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代数学巨匠,为了振国兴校的使命,来到浙大,随校西迁;

她,翩翩东瀛佳人,为了追随爱人的步伐,远渡重洋,入中国籍;

世人只知他无双的造诣,却忽视了背后为他舍弃一切的她,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苏步青和她的妻子松本米子的故事。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1)

苏步青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2)

松本米子

松本米子,日本仙台人,苏步青之妻。1931年,随苏步青来到中国杭州。1953年加入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

一见倾心,终成眷属

1924年3月,苏步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位于日本仙台市的东北帝国大学。仙台市风景秀丽,但苏步青无暇顾及赏景,一头扎进了他的“数学王国”,醉心于微分几何。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3)

日本东北帝国理工大学

1926年,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老朋友茅诚司到访,带来了一位苏步青从未谋面的女子,只见她风姿绰约,仪态大方,楚楚动人。茅诚司介绍道:“这位是松本米子小姐。”苏步青顿时眼睛一亮,知道她是本校松本教授的掌上明珠,才艺超群,善弹十三弦。苏步青是个文理兼长的才子,而松本米子也知书识礼、聪颖善良。二人有很多共同话题,从古筝曲谈到华夏文化,从中国的书法、茶经,谈到日本的茶道、插花。他们越谈越热络,一对才子佳人彼此一见倾心。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4)

相识后不久,苏步青以第一名考入研究生院,开始攻博,这对情侣很少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机会,但每次相聚,都给他们带来无限欢乐。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

但松本教授放出话来,只肯把女儿嫁给青年学者中的“头名状元”。在过“相亲关”时,未来的“泰山”岳父早就听闻这位“毛脚女婿”才华甚是了得,但想到女儿要嫁给这位陌生青年,他还是稍有犹豫,可未来的岳母却一眼相中了这个温良敦厚的小伙子,给他开了绿灯。1928年5月8日,这对异国情侣终于喜结良缘。

背离故土,随夫归国

在仙台安家之后,诸事顺遂。翌年,长女德晶诞生,第三年,长子德雄呱呱坠地,家里其乐融融。转眼到了1931年夏末,苏步青以优异业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脸上却出现了愁云。两人还在交往之时,苏步青便坦诚相告:“我到这个岛国来,并非为了寻求一己的饭碗,我的祖国正等待着我”,米子马上接着说:“一朝学成,我就跟你回去!”现在他决定兑现诺言,回归祖国,不知夫人能否真正割舍在日本的亲情?

“不论你到哪里,我都跟你去。我也到中国去。你爱中国,我也爱中国。”

“现时那里生活艰苦,你不怕吗?”

“我不怕。中国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说到这里,苏步青着实被米子感动了。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5)

苏步青先生一家四口在日本

苏步青决心回国的消息一传开,师友长辈纷纷挽留。在国内,则引发了一场人才争夺战,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先后以高薪来聘任,而苏步青选择了浙江大学,因为他与同窗好友陈建功早有约定,要在浙大建成世界一流的数学系。1931年9月,苏步青和夫人携子女登上“上海丸”客轮归国。

在浙大的二十年里,他不负年少壮志,与师生一起建立了世界三大数学学派之一的“陈(陈建功)苏(苏步青)学派”。

分担霹雳,共享虹霓

在杭州的六年,这对年轻夫妇的生活相对宁静。

苏步青在浙大紧张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精心经营着小家庭。松本米子这位“中国媳妇”也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原先不喜欢的乳腐、皮蛋成了她的最爱。在浙大附近租住的三间平房里,苏步青率领一家人在门前开荒种菜,别有一番情趣。随着孩子们相继出世,贤淑的米子倾心相夫教子,放弃了自己的音乐爱好。那架年轻时从未舍弃的十三弦古筝就一直静静地挂在墙上。

每天清晨,苏步青出门前,米子早已准备好外衣和公文包,帮他穿好外衣,送他到大门口。到了下班时分,米子已在门边等候。对于苏步青的学生,米子也给予了母亲般的关怀,他们家俨然成了学生们最喜爱的温馨处所。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6)

苏步青先生一家合影

八年抗战开始,“八一三”的枪炮声搅乱了宁静的生活。

1937年10月,浙大西迁。米子正经历着丧父之痛,想回日本奔丧而不能。苏步青先把米子和孩子暂时送回故乡平阳的乡下。米子作为那里从未见过的异国媳妇,雍容大方,贤惠有礼,博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与他们结下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直至大局稍定,米子带着孩子们赶到西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与苏步青团圆,过起了难以想象的清贫生活。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7)

苏步青先生一家在湄潭

住的是三间茅房,三餐都难以为继,米子只好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有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先生和孩子吃饱。幸而有米子的操持,苏步青才得以每夜在昏黄的桐油灯下,钻研微分几何,那是他一生中论文写得最多的年代。苏步青后来深情地回忆道,“她为了我,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了……”

不离不弃,至死不渝

内战即将结束,面对国民党政府逼迫苏步青去台湾的行为,松本米子坚定不移地说:“一个家庭不能分开,一个民族也不能分开,我嫁给中国人,我的命运应属于中国。”在夫妇俩精心有力的抗争下,这一阴谋未能得逞。

1953年,我国开始准许外国人入籍,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松本米子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获准,松本米子正式改名为苏松本。苏松本喜欢用带日本口音的沪语与人聊天,被别人说听起来像是广东人,她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8)

苏松本女士(后排左)和苏步青先生(后排右)

十年浩劫期间,苏步青遭受不公正待遇,工资剧减,扣除了房租水电杂费后只剩三毛钱。然而苏松本在丈夫面前,没有流露出一点忧伤,尽力不让他知道家庭所面临的窘境,给他加倍的温暖和体贴。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9)

文革结束后,苏步青又积极地投入到科研事业和社会活动中,苏松本也继续给以默默的支持。不幸的是,天不假以年。1981年,苏松本被确诊罹患多发性骨髓瘤。于是,去医院探望夫人成了苏步青的必修课。他每天下午四点半赶到医院,陪侍左右,精心看护,而夫人则强忍疼痛,安慰丈夫。苏步青剥橘子给夫人吃时,她总会为他细心地抽去一根根白发……

1986年5月23日,苏松本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1岁。她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苏步青不要伤心,好好地活下去

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浙大数学大师的神仙爱情超越中日民族隔阂)(10)

夫人去世后,苏步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把她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我不相信鬼魂。但我深深地玩味着‘活在心中’这句话。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园里散步,一起在讲坛上讲课,一起出席会议……”


内容整编:浙江大学微讯社 郑舒怡

参考资料:CCTV专栏节目《见证》:“一生相依:苏步青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

本文原载于“求是文化宣讲队”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郑舒怡

责任编辑:周亦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