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在家中的地位?

老人在家中地位有三种状态。

一种呢是在单位上称王称霸。会下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人呢,在家里地位很强势。

一种啦,从单位上退下来。手持一定的退休金。身体状况不太好。说有钱呐,谈不上。说没钱呐,手中能拿出几个子。而你们从老人身上可以捞到一点油水。

第三种老人,最弱势的。说句话都忍气吞声的。在桌子上煎个菜。都诚惶诚恐的。生怕哪里不谨慎,得罪了啊你们。这种人过的日子,啥都不是。

称王称霸主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线上线下仍然霸气不减。自然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不要说受别人的气,你不受他的气,你就烧高香。谁敢得罪这样的财神和权贵?巴结都巴结不上。

忍气吞生的。奴隶力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日子虽然过的苦,当不遭罪。

霸主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日子过的很顺心。没有事啊,好讲的。

奴隶型,的外公,外婆们。诚心诚意的做奴隶。日子虽苦。但也能少遭罪。不要有谋反(当主人)心理。相处了,相安无事。

二,最苦,最遭罪的是?既不是霸主型。也不是奴隶型。

在家里,既不是主人也不是仆人。过的日子,是不人不鬼的日子。投钱,投时间,投劳力。还得唯唯诺诺的听儿女儿,孙们的话,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不敢得罪家中的大小。

就像昨天中午,我在小学门口等大孙女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对一个小女孩说,“我说的你一样也不听。你说的我,一样都听。早上买了两次东西了。买不买?要跟你妈妈说"。

老人在家,没有发言权。即使发言了,儿孙们根本不听。

儿女们生小孩。他们和你要钱。孙女们满月。向你要钱。孙女过生日,向你要钱。

谁叫你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不出钱,谁出钱呢?这样的场合,这样的事。出钱也就罢了。不出钱,不出力,你凭什么做人家的外公,外婆,老爹奶奶呢?从理论上讲也说不过去呀。摊上这样的事。喜事也好倒霉吧。只能认下了。

儿女们买车,买房,来要钱。一要就是几千几万的要。要钱时根本没有说,什么时候还钱。也不说还多少?

而他们要你的钱,他们的话,总是有个名头。如,我做窗帘。还有一点尾款没有付。拿点钱来,应应急。买车还有点欠款,想了结一下。

这个季度的房贷。还没有着落。我就是跟你商量,拿点钱。

他们来这里,明明是借你的钱。从来不提“借"和“还",这两个不吉利的字,也没有一个还的期限和数目。只有应急。只有和你商量的词语。

如果你没有钱,向儿女们要。他们这个衣兜里掏掏,那个裤兜里搜搜。随手拿出五六百元钱。

嘴里说,“我爹,这个月工资还没有发。我手里就这么一点钱了。咱们平分一人用一半吧"。

顺手拿几张钱给你。

你见到的钱呢,还要被折去一半。把剩下的一半,交到你手里。

你要钱的事,就这样打发了。

真是高手出招啊。使你哑口无言。这就是年轻人。手法吧。

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搞不懂他们的大脑是什么样。也不明白,他们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哪里学来的?

像我们这代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终身只养育了一个子女。

你们的软弱,被他们紧紧地攥在手里。

大多数的老年人,家中都是独生子女。正因为是独生子女,他们就有忧无恐。

你老人的钱,就是我的钱。早花,晚花不是一样的花吗?你老了,不就指望我赡养你吗?这就是你的软肋。紧紧攥住你的软勒。不敲你的钉锤,敲谁呢?

老人呐,又怕失去了儿女。为了维护儿女之情,为了自己卧床不起的时候,能有人在旁边尽孝。所以呢,就做预先的投资。总认为钱财身外之物。散钱财求和气得平安。既为了现在,又为了将来。

三,养儿育女。扶持儿孙,勤俭持家。没有白吃饭的老人。

这些老人呐,过的不是怎么顺心。事物是两头尖,中间是大头。这样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为数不少。上街举目。遍地都是。在幼儿园门口。

在小学校的门口。都有七老八十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接送孙子,孙女。站十分钟都吃力,走路脚擦地面迈着蹒跚的步伐。脚下不是那么有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只要还有一口气。身体还能动。

真正地实践着“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誓言,人生犹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人吃着一口饭。就得做事。做事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事。

人不能白吃一口饭。很多老人,没有白吃饭。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取活命所必须的一口饭。

世上这样的老人太多太多!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四,养儿防老的观念。

网络上有一个视频说,′你养我们小,我们养你老"。

现实生活中这样典型优秀的例子有没有?自然有。

不孝儿,有没有?有!世间有天堂。有佛有菩萨。有地狱,有魔鬼,有妖怪。好人,有坏人。世间百态,什么都有。这才是一个社会。才正常。

在养儿育女,尊老爱幼。社会现状。“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社会气氛早日形成。早日到来。

可现在的第三代,不像我们那个代人。学习能力比我们强一点。吃苦耐劳精神,独立精神。生活的自理能力。主动性比我们差。

大孙十一二岁,连收个碗,洗个碗都不会做。扫个地,拖个地板。擦个桌子。不想弄,还是不会弄?

咱们也没有“底细"。用叫他们那点时间和精力。不如自己带劳。

老的总为小的当心。总认为小的不听话,不好管理。怎么样才叫听话?怎么样才叫服从管理?咱们确实也摸不透。反正一句话,咱们说的在小的面前啥也不是。在他们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咱们也不想过多的管事。自己干就是了。

儿孙们丢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手上。儿子,儿子,媳妇,你女儿们,一年到头,不和儿女们见一面。

不要说从金钱和物资上帮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连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都没有。

真不知道啊,儿女们整天在忙些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咱们呢,也不敢问。

啥事呢?由他们自己去。他们想咋弄就咋弄。天大地大,儿女们孙女她们最大。

他们才是咱们真正的爷爷奶奶的。儿女对他们有多少感情?他们的晚年是不是指望儿女赡养他们?

现在的问题,将来的事情。咱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设计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咱们也只能指望现在喽。“现打斑鸠,现拔毛"。做点“吹糠,见米的事"。把目前的事打理好。就很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和时间,管将来的事。管儿女,孙子辈的事。

五,求真务实,把握当下。

管好自己,这一百多斤肉。就已经很不错的了。像昨晚上,11:30开始,一直不舒服。血压一下高,一下低。血压不稳定。心率一下快,一下慢。不平稳。一睡下,又爬起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了凌晨5:40后才迷迷糊糊地入睡的几分钟。又挨到了早晨的6:40。又打算起床吃药。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一天到晚,很多时候是在病痛折磨中度过。或者是说煎熬的日子。什么时候难受,什么时候疼痛。是没有规律的。也没有什么预兆。病痛来了,难受了才知道。

人呢?都在煎熬的过日子。受病痛的煎熬。受经济贫困的煎熬。有时候儿女们折磨的煎熬。如受再找老伴带来的煎熬。

人都在煎熬中度过。受生活的历练。经历过种种的历练。才能到达人生的终点。

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展开下一轮的生活。这就是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反反复复,轮回不止。

老人在家里的表现(老人在家中的地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