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吃薄壳,年年写薄壳,每回感受各不同,翻开微博从2010年起至今有图文记录吃薄壳的就多达35次,未记录的更是无数了,每年7~8月份是薄壳盛产期,个大,肉质鲜甜爽脆,菜市场里卖薄壳的摊位比卖菜的还要多,餐桌出现频率最高的贝类就它了,它承载着无数潮汕人对家乡味道的记忆。
薄壳又名海瓜子,因壳薄且脆而得名,学名为寻氏肌蛤,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常成片粘连在一起,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
薄壳常规做法是快手炒,三五分钟即可出一盘,大排档如备货不足,会因此流失不少吃客。
薄壳米尖米丸
如心急人的可以选用薄壳米来煮尖米丸、粿条、面条,味道较之前做的会逊色许多。
薄壳米酿黄瓜
薄壳米、肥瘦相间的肉末,水发的香菇切丁,胡椒粉少许、鱼露适量,将所有材料放入大容器中拌匀成馅料;老黄瓜去皮,切成两指宽的大段,用勺子在切面上挖取瓜囊做成小盅,将拌好的馅料分团放入黄瓜盅里,上锅蒸10分钟,另起锅,用生粉兑水、葱花、香芹、鱼露等勾芡淋上。
炒薄壳
百吃不厌,各家的配方因自己喜好的口感而定,我喜欢用蒜蓉、姜末、萝卜干、沙茶酱、普宁豆酱、味极鲜调成的酱放锅中慢火煸香,再放入薄壳爆炒,熄火前撒入金不换和辣椒再炒匀。
薄壳熟而不离壳,又不蔫缩,粒粒肉质丰盈饱满,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起的同时顺带捞一点汤汁,送到嘴边,上下唇微张开,轻吸一口气,舌尖轻添,贝肉连同汤汁到达口腔里,唇齿间运动起了,挡不住鲜味及金不换的芳香的诱惑,不停的重复夹起、轻吸、咀嚼动作,墙上的时钟指针转几圈全被忽略,边上的骨碟堆以满了空壳.....
鼎仔薄壳
所有配料放入锅底,爆香后放入薄壳,,上盖焖一小会。缺点是上下味道不均衡。
薄壳面猴汤
面猴,名字听起来往往会联想到孙猴王,至于由来说起来话长,等另外开篇了,面猴对于老一辈潮汕人再熟悉不过,但80后、90后这代人估计了解的不多了,面猴用现在的说法是纯手工面片。
锅里翻滚的丝瓜加入面猴,煮熟后放入薄壳烫开口,再调味,即可饱腹又能尝鲜。
薄壳羹
上汤做汤底,放入丝瓜、肉末,烧开后小火加热,勾芡后加入薄壳米,上桌时用鱼露、金不换、香芹调味。颜值不高,鲜味不缺。
金不换咸蛋黄焗菱角
外香里鲜,做法与焗南瓜类似,可以参考下我前些天写过的一篇咸蛋黄焗菱角。
薄壳春卷
潮汕的春卷是用绿豆瓣当馅的,加上香菇,豆芽,五香粉等料,春卷里加入薄壳米,也是潮汕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体现。外酥里咸鲜。
薄壳米炒饭
把薄壳米与米饭,包菜、胡萝卜、海米同炒,做便当是一个好选择。薄壳的新吃法不断推陈出新,欢迎继续关注,等等打赏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