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森林的大树总被大风先吹倒。这话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这句话其实后面还有两句。出自三国文学家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是人类忌妒情感的具体表现,也是在中国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这话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哲学上表现为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光明的。

同时也说明任何一个优秀的超越一般的行为都是要经历磨难的,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我们不喜欢磨难,只喜欢“一炮而红”,也更擅长玩资本游戏。

竹杖芒鞋轻胜马 辛弃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1)

心理学家指出,忌妒和对抗的心理基础是占有的欲望,而不是发展的欲望。通俗的讲,占有的欲望是关注如何去占有一块蛋糕中更多的份额,而发展的欲望是研究如何做出更大的蛋糕。好妒者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不良行为,但在中国这件事比较难。

尤其是在商业、制造业领域,我们通常很容易陷入彼此倾轧。所以,很多企业做大做强以后,会有两个毛病:一是各种铺摊子,什么赚钱干什么;二是人才流失严重。但我们若永远学不会去尊重人才,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中国制造则永远不能真正转化为“中国创造”。

竹杖芒鞋轻胜马 辛弃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2)

《晋书·阮籍传》有云:“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容貌英俊,性格狂傲,志向宏大,学识渊博。生活中,他按老庄哲学思想处世,顺其自然,不拘小节。有时他一连几个月关门看书;有时又出外游山玩水,多日不归。

他不仅诗歌文章写得好,还善于弹琴唱歌,并酷爱饮酒。阮籍对当时朝政的腐败深为不满,常与嵇康等人在竹林里一边饮酒,一边批评朝政。

竹杖芒鞋轻胜马 辛弃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3)

他看不起专权的司马氏集团和曹氏傀儡政权。即使朝廷召他当官,他也推辞不去。一次,阮籍登上广武城,观看当年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交战的遗址,叹息说:“一个时代没有英雄,才会让小人成名”。

阮籍推古思今,对比当年刘邦、项羽、张良、韩信逐鹿天下的时代,认为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英雄人物,以至于让一些小人之辈成了当世的名人。

我以为任何历史也都是当代史,不是世间没有英雄,而是很多真正的英雄都被时代掩藏了,或者说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往往难以实现自身的目标,反而让那些会投机钻营、所谓识时务的人占据了上风。

竹杖芒鞋轻胜马 辛弃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4)

也许,古今一样,这本就是一个狗血的时代,你要是不狗血,就会被当作异类。

比如,雷军就开始造白酒了。所以,永远不要怀疑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能力,他们只会拼命赚钱,努力的成为首富,却不会创造出一款惊艳世界的产品。

但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其实是极为讲究传承以及底蕴的,而小米“谷小酒”的推出,我看也就是眼红“江小白”吧(话说其实江小白也不咋地)。有意思的是,已经有捧臭脚的网友调侃云,“年轻人的第一次喝醉?”而谷小酒回应道:“年轻人的,第一杯高品质白酒。”

哦,雷军原来也是一个卖鸡汤的。

张锋 戊戌夏写于成都翠彧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