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发展的思考(要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1)

众所周知,南京公交近期对公交线网做了不少的优化调整,部分线路行车间隔也做了调整。目的是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缓解公交企业成本压力,更好的方便市民公交出行。

这样以来,有市民觉得公交车发车不像以往那样密集了,确实如此,以往的密集发车(流水发车),市民乘车是方便了,只是这种方便是公交企业加大成本支出换来的,一时可以,一直不现实。以往,不管人多人少,公交始终按时发车,空跑现象随处可见。公交的属性是企业,不敢说以盈利为目的,起码亏损要控制住,以往粗狂豪放发车方式社会效益杠杠的,却丢掉赖以生存的经济效益。

结果,公交持续亏损,职工多年没涨过工资。

其实,公交发车频率密集并不科学,一些线路在高峰期间的流水发车更是弊病多多。其实,就算在客流量大的线路,间隔控制在5—20分钟都是合理的。现在全世界都处理大数据时代,公交公司利用大数据进行了客流调研,所以说,目前一些客流大的线路高峰5分钟,平峰10分钟,如此运营间隔比较妥当。

虽然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共同进行,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两者之间甚至是矛盾体,很难在其中找到平衡点。如果真的要从社会层面讲,社会效益更为重要,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感。但是,有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那么经济效益就不要了吗?没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做支撑,公交靠什么发展?靠喊口号是万万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