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媒介语境下的生命教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驳论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驳论文
试论大众媒介语境下的生命教育
—从生命美育的视角出发
(魏 平,刘晓萍)
作者简介:魏 平( 1965-),女,四川资阳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刘晓萍( 1981-),女,四川眉山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美学、审美教育研究。
摘 要:“生命美育”是“美育”内涵的拓展与新变。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大众媒介特别是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的基本话语方式和存在方式。在教育实施过程的几大要素中,大众传媒不仅充当着施教媒介和载体的角色,还对施教者和受教者起着重塑作用,并且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当前的教育实施环境,并内在于其中。在大众传媒语境下,生命教育应该与审美教育结合,将“媒介化生存”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审美现代性问题出发,对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大工业生产社会中人的生命存在在“自然、社会、精神”三个维度存在的失衡困境,在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语境下重塑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度,可以将大众媒介造成的感性封闭和分裂通过生命美育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生命教育和审美教育共同指向的人的自由的旨归。
关键词:大众媒介;生命美育;审美趣味;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8)35-0017-03
“美育”是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其功能也随着社会、历史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 1 〕 。“生命 美育”正是“美育”内涵的拓展与变化,它与生命美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生命美育是在 20 世 纪 90 年代生命美学理论走向成熟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的。相较于生命美学的“阳春白雪”,它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使得它在社会语境中获得了话语性和传播性,从而成为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话语方式。可以说,生命美育是通过体验与认识这两种方式对人类主体性的高度化实现与建构。
一、当“生命美育”遇上“大众媒介”:感性与 理性的和谐作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都脱离了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美的本质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人的生命是一个有机系统,感觉与知觉的协调平衡是这个有机体和谐运行的前提。席勒在正式提出“美育”概念的同时,将“审美的人”作为“感性的人”走向“理性的人”的中间途径 。他说:“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途径。”〔2 〕“媒介”及 “大众媒介”的出现就是人从“感性”走向“理性”的标志。
但是人们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中,却因工具对人的感性功能的替代而迷失在工具理性的泥藻中。“大众传媒”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对人的发展起到“双刃剑”的作用。麦克卢汉曾指出:“新媒介的产生意味着我们感官受到的刺激加剧,并进而造成我们内在知觉系统的封闭,使它们麻木、自恋和割裂 。”〔 3 〕席勒将塑造 “完整的人”作为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观念是基于其看到的大工业生产和技术大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他认为个体生命要么只重感性层面而变得粗俗、野蛮,要么只偏重理性层面而在个体生命上呈现出“单面人”的状态。而媒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众媒介的出现就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为背景的 。爱默生提到的科技对人的发展的“双刃剑”问题以及麦克卢汉指出的新媒介对人类内在知觉系统的封闭和割裂,正是席勒所谓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失衡的具体体现。
同时,大众媒介的出现,也给生命教育带来了新的维度与可能性。大众媒介快速的传播速度与广泛的传播面为生命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以 “视听化”信息为主要形式的传播内容又赋予了生命教育新的内涵与维度。面对无法逆转也不应逃避的大众媒介语境,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快速的传播力量与视听化的传播方式,对大众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受众 进行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感性体验引导为主,让青少年认识并 感受生命的内在价值,了解生命的起源和价值,培养其对他人生命和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培养其生命升华的意识,以此实现社会价值与生命自然价值的融合。
