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颓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近日,一则日本男子啃老30年后饿死家中的新闻在网上不胫而走。
一个叫伸一的男子,因学业和职场受挫,在26岁的时候便蛰居家中,和父母亲住在一起,靠着老人的退休金勉强度日。
父母离开后,伸一便更加颓废了,不仅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 最终,伸一因为营养不良衰弱而死。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这就是狭义的啃老。 百度贴吧里有个“啃老族吧”,还有一个“家里蹲吧”,这里聚集了大批不想工作,只想在家榨取父母的人。
进到贴吧里面,你会发现这些年轻人有着五花八门的啃老理由。 有的是觉得自己脾气不好,为了避免跟别人起冲突就干脆不去上班了。 有的是觉得外面的工作太累,工资又低,反正父母又有钱,所以能在家里呆着就呆着。 有的甚至连早起起不来都成了啃老的理由。 曾经看过一条新闻,山东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因为不会上网、也不知道其他途径,老婆婆通过在街上找人搭话来寻求帮助。 她希望能碰到某个好心的路人,可以帮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采访里说,老婆婆的老伴已经去世,而儿子已经在家啃老了啃了二十多年!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天天在家上网打游戏,很难想象这位老母亲是怎样忍受着儿子的堕落。 同样令人痛心的还有另外一段监控视频。 一个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债,母亲也没钱,于是儿子就让母亲跟亲戚借钱。 因筹钱不到,男子竟然当街怒摔自己的母亲。
他们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 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是成人,但心理年龄仍似婴儿般。
总是一味地向父母、社会索取,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哭闹。
都说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
然而,有太多喜欢溺爱孩子的中国式家长,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他们没有独立能力,喜欢坐享其成,喜欢一味地索取,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太原市安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告诉我们:所谓“巨婴”,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有了成年人的年纪和身体,但心智还停留在婴儿阶段,呈现“幼态持续”状。
2000 年,心理学家 Jeffrey Arnett 用“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 这个说法来形容年轻人停留在青春期、延迟成年的现象。
具体来说,虽然 18 岁被定义为成年的年纪,但从青少年成长为“大人”的过程并没那么简单,挺多人即使年龄已经到了 20 多岁,还不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
到底什么是“巨婴心理”呢?典型的巨婴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即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别人和自己没有区别。
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一期节目,女士要和她老公分手,理由就是她老公完全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度依赖他妈妈,连内裤都是他妈妈买的。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巨婴心理。
2、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婴儿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巨婴成年人的全能自恋杀伤力巨大。
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上帝,都是对的,其他人和万物都需要围绕着自己。并且觉得:一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你错了。
巨婴成年人对自己的过错没有一点意识。
3、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所有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巨婴成年人就会转向另外一边,即心理偏执分裂。
要么狂热地追星或拜教,把自己代入某个明星,事业有成、颜值高、性格好、身材好、爱情完美,像上帝似的,充满全能自恋的幻想。
要么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暴怒。2013年,北京大兴,一名男子在停车时和推着婴儿车的女士发生口角,男子竟然抓起婴儿,活生生摔死在地。
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
他们不会对父母的付出有丝毫的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他们会认为自己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
物质上啃老、精神上未断奶,都是不独立的表现。
父母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承担他的人生。
如何摆脱巨婴心理?太原市安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给出我们几点建议:
首先:家长方面,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凡事都插手,自己也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逐渐建立界限。
而对刚走入社会的人,和父母相处时要自己拿得定主意,不要依赖;
与他人打交道要尊重、包容,理解和接纳不同的看法、观点;
不过分干涉他人,同时对于别人的过分干涉温和而坚定地拒绝。
其次: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试着去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盲目地否定和拒绝。比如在愤怒时,可以停下来感受一下自己愤怒时是什么样的状态,自己想通过愤怒满足什么需要,是被尊重、被理解,还是被关爱?当能够和自己的情绪和解,情绪本身的强度就没有那么大了,也不会贸然做出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
最后:积极的配合治疗
这种病症一般难以用药物治愈,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心理治疗。“巨婴”们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单靠说教很难彻底改变,应由心理专家和其父母一起来对其进行长期的专业干预治疗,要迫使他们面对现实,帮助建立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以适应社会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