说死得早,没有赶上大封功臣,感觉有点儿亏,但是活得久可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老康说到底,终究不是安徽人,不是最早的那一拨嫡系部队,不属于朱元璋要留下的那群人里面的一个。活得久,就意味着作为后来归附的人,极大的可能要被清洗,所以早早离去,才有江东桥前恩重义浩,留下了美名万古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