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爱恨情仇”这个词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且看似只适用于生活领域,但是作者倒不这么认为。在科学领域,如果能赋予那些枯燥的定义、公式、解释一些主观的情感与联系来表述,阅读者将能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篇文章我们以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发明与后续晶体管的出现为话题来谈一谈科学技术方面的“爱恨情仇”

晶体管计算机什么时候研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1)

计算机在六十年的巨大变化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经过无数科学家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巨婴。

传闻当它开启的时候,整个费城都要被它的吼叫声震慑一番。下面公布一下这台大电脑的身体情况,体重:30吨,面积:150平方米。当然它的内部构造更加复杂,是由17468只电子管、72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构成,这在当年真是比肩航天事业的一个超级大工程!

晶体管计算机什么时候研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2)

世界第一台电脑

这台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做一些枯燥的微积分运算,帮助军事学家计算导弹的弹道。但是好景不长,科学家们发现运行的过程中每十五分钟就会破裂一个电子管,需要每天24小时派人管理着这台巨无霸,生怕其“磕着碰着”。所以在那时候原本神采飞扬的计算器渐渐开始被众人嫌弃,后来,不仅因为计算机维护难的问题被诟病,体积大、饭量足、不运动也逐渐成为了研究者们公认的重要缺点。就这样,“ENIAC"开始令辛苦培养它的叔叔阿姨们失望,因此,科学家们商讨一番准备另辟蹊径,生个“二胎”!


晶体管的诞生

那年代的科学家们开始思考要是可以把这么多的电子元件和连线集成在一小块载体上该有多好!七年之后,在一次世界级的学术研讨会上,英国的一位科学家达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想法:把电子线路中的分立元器件,集中制作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这样一来,电子线路的体积就可大大缩小,相应电脑的占地面积也会减少了。

晶体管计算机什么时候研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3)

晶体管的一类

当年如此不可思议的构想,给晶体管的后续发明铺垫了一层坚实的地基,极大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尔后,电话的发明家贝尔所在的科学实验室制造出来了第一个晶体管,而此时拖着重重身躯的第一台计算机叹了口气。

晶体管的问世,无疑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从此,微电子行业开始仗剑走天涯。随着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的问世, 易碎且体积大的电子管逐渐被替代。这时,躲在被窝里的第一台计算机终于哭出了声。

晶体管计算机什么时候研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4)

芯片上的电子器件

ENIAC的功名不能被埋没

物质的运动性和事物的发展性是马克思理论中重点的一部分,而现代科技也根据这一原则不断地变化着,甚至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可以想象,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18世纪五十年代是多么的威风,享受着众星捧月的高品质待遇,处理着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肩负着巨大的科技使命。而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诞生,让这位曾经的王跌落神坛,拄起了拐杖,开始感叹这变化多样的世界。

那么在这场爱恨情仇中,ENIAC是输家吗?

我觉得不!我们不知道的是ENIAC在那些年处理了巨大的数据量,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出了决定性的力量。我们不知道的是,一台计算机解放了多少人的双手,让多少科学家有空和家人团聚而不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我们不知道的是,它在勤勤恳恳的工作中显露出的缺点才得以引发人类开拓思维,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晶体管。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期的开荒者,限于那个时代的环境,开荒者可能会被后来人很快超越,但是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呼吁每一位本篇文章的阅读者,吃水不忘挖井人,尊重科学,尊重科研工作者,敬礼!

关注滴滴不迷路,滴滴带你快速学知识@呆DD带你飞

#科学大V养成计划##校园V计划##科技V计划#

晶体管计算机什么时候研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5)

伟大的科研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