相比于普通的生命教育, 生命美育的核心在于挖掘生命的审美价值 。生命的审美价值具有情感性和形象性,只有运用审美方法,通过审美途径才能揭示出生命审美价值的特征。只有生命教育的实践性与审美的情感性相结合,才能使得生命美育具有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特征,这是传统的生命教育与普通意义的审美活动无法实现的 。传统的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价值预设,而“善”是一个具有抽象道德价值的概念,它并不具有客观存在形态,席勒也提出要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善)首先应该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在所有美的范畴中,生命之美是最高形态。生命美育通过审美活动突出生命的鲜活与可感可触,最后使个体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美,这一过程是个体生命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因此,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生命教育和生命美育的实施与传播途径,可以克服传统“道德化”生命教育的单向性、机械性弊端,突出其主体性与体验性,而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娱乐性会使得美育的实施更加轻松、易行。
二、“大众媒介”语境下生命美育的实施策略1.走出“类象”禁区,重塑生命的价值深度
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信息的急剧膨胀,也为视听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无限多的渠道 。在大众传媒催生的后现 代语境中,视觉语言的爆炸式出现满足了作为受众的大众追求刺激和新奇的“窥视欲”,并对受众的行为起到了强制的引导作用。曾经火爆网络的“直播虐猫”“直 播自杀”等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的事件就是大众传媒对人的感性能力的过度消费 。这种感性能力的过度消费是通过媒介所提供的虚拟现实实现的。法国哲学家让 ·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用“类象”(Simulacra)来描述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满足人们感性需求的虚拟现实,人通过“类象”所得到的是一种“超真实”,它消蚀了“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边界 。“类象”不仅模仿现实,还创造了虚拟现实,这种现实使人产生了真实的感官触觉,改变了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生命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审美的形象与方式使主体认识到生命的真实状态 。大众媒介的“类象”世界通过虚拟现实向个体传达的生命感受和生命概念是趋向于感性化和娱乐人的生命感受方式 。这种“类象” 的负面作用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生命质量的普遍下降 ,但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利用“类象”的正面意义来提升生命质量。通过“图像化”的大众传播信息,使更多的人形象而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和自然的真实之美,从而去理解生命的本质,发现生命之美,珍惜生命之美。
2.从“快感”到“自由”:生命体验的反娱乐化
大众传媒中“超真实”的“类象”与叙事的融合是对以往的审美方式的重大突破,也是当下传媒受众最感兴趣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向外表现在感觉器官的偏 好层面,而在深层次上却和审美主体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相关 。在当前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唱主角的形势下,开发人的艺术感觉、提升人的审美趣味 就显得非常重要。审美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开发人的艺术感觉,使之能够敏锐地感受和把握对象的美质,并和理性达到高度的和谐,从而进入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 〔 4 〕 。
众所周知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失衡。就个体层面来说,获得游戏体验是用户最重要的游戏动机与目的之一 。人们从网络游戏中获得的积极体验越丰富,就越可能继续去体验网络游戏,使其网络游戏卷入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养成沉迷网络游戏的习惯从而与现实世界更加疏离,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中 〔 5 〕 。区别于社会规则的是,游戏中的“规则”不带有社会规划的强制性和现实物质性,用户在游戏规则中体验到的是生命的主动性和精神愉悦所带来的自由感。
麦克卢汉将游戏看作是大众传播媒介,游戏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经验的转换器,即将熟悉的经验转换成新颖的形式。在游戏过程中,主体因个体生命体验的自由状态而极易受到游戏所形成的符号化规则及其强有力的传播话语场域的重塑,进而影响到个体对待线下现实生命体验的态度,或消极逃避或待之以负面行为,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研究表明,追求个体体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当个体在主流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不了自身的个体体验需求时,就可能通过各种其他的行为或途径进行获得和满足 〔 6 〕 。因此,要把游戏个体从游戏成瘾的深渊中解救出来,最重要的应该是解决其在主流社会中的个体体验的获得与满足。而主流社会中个体体验的满足应该着眼于对个体生命审美体验的满 足。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测验,论证了“网络虚拟现实游戏”在“受众良好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自我实现需要的激发,以及通过促发高级思维实现自我成就感”等方面具有切实的正向作用 〔 7 〕 。这种虚拟现实为游戏主体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是导致用户上瘾的主要因素 。但如果网络游戏的设计者更加注重网络游戏的艺术本质,尽量避免网络游戏的商业属性对审美属性的侵蚀,重视情感的表达和美的传递,那么这种沉浸式体验就是审美的沉浸式体验,能够使游戏主体轻松地获得自我成就感,加深自我认同,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游戏当成寻求现实社会和生活的逃避之所。
3.媒介与生命:美育场域的延伸
