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1)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2)

“这次我又是一个人过节。”

这句话是前段时间跨年,朋友阿豪发我的。

虽然有男朋友,但每到节假日,他总是一个人留守在家。

我开玩笑回复他,

“谈「异时恋」,真的好惨。”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3)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4)

阿豪早就习惯一个人过节了。

和男朋友Carl在一起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不论是年初的情人节,还是年末的圣诞节,他都是一个人过的。

这是因为,Carl的职业,是奢侈品柜哥。

这份工作意味着,他的时间将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Carl常常连续上班两个礼拜,等到节假日所有人休息的时候,就是他最忙的时候。有时处理完工作,就已经到了凌晨5点。

虽然阿豪也会调侃自己,和柜哥谈恋爱,就要做好留守的觉悟。

但一个人过节的时候,他还是会有点遗憾。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5)

遗憾,也无非是一些转瞬即逝的情绪碎片。

情人节买到很甜的烤地瓜,要是他在,就可以两个人分着吃了;

圣诞节搭好了圣诞树,要是他在,会自告奋勇地挂灯串吧......

比起异地恋,异时恋的遗憾来自于,他们明明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但却常常不在一个“时区”。

他们的时间,就像时针和分针那样。

短暂交汇后,又各自向前走。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6)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7)

这让我想起了朋友菜菜提到过的一个概念,“恋爱时差”

她是这么解释的。

“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区里。即便是两个谈恋爱的人,也很难跨越各自的时区,这时就出现了恋爱时差。”

我没太听明白,让她说人话。

她开玩笑说,男朋友不过是她住在同个屋檐下的跨时区室友。

虽然他们住在一起,但男朋友的作息是早上8点出门上班,晚上10点犯困,周末双休;

而菜菜早上10点才起床,晚上9点下班,周末单休。

只有晚上睡觉的那几个小时里,他们才是恋人。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8)

“那你们就上班带薪联络感情啊。”

我机智建议。

菜菜白了我一眼,“工作就够我忙了,哪有时间聊天。”

“那你们怎么办?”

菜菜笑着说,“其实我们也都在贴近对方的时间。”

早上起床,虽然男朋友早已出门,但桌子上还放着他准备好的早餐;

晚上下班,菜菜也会赶快忙完工作,挤出时间早点回家。

跨时区恋爱,只能两个人尽力去缩短时差。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9)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10)

也许每一段关系里,都存在时差吧。

一方10点入睡,一方1点入睡,是3小时的时差;

一方在上海,另一方在纽约,是12小时的时差;

一方求学,另一方谋生,则是难以量化的生命时差。

时间差多了,也便多了几分的失落。

而构成失落的,无非是咽下的分享欲,冷却的情绪,和无数次搁浅的思念。

于是我们在恋爱中,讲求「同步」。

在时间上同步,在地域上同步,在爱好上同步,在观念上同步......以求我们的爱,能同步。

然而生活无常,哪能事事同步。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11)

写到这里,我想起阿豪告诉我:

跨年那天,他们的约会日程是一起打车回家。

坐在出租车后座的时候,他想起以前听过的一句歌词,“在夜阑静处,再赎回你”

那个时刻,他觉得很珍贵。

我想,正是因为两个人因为生活而产生时差,相见相爱的时间才显得更为珍贵吧。

时间、地域、爱好、观念不同步,是问题吗?

不爱才是。

我们相爱

是彼此努力的结果

文 案 龙克斯

图 片 《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

审 稿 又一、小葱、棒冰

keikei、郑悦而胜己、今雾

你忙吧等你忙完我就死心了(我们晚点再相爱)(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