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寂静禅悦

01、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1)

不同于以往的专家学者,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认为,单身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他认为, 现在中国有14亿人口,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之下,哪怕一部分人选择不结婚也是可以的,国家甚至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单身补贴,而不是一味地鼓励所有人结婚。

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真正的文明。而不是把人口当做人口红利,鼓励所有的人生孩子。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尊重每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


02、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2)

很多专家,学者, 鼓吹结婚生孩子,制造恐慌和焦虑,人口出生率下降,生孩子是最好的投资。这样的观点出自于很多影响力很大的专家,学者口中,因为名誉地位的关系,往往影响力越大的专家,学者,越能够一呼百应。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独立思考,成为乌合之众、人云亦云的一员。

每个人的出身不同,见识不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义不同。用专家学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定义所有的人生,显然不妥。

专家学者们位高权重,他们有足够的地位,足够的金钱。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的确结婚生子是重中之重。因为狼生了孩子还是狼,羊生的孩子还是羊。狼担心羊不生孩子了,背后更真实的目的并不是关心羊,而是因为担心没肉吃了。而羊听了狼的话,觉得狼说的很对,不能断子绝孙,绝不能放弃生育权,不生孩子的人就是基因被淘汰了,是可怜的人。殊不知,自己是羊,生出来的孩子也是羊。羊生出来,是要被狼吃肉的。弱肉强食的法则,并不仅仅在动物世界里,更在我们人类社会中。


03、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3)

而专家,学者们呢?拥有巨额财富,拥有广阔的见识。

就如同赤裸裸的真相,穷人生孩子,不但不能给孩子帮助,不但没有财产给孩子继承,但却是为了孩子能给自己养老。所以被穷人生出来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却肩负着使命和期望。他们在缺少帮助的情况下,甚至于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要早早的辍学打工,要无数次的试错,因为没有一个有远见的人给他们指一条路。他们生命中最缺少的就是贵人。没有任何人的成功, 是单独靠自己的。家族的背景, 贵人的帮助, 才是他们成功的必备条件。

而富人们生孩子又是什么目的呢? 他们就像狼一样,他们生的孩子也像狼一样。他们拥有吃羊的权力,技能。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本身就是可以滚雪球。他们轻而易举的碾压大量的羊群。所以富人生孩子,不但因为富人的格局和远见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轻松的获得成功。他们还有人脉,资源,金钱, 他们的后代依然是狼。而穷人的后代呢?想改变基因密码,基因突变,从羊变狼,概率微乎其微。你能做的就是变一个强壮的羊,生命周期更长一些,晚一些被狼吃掉。


04、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4)

当然, 总有人跳出来会说, 某某某出生贫穷, 却功名成就。的确,世界这么大, 不管出生背景怎样糟糕, 总有人能突破重围, 杀出一条血路, 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人们却忽略了概率的问题。就如同这个世界总是有人买,中了大奖。一夜暴富, 成功逆袭,改变了命运。可是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命运, 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我们要看到大概率事件, 尤其在当今的社会, 贫富差距的拉大, 阶层的大门已经关闭了。想成功跨越阶级, 更是难上加难。

看过一个纪录片,双胞胎被送到不同的家庭寄养。被送到父母是知识分子的孩子,家庭优渥富裕,孩子长大了以后是工程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地位,职业前景,美满幸福的家庭。而被送到贫穷家庭的孩子,父母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处在社会底层。孩子长大了以后,和父母相似的命运。也是处于社会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挣扎。他们的生父生母是同一个人,有着一样的相貌,一样的基因,却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长大以后,截然相反的命运。


05、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5)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对于结婚生孩子同样如此。

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 是希望能够给予对方。能够让对方更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选择一个人跟自己结婚, 是为了让对方满足自己, 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不断的从对方那里索取。并且患得患失。每次付出一分钱, 心里都仔细掂量, 衡量对方给自己多少回报? 如果不能做到付出无悔, 心甘情愿的付出, 两个人的相爱, 不过是互相讨债罢了。

而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样如此。 作为贫穷的父母, 不要首先衡量生孩子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价值?不要因为自己寂寞而生孩子, 不要因为流言蜚语而生孩子, 不要因为传宗接代而生孩子, 不要因为害怕老了没人养而生孩子。任何有目的性的生孩子, 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换。谈不上爱自己的孩子。

更何况你付出的同时, 很可能会亏本。因为哪怕你倾其所有的付出, 你的资源有限, 你的贫穷注定了你的孩子得不到有力的帮助。而你倾其所有的付出, 看起来付出了很多, 那是对你而言, 更何况你为你的孩子付出的每一分, 也在衡量你孩子日后给你的回报。否则你也会患得患失, 也会比窦娥还冤。

穷人生孩子, 往往即害了孩子, 也苦了自己。因为生孩子,在自己很贫穷的情况下,穷人的负担会很大。甚至于对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付出了所有,孩子也依然难以改变底层人的命运。他们的试错成本非常的高,甚至于仅仅为了活着,就要付出全部的努力。穷人生的孩子和自己一样穷,当穷孩子没有能力孝养父母的时候,穷父母付出了一辈子,心里能不生怨念吗?


