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注定个人的喜好必定不同。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认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刚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激发出其办事的兴趣与潜力;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跟他说话办事就不宜拐弯抹角。所以与人办事,一定要知己知彼,先摸清楚对方的性格特点,然后依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最后才能百战不殆。

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是春秋时期,齐国非常有名的三勇士,很得国王齐景公的宠爱。三人结义为兄弟,自诩“齐国三杰”。但是他们的行为却让人不耻,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甚至在齐王面前也“你我”相称。

乱臣陈无宇、梁邱据等乘机收买他们,阴谋夺取政权。可是齐景公对此却毫无察觉。相国晏婴眼见这股恶势力逐渐扩大,危害国政,暗暗担忧。他明白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陈无宇、梁邱据等的王牌。所以,晏婴屡次想把三人干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肯定不依从,反而会弄巧成拙。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了司礼的臣子叔孙来访问,谒见齐景公。景公立即设宴款待,也叫相国晏婴司礼;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勇士也奉陪,威武十足,摆出不可一世的骄态。

酒过三巡,晏婴上前奏请,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此盛会,可否摘来宴客?”景公即派掌园官去摘取,晏婴却说:“金桃是难得的仙果,必要我亲自去监摘,这才显得庄重。”金桃摘回,装在盘子里,每个有碗口般大,香浓红艳,清芳可人。

景公问:“只有这么几个吗?”晏婴答:“树上还有三四个未成熟,只可摘6个!”两位大王各拿一个吃,佳美可口,互相赞赏。景公乘兴对叔孙说:“这仙桃是难得之物,叔孙大夫贤名远播,有功于邦交,赏你一个吧!”

叔孙跪下答:“我哪里及得上贵国晏相国呢,仙桃应该给他才对!”景公便说:“既然你们相让,就各赏一个!”盘里只剩下两个金桃,晏婴复请示景公,传谕两旁文武官员,让各人自报功绩,功高者得食此桃。

勇士公孙捷挺身而出,说:“从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解主公围的,这功劳大不大呢?”晏婴说:“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受赐!”公孙捷很快把金桃咽下肚里去,傲眼左右横扫。

古冶子不服,站起来说:“虎有什么了不起,我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骄龟之头,救主上性命,你看这功劳怎样?”

景公说:“真是难得,若非将军,一船人都要溺死!”把金桃和酒赐给他。

可是,另一位勇士田开疆却说:“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俘虏 500 多人,逼徐国纳款投降,威震邻邦,使他们上表朝贡,为国家奠定盟主地位。这算不算功劳?该不该受赐?”

晏婴立刻回奏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确比公孙捷和古冶子两位将军大 10 倍,但可惜金桃已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待金桃熟时再补?”

景公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田开疆再也听不下去,按剑大嚷:“斩龟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反受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为人耻笑,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廷上?”拔剑自刎而死。

公孙捷大吃一惊,亦拔剑而出,说:“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着金桃,于情于理,绝对说不过去!”手起剑落,也自杀了。

古冶子跳出来,激动得几乎发狂地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人已亡,我又岂可独生?话刚说完,人头已经落地,景公想制止也来不及了。

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虽然战功赫赫,很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也只能被称为是匹夫之勇。他们无法忍耐自己的骄悍之勇,而晏婴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一弱点,利用两棵金桃便轻易解除了威胁国家的隐患。

总结:

能轻易看出对方品性的人(了解对方的性格)(1)

摸清楚对方的性格以及弱点,再对症下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现代激烈的商战竞争中,每一次合同的签订,都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谈判,而谈判能否成功,往往在于对对方情况把握与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必须清楚对手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在谈判桌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