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景说史

在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中,有那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包拯:“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他一生中断案无数,惩恶扬善,深得老百姓的拥戴,世人称他为“包青天”。包拯断案如神,经过他手的案子不计其数,什么王公贵族,商贾绅士,凡是犯罪的,他都依法处置,让很多作奸犯科之人非常的害怕他。在他审理众多的案件中,有一件关系到大宋王朝江山社稷的案件,观景不得不在下面提一下。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1)

大宋掌舵人宋仁宗没有子嗣,这可愁坏了满朝文武

宋朝历史上的宋仁宗口碑还不错,主要是他非常的仁爱,深得民心,但他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他没有一个皇子。皇帝没有皇子在古代可是一件大事情,因此满朝文武官员都催着他赶紧去深耕播种,他为了有一个孩子能接班,也很卖力的给众多的妃子们耕耘,但他的后宫娘娘们始终是没有谁能给他怀上龙种。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宋仁宗生育能力有问题?其实他原先是有过3个皇子的,但都过早的夭折了,最长寿的也活不过3岁,他的皇子死光了,公主却有一大群,总共十多位公主,所以说他在身体上是没问题的。宋仁宗很是无奈啊,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要被无子这个问题给逼死。当时他是多么渴望上天赐予他一个皇子。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2)

天上掉下个“皇子”?

在公元1050年的时候,开封府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流穿梭不息的大街上。有一群人围着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一位和尚,另一个则是年轻帅小伙。和尚对旁边围观群众自我介绍叫做全大道,帅小伙叫冷青。

他们在大街上走走停停,每走几百米就会停留一会,这个时候冷青就会向路人说起自己是当朝皇帝流落至民间的皇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回来就是为了和自己从未谋面的父皇相认的。

“皇子”的出现惊动了当地的官府

冷青两个人的举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围观,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交头接耳,私底下议论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皇子。没多久官府也注意到了这边有异动,就派人过来查看,衙役把事情弄清楚后,就返回官府报告。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3)

官府派人把两个人抓到公堂上,审理的官员惊堂木一拍,大声审问冷青是何人?为何要冒充皇子?

冷青却高傲地指着审理官员大声呵斥到:你竟然敢如此无礼的审问当朝皇子,你的胆子不小啊!

官员也被冷青的气势给镇住了,但他一想,皇上没有皇子那是天下皆知的事,不但是满朝文武官员知道,就连平民百姓都知道。因此他再问道:你凭什么说你是皇子呢?

冷青告诉官员,他的母亲原先曾经是皇帝身边的宫女,有一次稀里糊涂的被皇帝给临幸了,这一次就让他母亲怀上了他。在后来宫中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火,很多宫女都被遣送回家,他母亲为就是这样回到老家后,生下了他。他长大后,母亲才敢把这个事情告诉给他听,并让他前来与他的父皇相认,协助他治理天下。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4)

官员听后还是不放心,接着问道:你有什么证据呢?

这时候全大道这个老和尚拿出了一件龙凤绣肚兜。冷青说这是皇帝临幸他母亲后所赐给他母亲的证物。

官员无法根据冷青的证词和证物,辨明他到底是不是皇子。由于事关重大,他赶紧派人前去向皇帝汇报此事。

“皇子”的出现让宋仁宗大感意外,最后让包拯去辨明“皇子”的真假

当宋仁宗接到下面人的汇报后,整个人都快从龙椅上蹦了出来,因为他终于有皇子了,终于不用再为皇子这事劳心劳力了,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这时候还是旁边的大臣们冷静,他们提醒宋仁宗,应该详细的去调查这件事情,因为这可是关系到大宋的江山社稷。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5)

于是宋仁宗让那个官员继续审理冷青这两个人,但没多久官员回来上他报告,说他无法确定这个人到底是真皇子还是假皇子?他根本就审理不动这个案子,请求皇上另择人选前去审理。

宋仁宗看了看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让谁去审理最合适?当他的目光扫到包拯的时候,他眼睛一亮。他说道:“包爱卿,朕知道你断案如神,从没有失手过,这次朕就把大宋江山的未来都交给你了。”

包拯接手这个案子后,他首先是去了冷青老家打探这位“皇子”的身世,打探到的结果让他感到很意外,冷青的母亲以前确实是一位宫女,在出宫前也有被皇帝临幸怀孕过。随着继续深入的调查了解,原来冷青的母亲当时生下来的是一个女孩,也就是说她生了一位公主,而并非是皇子。这个女孩就是冷青的姐姐,而冷青则是他母亲嫁人后所生。

关于包拯的一件事(流落民间的皇子)(6)

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冷青只不过是个假冒伪劣产品,他身边的假和尚也是一个骗子,他利用冷青身份特殊性,教唆冷青与他前去开封行骗,以博取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最终这场惊天奇案被包拯揭穿,并把这两个欺君之人斩首示众。这只是包拯断案的冰山一角,可见他断案手段高明并非浪得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