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它变为现实。
——巴尔扎克
01 电影的背景1776年7月4号,美国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开首这句话至今仍然直击肺腑: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意思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按字面意思,你可能理解为:不管是什么人种,祖先是什么身份,都享有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权利。
但其实,它只是美国十三个州用来抵抗英国殖民者的说辞而已。宣言的草案的确反对奴隶制,但最终却因为利益关系,删除了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相关限制。
因为种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85年后,工商业发达的北方和以种植业为生的南方产生了冲突,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我们初中都学过,林肯在1862年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北方获胜,全国统一。
按理说,奴隶制度已瓦解,黑人白人应该平等了吧,可现实没那么简单。
黑人的身份枷锁虽然打开了,但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奴隶制规定黑人奴隶无报酬,无人身自由),未受过正式教育,根本无法自由生存,他们仍然需要白人雇佣。更何况,国家又用“Jim Crow laws”(吉姆·克劳法)等多种法律将黑人牢牢地隔离开来。
黑夜或许可以覆盖人的双眼,但不能阻止双腿前进的步伐。
到了1955年,美国又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黑人采用抵制、游行的方式,抗议国家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
对于这项运动,大多国人只知道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对黑人遭受的歧视一无所知,但好在网络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绿皮书》来增进了解。
《绿皮书》是目前最好的一部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不仅有96.5万豆瓣用户打出了8.9分,还获得了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非常值得一看。
02 黑人种族歧视是怎么来的?《绿皮书》讲的是,钢琴家唐·雪利要去南方做巡回演出,因南方对黑人的歧视极其严重,他雇佣了白人托尼作为司机兼保镖,揣着一本薄薄的绿皮书,两个人就踏上了征途。
故事发生时间是1950年。那时,种族隔离制度还没废除,种族歧视现象比今天严重很多,大多酒店都不允许黑人进入,绿皮书记录的就是黑人可以进入的酒店,数量少的可怜。不少人疑问的是,美国的黑人种族歧视是怎么来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简单了解下历史。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主要有北美土著、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以下人口数据的统计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
1.北美土著,占1.2%,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误以为自己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Indian,印第安人,其中包括不少经由白令海峡过去的亚洲人。
《世界地图》,成都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三版
2.来自欧洲的白人,占62%,在17世纪初,意大利人Americ Vespvck发现哥伦布所看到的那片土地不是印度,而是一个新世界,世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America,美洲,并分为南北两部分。之后,欧洲的白人开始大量迁移,开启了世界第3次人口迁移的浪潮。他们屠杀北美土著,妄图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3.来自非洲的黑人,占13%,欧洲白人迁移之后,美洲的种植业和矿业日益发达,需要大量人力,再加上非洲(约南纬35°~北纬35°)的气温跟美洲大部(约南纬30°~北纬60°)很接近,于是欧洲商人开始贩卖非洲人口,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短缺。
补充一点,17世纪在非洲贩卖人口是需要许可证的,否则船只不允许航行,所以商人贩卖人口并不违法。那为什么非洲政府会同意呢?因为非洲不仅贫穷,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极高,通过卖出人口,可以换得欧洲的货物。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黑人和白人的身份在300多年前就已经判若云泥,白人是高高在上的奴隶主,而黑人是低贱卑微、可以当成商品随意出售的奴隶。
社会心理学认为,歧视是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缺点、能力、出身上的不平等对待,而产生歧视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方的身份比自己低下。
这里的身份,不应该理解为CEO、财务总监这样的公司职位,而应该是种族和血统。
因为种族优势的居高临下,白人一直防备着黑人,哪怕是社会地位下等的白人也一样。
在电影中,托尼是家中的顶梁柱,房子是租的,他还做着社会底层工作——夜总会保安,但他的家人也歧视黑人。比如在妻子请了两个黑人做家庭维修时,家族的5个男人就在一旁保护她,托尼还把黑人比喻为茄子。
更严重的,高学历、家境优越的黑人也会受到歧视。
比如,托尼的妻子本是温婉贤良,但在得知丈夫即将为黑人服务时,她还是有顾忌。而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的钢琴家雪利,受邀在南方巡演时,仍然被东道主拒绝使用室内卫生间,还被挡在餐厅门口。
在白人眼中,黑人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他们随时绷紧了心中的弦,防止它伤到自己。
可黑人真的可怕又没素质吗?对世界历史深入了解过的人都知道,African Americans(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发展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种植业和矿业中大部分的工人都是黑人,钢铁行业中的黑人占了1/3,汽车行业是1/2,黑人也积极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体育界中黑人球星例如乔丹、科比,娱乐界如摩根·弗里曼、丹泽尔·华盛顿、塞缪尔·杰克逊,而电影中的钢琴家Mahershala Ali本人,更是两次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可以说,美国如今的繁荣,与黑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而被社会尊崇的富人却大部分都是白人。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揭露的:一个阶级的奢侈,全靠另一个阶级的贫苦来维持。
