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曾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叫“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对此给出自己的解释:“某种对大自然的渴望,或对自然界的无知,皆因缺乏时间到户外特别是乡野田园所致”。当然现实生活中,这种“自然缺失症”已经从儿童扩展到了成人,自然教育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

从种子到植株,从毛毛虫到蝴蝶,从千变万化的天气到山川大河,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探索主题。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释放潜在能量,体会生命的伟大,培养热爱生活、独立自主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无论是自然教育从业者,还是带领孩子探索自然的家长,也可以蹲下来,与孩子的视线齐平,感受他们独特的观察方式,与自然重新建立连接。

《鲸之书》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1)

《鲸之书》;(意) 安德列·安东尼里(著),和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很久很久以前,第一种出现在地球上的鲸类是巴基鲸,他们不但像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拥有四肢,并且体型像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可以水陆两栖,是陆生哺乳动物与现代鲸类动物之间的过渡型,主要生活在浅海或大的湖泊岸边的陆地上,以捕食鱼类为生。后来在漫长的演化里,远古鲸类的后腿越来越细,直至消失,尾巴越来越发达,变成了适合游泳的尾鳍,而这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鲸鱼的样子。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2)

书中插画,鲸鱼的进化过程

《鲸之书》是一本鲸鱼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入门级科普书,讲述关于鲸鱼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多非虚构文本不同,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内容,仿佛一位年长的鲸鱼老学者在回答年轻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从鲸吃什么到它们的分类、到它们的水雾柱的大小,再到如何区分彼此、身体构造、漫长的进化史,一一介绍鲸的家族成员。另外,每一页都有复杂的、精美的鲸鱼或其他海洋生物的手绘插图,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加深对这些海洋巨型生物的理解。

《蓝色大海的奥秘》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3)

《蓝色大海的奥秘》, [意] 贾纽博托·阿基尼里、 [意] 茱莉亚·萨法罗尼林(著),赵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2月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海洋百科科普图书,对海洋生物充满兴趣的孩子们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从浅蓝的海面一直下潜,直至深蓝的海底,我们在海洋深处发现了什么?生活在不同水层中的海洋生物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之间又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徜徉在渐变的蓝色海水中,学到海洋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一种非凡的艺术魅力。

据说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2020年BBC海洋纪录片《海洋星球——我们的生命靠海洋,海洋的未来靠我们》。作者贾纽博托·阿基尼里是意大利昆虫学家和作家,热衷于城市生态学,致力于教育公众如何在我们的城市创造生态栖息地。因此,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北极熊、下潜在海洋里的人类,还可以看到留在海洋里的塑料垃圾。作者在这本书里描绘了生物间意想不到的联系,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强烈的提醒:当我们保护了蓝色的海洋,同时也就保护了绿草和蓝天,保护了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鸟的王国:欧洲雕版艺术中的鸟类图谱》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4)

《鸟的王国:欧洲雕版艺术中的鸟类图谱》,〔法〕布封 著,〔法〕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等 绘,郑炜翔 赵 彤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9月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被誉为“18世纪后半叶的博物学之父”,耗费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由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版绘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完成了1008幅精致的雕版手绘插图。这套18世纪的鸟类图鉴丛书,自1765年陆续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5)

书中手绘

1008幅手绘图描绘了1228只鸟、24只金龟子、23只蛾、61只蝶、1只变色龙、1只海王星苔虫、3只负子蟾、1只飞蜥、5只天牛、2只螳螂和4丛珊瑚。其中有些鸟类,如马岛蓝鸠、马斯卡林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塞内加尔长尾蜂虎、留尼汪红鹀、大海雀等早已绝迹;而像法国小鸨、阿波罗绢蝶、白鹈鹕等在有些地区也已经灭绝。因此,这些插图更显弥足珍贵。每一幅插画下面还配有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鸟类的有趣知识。

1777 年,法国政府在皇家花园里给布封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6)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副标题: 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黄卫 著/黄缨童 绘;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你知道“数九寒天”是什么意思吗?数九,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式,即是从冬至逢壬日(干支历)算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依次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共81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观云测天的国家之一,也是人类气象知识的重要发源地,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已有表达风、云、虹、雨、雪、雨夹雪等大气现象的文字记载。我国古代气象观测的科学和技术也一直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气象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考证并整合了中国古诗词、古书、科学文献等中关于中国古代气象的文字,从“琴弦测湿”到“挂炭天平”再到“鹿筋吸湿”,别有妙用的十二琯律、洛阳灵台、相风铜乌等各种观测及测量装置,生动展现了以中国数千年文明为基石的中国古代气象科技,让今天身处先进科技时代的我们,为古人认识天气的智慧和创造感到震撼。

《古诗带你去探秘》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7)

《古诗带你去探秘》,DOWEL东幻创作中心 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8)

书中插画

诗人白居易写下“春江春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赞叹江南春天的美景,但你知道其中“蓝”指的是一种植物吗?蓝草,也叫做蓝靛,过去人们在小暑前后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可作染料,中国著名的工艺品蓝印花布,最早就是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大概是绕不开的,它们是古人对当时生活以及自身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传统文学形式。“古诗带你去探秘”系列以极富美感的绘本形态,用全新的视角解读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同时以古诗为原点,辐射联想到自然科学、人文地理、传统文化、生活常识、科学小实验等知识,让孩子们以愉悦轻松的方式探索自然科学。通过古诗,我们可以巡游祖国的美好山川,了解四季的风物、多彩有趣的传统民俗,感受古人对自然的理解。

《成都自然笔记》

带你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探秘奇妙自然世界)(9)

《成都自然笔记》沈尤 等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你知道“蓉城”的传奇来历吗?听过“从拐枣树街追溯拐枣的故事”吗?上过“悬钩子的语文课”吗?想了解是“谁薅了大熊猫的毛”吗?想感受一下“养一窝螳螂是什么体验”吗?

《成都自然笔记》是一本十分接地气又不失学术价值的自然笔记,它的作者非常多样化,既有动植物研究的专家学者,又有各种爱好协会的成员,甚至成都的很多中小学生也贡献了他们的力量。书中分为花、鸟、虫三大板块,用200多幅摄影照片和精美绘图直观呈现了成都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从不起眼的寻常花草和小动物,到国家保护动植物与近年来才偶然发现的外来物种,不一而足。比如花的部分,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虫的部分介绍了20种,包括灭绝物种与珍稀物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细腻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观察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那么,跟着作者的步调一起领略那些被忽略的自然光景吧,体会这个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