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为“仙境”,已久矣。

01 先秦上古时,蓬莱始成仙

蓬莱成“仙”于何时,已不可考。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已对蓬莱“仙境”进行了系统的描写。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大人”就是“仙人”,“仙人”住海中蓬莱。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1)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亦有描述: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动。

也就是说,蓬莱原是漂浮于无底之海上的仙山,后来禺强派了三只巨鳌背负着才使其稳固。

《史记·封禅书》也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齐燕之地濒临渤海,相传蓬莱就在渤海之中,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几位国君在寻仙的路上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寻找,最终一无所获。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2)

这些先秦的“蓬莱”传说向我们透漏了两个秘密:

一是关于“蓬莱仙山”的传说在先秦时已经成体系、成系统,说明蓬莱成“仙”的时间应在中华文明初期。

二是先秦时期“蓬莱”的位置不确定,先秦志士们一直在寻找,从来没有找到过。

那么,“蓬莱”是什么时候“落户”于现在的烟台蓬莱区的呢?

02 秦汉寻仙处,蓬莱落胶东

秦始皇可能是我国古代最痴迷于寻求长生不老药的皇帝了。

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曾来过胶东,过黄陲,到成山,登芝罘。他东巡的目的是为寻找神山,求取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站在渤海边的山崖上(今天的蓬莱区)观海,只见大海一望无际,不见神山的踪影。他忽然在波浪中发现一片红色,便问身边的徐福:“那是什么?”

徐福回答说是仙岛。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3)

秦始皇又问:“仙岛叫什么名字?”

徐福仓促之间,无法应答。突然见水中海草随波飘动,灵机一动,就答道:“那叫蓬莱。”

然后就有了徐福东渡的事。

作为和秦始皇一样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继承了秦始皇寻仙的意志。

公元133年汉武帝东巡至渤海边,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通典》)。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4)

由此,古登州,今蓬莱,正式和“蓬莱仙境”“蓬莱仙山”结缘。

但若细究起来,古时的蓬莱在海中,是海中仙山、仙岛,以长岛视之更为贴切;而如今的蓬莱区,应是当年秦始皇所站的渤海边,或是汉武帝所筑的小城。

03 八仙不过海,蓬莱不留名

进一步把“蓬莱仙境”发扬光大的,是“八仙过海”的传说。

“八仙过海”的故事据考证最早成名于宋元时期,初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先有“蓬莱仙岛”,后有“八仙过海”,这两个神话传说是相辅相成、共赴我国神话之巅的。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过海,这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起源。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5)

可神话背后真实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神秘、精彩。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蓬莱区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

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等轻浮的物体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6)

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因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八位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

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

后来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他们用来渡海的物品也被传为他们各自的法器,他们渡海逃狱的故事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

不管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蓬莱”的“仙气”倒真是借助于“八仙过海”又出名了一把,也为现在的蓬莱区留下了诸多“人间仙迹”的景点。

04 乱“仙”迷人眼,“蓬莱”遍天下

在“蓬莱仙山”和“八仙过海”两大经典神话的鼓吹下,在唐代开始兴盛的道家思想里,在古人追仙寻仙、长生不老的愿景中,“蓬莱”愈发的仙气十足、传“仙”于天下。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创造的神话故事里,总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蓬莱仙山”的仙人体系。

在《西游记》中,福禄寿三星居住在蓬莱仙境。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7)

《封神演义》中截教有七位大能,因在蓬莱岛修行,又称“蓬莱岛七仙”

就是现代的《古剑奇谭》《花千骨》等影视作品里,也要把蓬莱作为“仙境”的寄托。

在古人的诗词文章里,“蓬莱”之名更是大放异彩。

曹操说“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苏轼怀念白居易“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陆游却遥想“故人仙去蓬莱宫,鸾丝凤竹醉春风。”

可以说,蓬莱作为一座“仙境”已经深入国人之心。在一定程度上,蓬莱就是我国“仙境”的代名词

以上就是蓬莱一步步进入我国“仙境”的过程,那么我们还是要忍不住的发问:谁也不是生而知之,蓬莱最初是怎么演绎成“仙山”“仙岛”的?

蓬莱阁位于烟台市蓬莱区西北的丹崖山上,是我国四大名阁之一。蓬莱阁之所以建于此处。除了蓬莱的神话传说之外,还因此处是我国观赏“海市蜃楼”奇观最佳的地方

蓬莱为什么是仙境(蓬莱是怎么一步步走入仙境的)(8)

我们打开百度百科“海市蜃楼”的词条,观赏佳地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岛,盖因长岛是我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长岛原来是一个县,今年6月份刚刚划归蓬莱区。

我们站在蓬莱阁上向大海望去,目光正对着8公里之外的长岛。此时,你的目光里有若隐若现的岛屿和海山,有清晰的海市蜃楼,当你兴致冲冲的划船追过去却什么也找不到了,这不就是仙境、仙山、仙岛吗?

正是因为这个海市蜃楼的现象,秦始皇去了看到了仙岛,汉武帝去了什么也没看到,八仙在这里比赛无船过海,“妈祖护海”、“张羽煮海”、“精卫填海”也要在这里演绎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蓬莱,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虚实结合、从实到虚、再用虚映实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来自田小楼说山东,带你看一个不一样的山东

#山东##烟台##蓬莱##长岛##八仙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