“场域”是皮埃尔 ·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关于空间隐喻的一个开放式概念,布尔迪厄把“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 8 〕 根据布尔迪厄的解释,资本包括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而教育场域包括审美教育场域中的基本分布结构,主要就是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被布尔迪厄看作是美学本质所在的“艺术场域”便是文化资本的一 种特定分布结构。因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场域之外,生命美育的场域还应该以“艺术场域”为基础 。然而,传统的审美教育场域长期以来一直限制在以学校 为主的物理和地理空间中,但教育或审美教育场域的基本意义并不封存在物质承载中,它向外延伸,超出了地理空间的概念 。人在获得了自然生命以后就进入了 社会结构场域中,生命的意义更多地由社会结构场域赋予 。因此,在布尔迪厄的世界中,“场域”并不是一个 实在物,但是它又离不开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审美场域或艺术场域中,它的概念包含了艺术家、批评家等各种行为的发出者及其行为所指向的机构和空间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与场所,在这样的场所中,体现了行为发出者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态度等。场所是一个具有主观权力意志的动态发展的意义空间, 而处在其中的生命美育场域也是这样一个动态的意义空间。
大众媒介形成的场域空间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场域中,对各场域的结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展示出其作为一个权力场域空间所具有的规训与控制力,而 这一特征与作为教育场域存在的生命美育有着相同的特征和目的。在此意义上,美育的场域应该打破有限的地理和物理空间,通过社会场域结构网络延伸到各个场域中。大众媒介在这种“延伸”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大众媒介为审美教育构建了空间最大的文化资本结构空间 。大众媒介的话语场域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个体既占据了大众话语场域的位置和关节点,对话语场域的意义生产起着有机作用,同时又被场域中的资本结构关系所建构和改造。而生命美育在大众媒介的话语场域中积极地建构出了个体生命在资本场域结构中的意义。
三、媒介素养:通往生命之美的另一个维度媒介素养是人们在面对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也是人们认识、批判和运用大众传媒的态度和能力〔 9 〕 。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理性认识和面对大众传媒信息的能力与程度。在大众媒介语境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者进行媒介认识及媒介使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 及价值观的培养活动, 其目的是在人与媒介之间形成积极、和谐的关系,使媒介为人的生存与生活服务。
生命美育是以生命活动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教育,它促使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美化生命,最终达到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此看来,生命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点上可谓“殊途同归”。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是人的感觉和知觉的延伸,其中,感觉层面与人的审美感觉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许多审美活动都是通过电子媒介实现的。不仅如此,根据审美教育的施教原则,施教者、施教环境、施教媒介、载体、受教者等因素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审美教育的施教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由于其传播快速、范围广等特征,同时,作为传播者和生命美育施教者的主体如果缺乏媒介素养,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生命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 。生命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都要求以人对“超越性”的追求为基础,媒介或媒介传播只是人获得生存发展的途径(或工具),它并不能代替人的存在本身。审美活动具有超越性,超越是对有限自我的超越,而“有限自我”在根本上是指“生命的有限性”。只有超越了有限性的生命活动,才是真正的审美活动。对生命的审美体验则是个体超越性的最高境界。
媒介素养的教育以对生命的审美体验为最高境界,它可以使媒介素养教育避免陷入工具主义的泥藻。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作为传播者应当接受的教育,同时也是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应当接受的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同人的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密切关联 。
参考文献:
〔 1〕曾繁仁 .论美育的现代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3):27- 31.
〔2〕席 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 版社,2011.57- 64.
〔4〕张晶.大众传媒在国家美育工程中的社会担当〔J〕.现代传 播,2010,(7):8- 14.
〔5〕张国华,雷雳 .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15,(4):883- 888.
〔6〕魏华,周宗硅等. 网络游戏成瘾:沉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651- 657.
〔7〕霍美辰,李贺 .互联网时代“虚拟现实游戏”的审美教育价 值探究〔J〕.传媒,2017,(12):82- 84.
〔8〕戴维 ·斯沃茨.文化与权力〔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 2006.136.
〔9〕张宏树.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12):294- 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