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称呼本身就是大学问,在体制职场,称呼的学问门道更多。

贴切的称呼每一个人,是体制职场人上岸后的第一课。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

体制职场的称呼有三大类:

第一类:领导的称呼

(一)对单位正职领导的称呼

这个比较好处理,作为新人,中规中矩的称呼就是了

公式1:“姓氏 职务”

有一点需要提醒,有的单位,老员工或者副职可能会把一把手叫做“老大”、“老板”、“boss”,“扛把子”等等。——这些称谓,作为新人,千万别学。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2)

————————————————

(二)对单位副职领导的称呼

对单位副职的称呼,分为三种情况:

一把手和副职同时在场时,称呼副职时,有两种称谓最妥帖

(1)单位一把手和副职姓氏不同时,称呼副职的公式:

公式2:“姓 职务(免去副字)”

比如一把手姓张,副职姓陈,那可以先叫张处长、张科长,后叫陈处长,陈科长等等。

(2)单位一把手和副职姓氏相同时,称呼副职的公式:

公式3:“免去姓 职务”

比如一把手和副职都姓李,当他们同时在场时,你打招呼的正确方式应该是:

先恭敬的称呼:李处长好。然后转头向李姓的副职称呼:副处长好(直接免去姓氏)

(3)一把手不在场,只有副职在场时,称呼副职的公式:

公式4:“姓 职务(免去副字)”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3)

————————————————

(三)对单位非领导职务的高级别人员的称呼

比如一个单位是处级单位,一把手是处长,副职叫副处长,没错。

但是,还有一类人,级别是一级调研员(正处),但并不是领导班子成员。这种情况你既不能把他叫“处长”,也不能叫“副处长”,更不能直呼其名,还不能叫“某某调研员”。

只有一种称谓最合适:领导

管他是哪个级别的调研员,总归是比你新毛头高好多个级别就是了。叫其他的都可能不贴切,得罪人,直接叫“领导”最合适。

“领导”二字很笼统,没有具体的职务指代,但却隐含了有职务的尊贵。这是让那些没有当实质领导的高级别人员听起来最舒服的称谓。

称呼单位非领导职务的高级别人员正确称谓公式为:

公式5:(1)领导(2)姓氏 领导,比如调研员姓胡,可以叫胡领导。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4)

————————————————————

(四)对上级下派到单位的领导或挂职领导的称呼

下派和挂职的干部一般都是单位的副职。所以,正确称谓公式参照第(二)条执行。

当然有些下派的干部或者挂职干部并没有任实际职务,只负责一些业务指导方面的工作,此时称呼职务让别人尴尬,可以执行第二个公式:

公式6:姓氏 专家,姓氏 指导

比如,下派的技术人员姓顾,你可以叫“顾专家”,“顾指导”。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5)

(五)部门直接领导的称呼

新人面对的第一个领导,往往是自己部门科室的领导。

部门科室的领导都是中层干部,相对而言比较随意一点,没有面对高层领导那样的拘谨。

但是,作为新人,即便是你的部门顶头上司让你把他(她)叫姐,叫哥,你也别太当真。

体制内,其实非常在乎职务称谓,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必须把级别观念通过职务称谓彰显出来。

如果你一个新人,你的部门主任让你叫哥,你就真的叫哥,那是傻B。

正确的称谓:如果你的部门是科室称谓公式:

公式7:“姓氏 科长”或者“姓氏 主任”。

小心驶得万年船,中规中矩在体制内是很重要的能力。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6)

————————————————————

第二类:同事的称呼

体制内,同级别的同事间,也不能乱叫,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一)同龄同事的称呼

年轻的女同事,不要叫“美女”。

年轻的男同事,不要叫“帅哥”。

体制职场,又不是发廊,帅哥,美女的叫,庸俗不堪。

也不要去套啥近乎,叫“学姐,学长”啥的。

体制职场,乱套近乎遭人嫉,遭人诟。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7)

同龄同事的正确称呼公式:

(1)称呼女同事公式:姓氏 姐,如果你年龄更大,公式为:

公式8::免姓氏 妹子。比如,女同事比你大,姓郑,可以叫郑姐。女同事比你小,姓郑,可以直接叫“妹妹”“妹子”(免去姓氏)

(2)称呼男同事公式:姓氏 哥,如果你年龄更大,公式为:

公式9:免姓氏 免称谓 你好。

比如,男同事比你大,姓黄,可以叫黄哥,年龄比你小,就不能叫黄哥,也不能叫黄弟了,此时直接点头打招呼叫声你好就可以了。

禁忌:体制职场的同龄同事,忌讳直呼其名。

作为新人,遇到比你小的职场同事,也忌讳叫别人“小 姓氏”。比如你是新人,你的男同事比你小,姓唐,你就不能叫他“小唐”。也不能叫他“唐弟弟”或“唐弟”,这种情况,作为新人,可以直接免去一切称谓和姓氏表述,直接以“你好”打个招呼就行,平时见面点个头就行。等到俗套之后,如果关系合得来,就可以叫小弟,兄弟等称谓了。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8)

