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

当西洋乐器钢琴遇上中国名曲《梁祝》,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总台首档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旨的节目《遇鉴文明》开播,第一集就放“大招”:钢琴表演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钢琴版《梁祝》。

《梁祝》经典到什么程度呢?

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人说无论什么时候,一听前奏就想流泪,一看名字就能秒哼;还有人说,只要你能想到的乐器,好像都能且都演奏过《梁祝》,小提琴、钢琴、古筝、琵琶、二胡、唢呐……都不在话下,而且每种乐器均能演奏出不同韵味。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2)

《梁祝》各版本集锦,美到心里

小提琴版,温柔悠扬;钢琴版,轻盈唯美;

古筝版,空灵婉转;琵琶版,圆润浑厚;

二胡版,忧伤凄美;唢呐版,心碎至极;

更多版本,各有其美……

钢琴 小提琴版

巫漪丽 吕思清

无论作为音乐作品的《梁祝》有多少个版本,都不能不提它的“源头”:创作于1959年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这部取材于民间传说,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俞丽拿首演的小提琴协奏曲,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中国人心上,至今已有60多年,但经典就是经典,“百遍之后仍有千情”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3)

关于《梁祝》的十件事

01

《梁祝》全曲超过25分钟,分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八个段落层层推进,有“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协奏曲”之称。

02

根据2016年一项国际小提琴赛事的调查,《梁祝》是在国外演奏次数最多的中国作品。

03

《梁祝》是上海音乐学院为国庆10周年准备的献礼曲目,当时是作为备选项目报上去的,但时任学校党委书记,同时也是作曲家的孟波,却毫不犹豫地圈定了《梁祝》。

孟波这一锤定音的“一圈”颇具魄力,因为它在当时是一种冒险的选择——拿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洋不洋、中不中,好像是在糟蹋高雅艺术。

正因为这种冒险,这种大胆探索民族的交响乐的尝试,才有了今天的《梁祝》。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4)

(左起)丁善德、何占豪、陈钢、孟波

04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曾说:《梁祝》的“化蝶”,代表的是中国人对爱情更美好的一种追求,让爱情的主题和精神得到了升华。

但其实,《梁祝》最初是没有“化蝶”这一段的。

当年何占豪与陈钢完成初稿后,到院里演奏,听取大家意见。何占豪拉小提琴,陈钢弹钢琴伴奏,乐曲凄美悲怆,但到祝英台投坟殉情就戛然而止了。

孟波问:“为什么没有化蝶?”

何占豪义正辞严地说:“报告老师,人死了不会化蝶,我们新中国青年不相信迷信。”

孟波对他们说,还是要加上“化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作,也是我们的传统,更有着反抗封建礼教和期待美好未来的隐喻。

孟波的这“一点”如画龙点睛,为《梁祝》的终段增加了余音绕梁之感和更值得揣摩的深刻主题。

难怪陈钢会说 :“是孟波老师‘一圈一点’才有了《梁祝》。”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5)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6)

05

1959年5月27日,《梁祝》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公演。但在公演前一个月,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插曲:

四月的一天,陈钢突然跑来跟何占豪说:糟糕了,我的总谱丢了!找不到了!原来,他骑自行车,把谱子放在自行车后面,谱子撒了淮海路一地,一张都找不到了。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7)

下个月就要演出,怎么办呢?还来得及吗?两人找来丁芷诺帮忙,大家一起努力,这才没有耽误第二个月的演出。许多年后,何占豪提议在作曲一栏加上丁芷诺的名字,却被丁芷诺婉拒。

回忆起这些,何占豪不禁感慨,“那时候我们青年有两句话,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

06

新作首次对外公演,选谁来演奏是个大问题。据何占豪回忆,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位是俞丽拿,另一位是她的同班同学沈榕。何占豪是这样描述两位同学的:俞丽拿的演奏充满激情,但音准略有欠缺;沈榕音准没问题,但激情不如俞丽拿。

考虑到新作品需要用激情来打动听众,最终决定俞丽拿首演,上音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的四年级学生樊承武指挥。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8)

俞丽拿、陈钢、何占豪

07

几十年来,对于《梁祝》的首演场景,无论是何占豪、陈钢还是俞丽拿,都在不同场合提起过,那段与《梁祝》结缘的金色时光,是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剧院,在凄婉唯美的“化蝶”章节后,尾声的收音轻如羽毛,随着这片羽毛轻轻落下,观众席一片寂静。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9)

这一刻,台上的俞丽拿、何占豪惴惴不安,台下的陈钢也担心不已:怎么会一点反应也没有呢?然而几秒钟后,掌声便潮水般涌来,“那种掌声是不轻不响,不快不慢,但就是不断地拍不断地拍。”

俞丽拿谢幕了,指挥谢幕了,乐队谢幕了,何占豪和陈钢也谢幕了,观众还在拍。俞丽拿不知道怎么办,看看指挥,指挥说:再来一遍!于是俞丽拿搭上琴弓,来了一次毫无准备的返场演出。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0)

俞丽拿首演

这是《梁祝》诞生后,空前也绝后的一次。

08

首演的成功让《梁祝》一炮而红,优美的旋律通过广播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人听《梁祝》,特地摘下戒指,因为把手都拍痛了。

有人听《梁祝》,给主创人员写信,信像雪片一样飞来。

09

《梁祝》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它也被世界听懂了。

1960年,《梁祝》在莫斯科登台。往后,它走得越来越远,成为世界经典乐曲中难得的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佳作。日本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成了《梁祝》最忠实的粉丝,也是《梁祝》国际传播的重要推动者,她带着《梁祝》,足迹遍布亚洲,远赴欧美。

西崎崇子、盛中国、中国爱乐乐团联袂演奏《梁祝》

甚至有国外的学生,本来想学法律,听了《梁祝》后被征服了,转而研究东方文化。

10

《梁祝》为什么能跨越时间,跨越国界,感动那么多人?

陈钢的这段话也许多少能回答这个问题:

《梁祝》是在一个纯情的时代,两个纯情的学生,写了一个纯情的故事。它的关键词就是一个“纯”字。我觉得《梁祝》表现的,是那种追求不到,但永远在寻找的永恒的美、永恒的爱情,在它的表达空间里,你可以不断地不断地填补,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越剧里面把梁山伯叫成“呆头鹅”,我觉得那个时候我们也都是“呆头鹅”,都是一些纯理想主义者,好像心里面只有这一件事情:国庆十周年了,我们能够做一点什么事情。没有任何其他考虑,很纯正的,和梁山伯、祝英台共呼吸同命运。

正是因为这种“纯”,让《梁祝》成为不可再现、不可重复的唯一。

图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参考资料/《俞丽拿,让小提琴说中国话》

《小提琴曲〈梁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梁祝〉背后的故事,你知不知?》

《作曲家何占豪:谈创作〈梁祝〉背后的故事》

《音乐人生:从玫瑰到蝴蝶》等

最后,强烈推荐一波《遇鉴文明》

每期节目

以一中一外两个文明载体的交流为主题

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

让中外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辉映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1)

首季12期剧透如下

古琴与钢琴、瓷器与玻璃器

京剧与歌剧、国画与油画

故宫与卢浮宫、中国诗词与西方诗歌

中餐与西餐、茶与咖啡

中国家具与西方家具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2)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3)

有多少外国人听过梁祝(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14)

一个字:追!

监制 | 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