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技巧,对于古代诗人来说,可以说是其必备的功底。而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融合一起,只有当诗人所表达出来的“意”,具有生动的美学内容,并且蕴含感染人的力量,才是成功的炼字。

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首王维的诗,这首诗就是炼字技巧比较高超的诗。

王维最常见简单的古诗(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1)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首记游诗主要是以王维寻游香积寺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为主线,以香积寺的幽深静寂为表达,但全诗又未曾具体描写香积寺,而是从侧面描写周围的景物来烘托这一山中古寺的幽胜,直到最后引出诗人的禅理。全诗构思巧妙,炼字精巧,尤其是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

王维最常见简单的古诗(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2)

这首诗的试题为“过香积寺”,而“过”的意思是去访香积寺,但王维却在诗的开头又说“不知”,可见王维想要去访香积寺,是随性想到的,表现出了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王维不得不走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走了数里路,便进到了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从侧面描写了香积寺的幽邃。

王维最常见简单的古诗(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3)

紧接着四句,描写的是王维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先来看三四两句,只见王维在杳无人迹,古树参天的山林中,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钟声,并在深山空谷中发出回响。这里是以动衬静,不知从何处传来钟声,说明四下环境的静谧,再结合王维本身就处于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其境界则显得荒僻而又幽静。

五六两句,则依然着重表现环境的幽静,只不过表现手法上不同,这里王维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可以说写的有声有色,宛如一幅画。这两句中的“咽”字和“冷”字更是突出了王维高超的炼字技巧。

王维最常见简单的古诗(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4)

因为山中危石耸立,泉水自然不能快速的流淌,只能缓慢的在嶙峋的岩石中艰难的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而用“冷”来形容“日色”,可谓绝妙。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形不能不“冷”。这两个字细细体会,自然能感受其中之妙。

末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等王维看到香积寺的时候,已经暮色降临,对着“空潭”想到了佛教中的一个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常常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想必这佛法也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吧,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