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越岭如游龙,川藏线上钢铁侠

周才人

点击进入:一、战斗篇

点击进入:二、军民团结篇

点击进入:三、爱情篇

四、退役不退色

“初次见面时,看到他在寒风中身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在等我们,虽然当天有冬日的残阳,但也抵挡不住凛冽的寒风,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都怕冷,他却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走路依然虎虎生威。”古安仁老前辈厉害了!在西藏当汽车兵的经历磨炼了他,回到地方后,他继续在交通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雪域军营老黄牛,还是盐都交通运输行业先进人物,还是沱江边扫地僧,都映出了古安仁淡泊名利一身正气,清风明月相伴一生,向古安仁前辈致敬!

张晓东前辈,1963年秋成都入伍,汽车十六团十二连二排四班战士驾驶员。当兵5年后退伍,到地方后从基层工作作起,先是工厂工人,后来是宣传干事、《四川青年报》编辑、记者、办公室主任,中央政法委机关报《中国法制报》川藏记者站记者、副站长、站长,《法制日报》川藏分社社长(高级记者)。他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写过一批有关青年和法制类作品,曾多次获奖,写作了大量反映十六团官兵奉献高原的感人故事!

雪域老兵吧主编马玉荣老师,也曾经是十六团钢二班的一位老兵,他虽然人已退役,然而兵心永存!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写岀并发表了许多反映西藏汽车兵事迹的优秀的军旅作品,还有纪录地方生活纪实散文和诗歌等(已结集岀版《兵车西行》一书),同时发现并帮带了一些军地文学人才。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投身地方各项建设,用自己的爱心温暖贫困农民,帮助身边的人,数十年如一日!充分发挥了一位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向马玉荣老师致敬!为他退役后的精彩人生点赞!

冯正荣曾是十八团三连的一名老兵,在部队退休后又在川藏兵站部机关帮助工作到2021年,在川藏线工作了近50年时间,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他与川藏线结下了不解之缘,结下了难以忘怀的情结。这就是一种川藏线情结。在他书写的川藏线汽车兵的故事中,既见证了川藏线汽车部队的历史,也见证了川藏线汽车兵装备的巨大变化!从大道奇解放牌再到康明斯,到东风EQ141型、东风EQ1092型、斯太尔1162型,到ZZ1167货车,高原汽车兵的硬件配置大幅提升,然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川藏线精神一直以来都不会变!也是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十六团老兵袁廷掌,在高原奉献了青春,回家乡后在公安局工作,继续服务当地社会稳定工作,在追击罪犯时,他使出十八般武艺,对犯罪人员的车辆紧跟不舍,终于超越过去又过一段路程后,车辆停在路中央,逼停犯罪分子的车辆,抓获罪犯。袁老兵厉害了,驰骋高原汽车兵,千里冰雪无胆寒,叱咤风云追罪犯,坑洼烂路无停歇,作为西藏退伍军人,袁老兵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退休后,他坚持书写高原汽车兵英勇事迹,身患癌症仍然顽强生活,与病魔不懈抗争,前不久再次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谱写了退役后人生的再一次传奇!

西藏军区汽车第十六团,真的是一支高原铁骑,当年他们为西藏奉献了青春和汗水,透支了身体健康,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他们退役不退色,立足各地实际,继续服务地方建设,在地方建设中再展身手!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关心关注战友疾苦,成立了退役军人互助联盟,整合力量,协调各方,为十六团退役军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他们关心支持十六团退役军人创业,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利用多种方式为战友创业搭建平台!这真的是一支神奇的部队!向他们致敬!

雪域老兵吧中还有许多汽车兵,退役后在各行各业大展身手,书写着人生的传奇!他们中有多位老兵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文采斐然,成为了作家和诗人,在不同的地域,宣传传承和发扬着川藏线精神,继续闪烁着汽车兵的别样风采!

部队汽车兵年度工作总结(退役后的高原汽车兵)(1)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部队汽车兵年度工作总结(退役后的高原汽车兵)(2)

作者简介: 

周才人 本名周元红,军嫂。现居四川省岳池县,文字工作者。曾在《西藏日报》《拉萨河》《拉萨晚报》《长江诗歌》《文学沙龙》发表多篇散文、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