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胜塔又名万寿塔、石湖塔,巍然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是东方第一座灯塔。 地标建筑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为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开道。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1)

六胜塔又名万寿塔、石湖塔,巍然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

塔高36.06米,底围47米,花岗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级。每级由塔心、外壁、回廊组成,有券顶门、方龛各4个。全塔浮雕金刚、力士像80尊。塔盖八角翘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叠小塔状,上置金刚宝箧式塔刹。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2)

以石塔为航标,堪称世界航海史上一绝。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六胜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 。

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一块“花带碑”,刻着“万寿宝塔”四个字,右偏旁则刻着“至元丙子腊月立”,“檀樾锦江凌恢甫建”等字样。六胜塔历经四年才建成。

六胜塔建于北政和元年,坐落于石狮市湖海滨的金钗山上,已废存。我们今天看的塔,则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年锦江人凌恢甫重建的。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3)

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屹立海滨,是当时海外交通繁荣的历史见证。根据传说,当年这里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各国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极一时。清初,这里又成为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六胜塔饱经风霜800多年,犹如一枝擎天红烛,放射着光芒,照亮海上“丝绸之路”,为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开道,指引着海峡两岸同胞的亲密往来。当人们缓登塔顶,可以俯瞰浩瀚海峡和往来穿梭的舟楫。

登至塔顶,可以俯瞰来往如织的海中舟楫;遥望隐约出现的清源、紫帽诸山,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它的对面和近旁,秀涂、大坠、小坠 、蚶江、祥芝,均相衔海域,成为泉州湾的天然障。南则与“姑嫂塔”遥遥相对。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4)

每当朝阳雾色,染万顷碧波,五彩缤纷,游人至此,如临蓬菜仙阁,确实是处值得游览的好地方。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5)

东岳古寺与石塔咫尺百米,据《泉州府志》载,东岳寺始建与唐开元十八年,比六胜塔还要早将近400年,后屡次重建重修。

高僧祖慧和宗什见此处的金钗山,与宁波育王山相似,便居住于此,募源建六胜塔。北宋六胜塔建成后,东岳古寺香火更旺。

千年海丝文明航标塔(泉州六胜塔八百年灯塔)(6)

据史书记载,当时做官的人,除了每年春秋两祭之外,有时农历初一和十五都要祭神。东岳古寺供奉东岳大帝,东岳大帝的前身是黄飞虎,是皮革业所信奉的行业神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