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说得差不多了,从今天开始,一笑跟大家来聊聊中国神话巨著《西游记》。

《西游记》可谓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本古典小说了,从明朝到现在,很多人都演绎过这本名著,但一笑要跟你讲的,是你没听说过的全新解读,是你以前没有留意过、思考过的地方,例如今天要讲的就有几个《西游记》里的未解之谜: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且听一笑慢慢道来——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1)

第一回 灵根育孕何由出

孙悟空是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古往今来,中国神话里面有几个石头修成的生灵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才2个:

一个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通灵石猴,另一个是《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顽石成精,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到商纣王时已得道数千年,只是尚未成正果。

比较起来,孙悟空资质可是比石矶娘娘好多了,孙悟空道菩提祖师处学仙法,三年多就成了太乙散仙——都是石头,差异怎么这么大呢?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2)

咱们还是得从原著中找答案。

《西游记》里记载:

“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而石矶娘娘“生于天地玄黄之外,经过地水火风,炼成精灵”,后来被截教通天教主收为徒弟,这才成仙。

虽然都是吸收天地灵气,但孕育孙悟空的仙石明显的有人工雕琢的痕迹:高度符合周天数,周长暗合二十四节气,还有按照九宫八卦排列的九窍八孔——九窍是啥?九窍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再加上前面放水和后面排金坷垃的那两孔;很多动物拉屎拉尿在一起,所以算“八孔”。总之,九窍八孔是中国古人用来区分人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游记》中设定“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

——高度、周长是巧合还说得过去,但这有九窍八孔,你还要说这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了吧?(学过概率论的可以算算)所以,一笑说它是人工雕琢的也是合理推测吧?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3)

我们接着往下看,石猴一出世,便“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这像不像电脑启动时要搞个开机动画?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4)

石猴:我也不想这么早暴露自己啊!

如果我们沿着石猴是“人工制造”的思路去想,这石猴出世的异象就很好解释了:

制造者为石猴雕出最适合吸收天地灵气的容器后,再给他灌输仙力,加速胚胎发育,并促使他灵智渐开。但人算不如天算,制造者也无法精确到石猴具体什么时辰出世,所以就要设定一个启动程序。石猴出世后,按照制造者设定的程序,先拜四方感谢赐生之恩(不只拜一方防止泄露制造者身份),然后“目运金光”射入天宫,通知制造者:“你的养成计划阶段性成功了!”

由于是设定好的一次性程序,所以玉帝让千里眼、顺风耳打探时,得到的结果是“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所以玉帝才放下戒心:“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毕竟在下界某某出世引发天象的事情太多了,一笑就不一一列举了。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5)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6)

体现石猴是“人工制造”的还有个旁证——水帘洞。

《西游记》中描绘水帘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侞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更明显的是“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这不就是制造者的修练洞府,留下来给猴子的么?

这里不小心暴露了制造者的身份:洞天福地是道教用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

道教中能把石头赋予生命的有几个?

盘古已身陨,女娲捏土造人算一个,三清也有这本事,四御都没这能耐,更别说五方五老之流了。

《西游记》第35回,平顶山银角大王再夸自家宝贝葫芦时曾说过:

“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7)

银角大王就是太上老君身边的童子,他说太上老君“解化女娲之名”,实际上太上老君是鸿蒙之气所化,与女娲来历相同(《五运历年记》记载清浊二气杂生三位大神,即伏羲、女娲、神农,女娲来历详见拙文《》),童子借此模糊概念、吹嘘主人,但也透露出太上老君具有和女娲一样的神通的事实。

而且,太上老君一直以来就是炼器、炼丹宗师,九转还魂丹可以令死人复生,这也证明太上老君具有强大的掌控生命的能力。

书中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作为太上老君制造了石猴的证据,一笑后面再说。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8)

但为什么石头里生出来的是只猴子而不是其他生物呢?

这就不关太上老君的事了,这是《西游记》流传下来的设定。

宋代(或元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就有一个白衣秀才助玄奘法师取经,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的猴行者。

元代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也有花果山的猢狲孙行者,自称“通天大圣”。这个孙行者有兄弟五人,大姐骊山老母,二妹无支祁(大禹治水时的水怪,猿猴),大哥“齐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这名字取得可真随意)。

到了明代的《西游记》,就顺理成章地沿袭了花果山猴子的设定。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9)

另外,从寓意的角度来说,《西游记》多次把孙悟空说成是心猿。

何谓心猿?

心猿意马一般是连用的,原本来自道家丹道学思想,是指人的心浮躁不安,如猿猴一般活跃跳脱,不受控制。后来佛教也吸收了这一说法, 《维摩经》里就明确说过:“心如猿猴”。《西游记》就是用孙悟空比喻人心(心猿),只有通过取经路上一路磨难修行,才能降伏心猿,证悟真如佛性。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下回咱们再聊聊孙悟空的授业师父菩提祖师是谁?为什么孙悟空在被压五行山和取经路上没有以前的师兄弟来相助?他学仙法为什么那么快?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10)

本文白描插画均来自李云中所绘《水帘洞》连环画


解读西游记每一回的故事情节(原来西游记第一回就有这么多谜团)(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