03 为什么明知南方很危险,雪利还要做钢琴巡演?相比南方对黑人的歧视,北方就温和得多,雪利曾在白宫表演过两次,获得了很多上层人士的认可,比如当他因误会被关进警察局的时候,时任司法部长的博比·肯尼迪就亲自打电话让警察局放人。
雪利明明在北方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过上安稳舒适、风光体面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南方巡演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社会认同理论,它指出了人们通过社会群体的认同,来提高自尊的一般步骤:类化、认同、比较。
类化指的是,把自己归为某一个群体,比如北京市民。
认同指的是,认为自己拥有这个群体的普遍特征,比如拥有北京户口、在北京有套房子。
比较指的是,将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它群体进行条件优劣和社会地位高低的比较,比如,北京市民比重庆市民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北京人比重庆人收入更高等等。
在社会认同理论中,如果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所属的群体有着明显的劣势,比如贫穷落后、失业率高出两倍,就会产生社会认同威胁。
电影中,雪利凭借着高学历、天才钢琴家身份,获得了北方精英群体的社会认同,他没什么烦恼,但南方的黑人奴隶们,却因为没有个人财产、没受过教育,被白人歧视而感到疏离和自卑,进而产生了社会认同威胁。
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社会认同威胁会导致三种结果,分别是脱离之前的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和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
脱离群体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盖茨比,他厌恶自己贫民窟孩子的身份,于是很小就离开了家乡,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们,选择了默默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虽然他们对种族隔离制度也很不满,但并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
而雪利拥有这样的能力。他去南方可以不做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而是以钢琴家的身份和白人平等交往。
所以雪利去南方做巡回表演,并不是为了获得报酬、名誉,更不是为了游玩,他是为了帮助南方的黑人。他想通过自己的出色表演,让南方的白人提升对黑人的好感,哪怕只是一点点。
通过这部电影,其实我们可以看出,雪利做这一切的作用非常小,远远没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的效果好,但演讲、起义这种大工程雪利也不擅长,他出身良好,是一名艺术家,巡回表演是他能想到的最大贡献了。
13年后,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把民权运动推向了高潮。
在随后的两年里,国会通过了《公民权利法案》和《选举权利法》,以立法的形式解除了黑人在选举与被选举权的限制,以及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歧视与隔离制度。
正是马丁·路德·金这样的慷慨就义,加上无数个雪利的点滴付出,才撼动了这个笨重的国度,使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04 男主男配的角色反差,是想说明什么?这部电影除了主题深刻之外,男主男配的角色设置也是一大亮点。
通常我们会以为,白人出身高贵、名校毕业、优雅绅士,而黑人则是文化程度低、不拘小节、粗俗。但导演偏偏反其道而行。
白人托尼没受过多少教育,赚的收入只够养家糊口,写的情书也是流水账,没有文采,喜欢贪小便宜,遇到事情很急躁,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
而黑人雪利不仅高学历高收入,举手投足间也透着自信和优雅,他待人彬彬有礼,即使被误会、侮辱,也会快速冷静下来,绝不会暴跳如雷。
这样的角色设定,就是为了打破屏幕前的观众对黑人和白人的刻板印象。人不应该依赖一个表面的身份,就轻易地下结论,这太仓促,且往往与事实不符。
抛开这部电影,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拿这次新冠疫情来说:
90后一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90年出生的武科大付文杰却卖掉了一套房子和两辆车,捐款300万购买物资,并在运送物资的途中不幸感染;
一直被认为民风彪悍、爱占便宜的河南人,为武汉捐款人民币约7亿,捐赠物资约3亿;
打着治病救人旗号的武汉红十字会,却在物资分发和员工管理上出现了很大的失误,严重影响了疫情的救助;
……
坏人的脸上不会写着坏字,他可能会笑脸迎人,而口口相传的好人,也可能是伪君子,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比标签更重要的是本质,比群体更关键的是你身边的那个个体。
05 希望的曙光在两个月的近距离接触之后,雪利和托尼都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包容,雪利打开了心结,他主动去托尼家一起过圣诞节,而托尼在听到亲人嘲笑、贬低雪利时,也心甘情愿地维护他。他们成了朋友。
这是不是意味着,黑人和白人最终会和平相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将会消失呢?
当然,导演并没有奢望通过一部电影,就让所有白人改变对黑人的看法,也不奢望通过一个故事就让美国实现真正的种族平等,他能做的,只是让雪利和托尼成为好友而已。
“但白人和黑人,不就是由无数个托尼和雪利组成的吗?既然他俩可以和谐相处,其他人为什么不可以?如果更多的托尼和雪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那国家离种族平等就指日可待了。”
Peter Farrelly正是利用了电影受众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特点,让无数的目标受众快速领悟到他心中的夙愿。有了想法,然后才有行动。
他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双腿重叠,轻轻地摇了摇手里的一杯红酒,抿了一小口。雨已经停了,天快亮了,他看见了未来希望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心理科学进展,2007.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