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开播了。
看了第二季第一期你会发现,第一季只是纯粹的比较演技,现如今第一期下来,更多的是演艺圈背后的残酷现实被一一揭露。
如引入了制片人首评机制,流量、年纪等优先考虑的标准,让观众为老戏骨们唏嘘不已。
赛制方面,初评级的时候,根据张萌、柏邦尼等业内的制片人进行了市场初步评级。
将40位演员分为S级(最高)、A级、B级(最低)三个级别。
但这种赛制,刨除了演员身上的明星光环。
归根结底,演员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没必要神话,也没必要贬低。
演员们也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被挑选,就像普通人去应聘某个工作时必经的考验。
优胜劣汰,是哪里都适用的规则。
曾经的三料视后马苏,广告女王倪虹洁,以及被媒体称未来可继承巩俐衣钵的温峥嵘,竟然一上台就被分到了B组,实在令人唏嘘。
然而因为《三十而已》林有有一角瞬间火热的张月和演技青涩但曝光率高又年轻的陈宥维竟跻身S级别。
她们自己也表示,当今影视行业对40 的女演员是很不友好的。
倪虹洁表示:“现在戏越来越少,假设不去演妈妈,我就没有戏可演。”
赵薇一语道破了女性职场的真相:
“我那天看到女性的广告,所有的化妆品护肤品,睫毛膏粉底全是小男生在代言,我说姑娘们都去哪了?”
她还指出了这个困境不只是40 女演员,
而是所有的女性、女演员、女艺人都难出头,其实40+的男演员的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目光所及,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剧的演员大部分是流量小生,而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早已被遗忘在圈外。
从发展的角度,属于正常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实,在这个过程,有更多有小戏骨被挖掘,当然也有一些新演员的演技时刻被吐槽。
另一方面,40+的演员不适合剧情的某些选角要求,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演技被遗忘。
在《演员请就位2》第一期中,尔冬升直言不讳,对流量小生进行“指导”。
艺人陈宥维市场初评S级,但现场竞演的表现十分不如人意。
面对他们的表演,李诚儒连用三个“味”字开头的成语表达心中的不满。
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尔冬升更是直接开怼,说陈宥维的哭戏像嚼口香糖、到老没有演戏的天分,没有所谓的面子,只有一语道破的残酷现实。
确实,陈宥维并不是因为演技出圈,他仅有的只是高曝光度和流量小生的颜值。
点评跟陈宥维对戏的女演员王楚然时,尔冬升一连串灵魂拷问,直接把姑娘整哭了:
“你自己知道像你这样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吗?太多了!你这种漂漂亮亮的演员,最糟糕的是没有性格。”
这不就是演艺圈的通病吗?尔冬升导演犀利吗?
确实犀利,但也句句属实。
中年女演员的生存困境在于她们拿不到挑大梁的主角角色,
在市场上被待价而沽。
对于流量艺人来说,他们的生存困境就是可替代性强。
青春饭能吃一年两年,但不能吃一辈子。
反观另一类年龄相似的演员,虽然没有前面几位有名气,但是科班出身演技扎实。
比如任敏,一部《悲伤逆流成河》大家就注意到了这个演技动人的小姑娘。
《清平乐》中的娇弱可爱的徽柔更是让任敏的口碑直线上升。
所以说,这是一个很悲哀又无奈的现象,有流量有名气的偶像演技不行,名气不大演技精湛的演员得不到重用有实力的老演员无处使劲。
对于杨志刚被分到S组,郭敬明是表示不赞同的。赵薇一句“他拍的不是偶像剧,所以你没看过。”
揭示了现在影视市场的定向,资源更多的偏向年轻演员。
杨志刚的作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抗战剧并不流行的现在,杨志刚的作品全都是与抗战有关的,深受老一辈观众的喜爱。
可惧的是,这是一个看当下和流量社会,演艺圈亦是如此。
《演员请就位2》偏向于对于某一领域的人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让大众更加了解行业的现状和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
对于刚入行或者跨界的偶像来说,有颜值和流量只能带来短暂的红利,让观众把你深刻的印在脑海里才会时刻被记住;
对于40+的演员来说,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无疑是“温水煮青蛙”,江山代有人才出,当机会来临时及时抓住才是王道。
市场和观众不会因为过去的辉煌、其他领域的成绩而对于一个演员无限宽容,只有不断进步的人,才能走时代的浪潮之上。
说到底,尽管当下是流量横行的时代,但终究会回到本质上去,演员不能光靠流量,演技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