————————————————————————

(二)年长同事的称呼

年长同事,是指与你的年龄级差在20岁以上的同事。

很多职场新人会认为,这种年龄相差比较大的老同事,你如果贸然以“姓氏 哥”或者“姓氏 姐”的方式去叫,也许不是很合适。

其实新人们想错了。

任何职场人,都不喜欢新人把他们叫“叔叔”“阿姨”啥的。

除非是实在亲戚,否则,体制职场一律禁忌称呼“叔叔”“伯伯”“阿姨”“嬢嬢”之类。

体制职场对年长同事的称呼公式:

公式10:姓氏 哥,姓氏 姐。比如年长同事比你大20岁,你依然可以称谓张哥,刘姐。

公式11:姓氏 岗位称谓。比如年龄较大的同事,他的岗位是文案档案岗位,你可以叫张秘,王秘。他的岗位是收发,或者后勤类岗位,你可以叫张行政,王行政。他的岗位是守电话的,你可以叫张机要,王机要等等。

总归,这种岗位称谓你自己得找个和他工作相关的,听起来又不是太低级的,让人听着舒服,有面子才行。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9)

————————————————————————

第三类:职场老人的称呼

(一)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职场老人的称呼

职场新老更替很正常。但被迫退下来的老人其实并不希望人们遗忘他。

1、到了年龄按要求退下来的。

这种属于正常离任,估计也快到退休的点儿了。

对这种老领导,他原来是啥职务,你就按照原来叫就行了。

公式12:姓氏 原职务

2、犯了错误被撸下来的。

这种是非正常离任,原来的岗位职务是心头的一根刺。这种情况,就不要再去叫原来的职务了

这种犯错误后被撸的老人,已接近退休,心灰意冷,自信心已严重受挫,肯定比较避世了。

你作为新人,没必要较真给这类老人打招呼,也许他并不希望你和他打招呼。

所以,此类情况的称谓公式

公式13:(免姓氏) (免职务职级称谓) 您好

遇到这种老人之后,点个头,微笑一下,道一句:您好,就算是打招呼了。

只有这样,对你来说,才自然,对他来说,才自在。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0)

(二)曾经有技术职称的职场老人

有技术职务或者职称的职场老人,最喜欢同事认可他的专业能力。

所以,这类有技术职务或者技术标签加身的职场老人,是最好称谓的。

公式14:(1)姓氏 技术职务名称(2)姓氏 曾经获得的头衔(3)姓氏 专家

比如:李工程师,王专家,杜劳模等等。

你叫着顺口,老人听着也舒服,会在心里赞赏你懂事儿,有眼力见。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1)

—————————————————————

特别嘱咐,在体制职场,有几种称谓别乱用:

第一,“老师”二字别乱用

老师这个称谓,在体制职场,慎用。

(1)在体制内人,有职务的人,最不喜欢听老师这个叫法。因为,你叫那些普通职员也叫老师,把有职务的也叫老师,虽然看起来是个尊称,但是,你让领导感觉自己一点面子都没有,完全没有和其他人拉开身份地位的差距。

(2)体制内的“老师”是特有所指的,因为体制内有一种攀附就叫“师徒攀附”。在体制内称老师的时候,要么是觥筹交错的应酬场合,为了配合表演而称呼某某为老师,以表示一种敬重之情,是交际场合互捧时的尊称。要么是私下里,下属与上司勾兑的时候,称呼领导为“老师”,以示攀附,以示投靠,以套近乎,拉亲近感,表忠心。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2)

——————————————————————

第二,老王,老李等等加了“老”字头的称谓别乱用。

(1)比如你科室有老同志,你听其他人都叫他“老刘”,作为体制新人,你千万别和大家叫“老刘”,新人,必须对单位任何一个同事保持敬意,随意称谓,一定得罪人。

(2)有时候,一个30岁的年轻领导也很可能把一个35岁并不“老”的王姓下属叫老王。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个45岁的中年领导,把一个35岁的王姓下属称为“老王”。

人家是领导,想怎么叫,就怎么叫。被叫的人即便心里不爽,也没办法,只得忍着。而新人要是贸然在同事姓氏前加个“老”字来称呼,对方心里一定不痛快,虽然嘴上不会明说什么,但会直接把你的印象分拉到负数区间。

————————————————————————

第三,“亲们”“小伙伴们”等网络称谓别乱用

在体制职场,当然也有私下称谓“亲们”“小伙伴们”的,比如在年轻人比较多的科室,容易用到这些网络称谓。

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常常把自己的小圈子建一个小群。建群的人一般是“大姐大”或者是小团队的“意见领袖”,也许是有一定实力的人,或者是部门的中层干部。总之,在主动建群拉群的人,都是单位里比较说得上话的人。这些人建起自己的小群之后,有事儿群里招呼,经常来一个“@所有人:亲们,小伙伴儿们,中午休息约逛街啦”等等。

如果你是新人,你也被部门的中层拉进了这些小群,你可千万别犯二,自己在群里发一个:“@所有人:亲们,小伙伴儿们......”那个意思,一下就变味了,于是,你在这个圈子里,立马被每个人在心里喷一遍!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3)

本文由头条号“职上职下”原创,已申请原创保护,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剽窃,发现必究!

公务员岗位职场知识(新上岸公务员第一课)(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