06、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6)

对于底层的穷人而言, 对于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而言, 不生孩子就是一种善良。

自己尝尽了人间的疾苦, 如果可以选择, 自己都不愿意来经历这一趟人间苦旅, 生而为人无可奈何的一生。然而可悲的是, 明明自己身在泥潭,苦苦挣扎,却不加思索的生孩子。制造出一个生命,去满足自己的期待和希望。把自己无法改变的命运寄托在孩子身上。哪个孩子希望一出生就负重前行啊?

只要有期待就会有伤害。穷人从一开始生孩子,就希望孩子能够逆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功名成就,能够让自己老有所依。可是富人生孩子有期待吗?富人生孩子,期待的不是给自己养老,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钱财给自己养老。富人生孩子,不期待孩子能够赚很多钱,改变贫穷的命运。因为他们自己有钱,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有钱。如果有需要的话,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很多钱,需要孩子继承自己的财产。不同的目的生孩子,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选择贫穷的父母呢?从一出生就要负重前行。


07、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7)

14亿人口大国, 对于本身就是羊的人而言,狼是否缺羊,根本就不是羊应该关心的问题。羊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生的孩子会在哪一个阶层?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没有思维能力的羊, 或者不负责任的羊, 或者乌合之众的羊,都会不加思考地继续生孩子。

就如同王小波笔下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当猪知道了自己是猪的命运的时候,谈恋爱与生孩子都不感兴趣。因为猪知道了它孩子的命运。尽管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恋爱结婚生子吃饭睡觉,它们活得很快乐。是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更不知道它们所生的孩子的命运。

早些年的时候, 我不明白王小波为什么要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觉得猪有什么可写的?原来这文章的背后,有着王小波近乎于冷静的清醒和深刻的认知。

虽然王小波和李银河都是功名成就的人,就如同李健,朴树,尽管他们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金钱和财富,但他们依然洞悉了生命的本质,众生皆苦。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选择了丁克,放弃了生育。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们,放弃了那么好的基因。因为人们不懂得,他们内心的善良。一个人善良到了极处,对待生孩子的选择上,不会处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本质,是不忍心看到一个生命受苦。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


08、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8)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现在单身独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很光荣的。

其中的意义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缺乏个体文化,每个人都处在家族里。

独自一人出去建立起个人价值,独立地、探索性地生存,这种现象和西方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们的文化更注重个体,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强调的是个体和上帝,而家庭和父母居于次要地位。

我国不同于此,我们注重的是集体、家族,弘扬一种宏观的、“大”的价值观。

事实上,我们也需要个人的独立性、自由感、探索性,但是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个体性消融在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里。

现在有一批年轻人因为精神文化等因素而单身了,其实是给整个民族打开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在这么大的群体里如何探索独立的生活、建立独立的价值”,他们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在为后代开路,如果有三代这样的人,就会形成一股很大的社会力量,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结婚或不结婚,不管做出怎样的决定都能过得丰富多彩,而现在我们的历史记录里看不到单身人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性。

单身生活或者说独自一人的生活是一种能够发掘内在自我价值的、具有强大精神成长力量的生活,而我们的历史传统中缺乏这种经验

年轻人这样做的价值很高,现在中国有14亿人口,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之下,哪怕一部分人选择不结婚也是可以的,国家甚至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单身补贴,而不是一味地鼓励所有人结婚。


09、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9)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的观点理性,通透,豁达。允许每一个生命的与众不同,允许每一个生命多样化的选择。允许每一个生命精神价值最大的挖掘。

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真正的文明。而不是把人口当做人口红利,鼓励所有的人生孩子。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尊重每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

伍尔夫曾经说过 :“女人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关于阅读写作,伍尔认为,一个自由的作家应该尽力阻隔外界的杂志,遵守自己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保持其独创性,而不是只懂运用传统技巧。而作为读者,她认为,要跟随自己的直觉,摒弃偏见,最大限度地领悟书籍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得出结论,而不该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到自己思想的自主性。

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提及写作时说:

如果女性想要写小说,她必须拥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以及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因为自由表达是写作这门艺术的精髓所在,作者身心不独立不自由,就无法做到充分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讲, 婚姻生活, 很容易会失去了单独, 个人意志必须要随从协作于他人,往往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柴米油盐, 生活的琐碎, 让一个人很难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生命的意义 , 并不仅仅是结婚生子。还有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的领域, 明白生命乃自宇宙的真相。

对我而言, 我觉得哪怕面对自己最爱的人,都无法容忍两个人共处同一个空间。最爱的人也要有两个各自独立的空间。否则真的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不能独处,很多创意性的想法都不能产生。我相信任何一个作家,即便是他们有爱人有家庭,也一定会有单独的环境。否则很难有创意性的想法了。群体会泯灭一个人创意性的思维。

村上春树说:“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辈子的梦。”

我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

承受不了孤独的清寂的人,又怎能触碰高处的微光。

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与周围的人维持着一段恰好的关系,而是“独处”。

梭罗说: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

独处,能让我们停止无意义的消耗和透支,给自己一份清静和纯粹。

生命并非只有一种模式,结婚生子也并非绝对正确的模式。而那些没有结婚没有生子的人,或许更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股清流。我们要允许生命的多样性,允许生命的丰富多彩,而不是套用一种模式,令所有的生命都走标准化模式。能够允许少数的生命开出不同的花朵,会让与众不同的灵魂更绚烂。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的英文(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下)(10)

作者丨寂静禅悦

关注我@寂静禅悦​ 带你领略更多的情感故事, 悲欢离合, 生命感悟, 八字科学, 禅修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