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助手:详细点说:一分钱一分货: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汽车是高度自动化生产出来的,人工组装的成本相对稳定,区别就在材料和工艺上。拿最简单的零部件来说,内饰板选择塑料、镀铬塑料、金属、碳纤维、珍贵木材等,成本就能差几十倍;座椅用织物、仿皮、真皮、Nappa皮、Alcantara等,成本也是几十倍差别;四条劣质轮胎一共也就几百块,而高性能轮胎一条至少几千块。汽车几万个零部件,点滴差异最终汇集成巨大差异。

20多万的车和40万的车区别在哪(二十万的轿车跟四十万的轿车究竟差别在哪里)(1)

因此哪怕是共享技术平台,哪怕是共线生产,在精细管理的生产线上,依旧可以用不同的质量标准、细节用料和配置堆砌,可以产生足够高的差距,进而影响到价格。

有些人说某车就是更贵的某车换壳,价格却只要一半,快去买吧,那么你先问他买没买。

为技术而买单:不做表面文章

同样是车的大灯,有的只能勉强照亮前路,有的却能远射700米,还有能够投射文字图案和画面的;

同样是车身焊接,有的是人工点焊,有的是机器人激光焊接,还有用结构胶直接粘的;

同样是悬架减震系统,有的是扭力梁悬架、有的是电磁阻尼可调悬架,有的甚至是空气悬架。

20多万的车和40万的车区别在哪(二十万的轿车跟四十万的轿车究竟差别在哪里)(2)

所以不仅仅是堆料的问题,更是因为40万的车由于成本空间和利润空间都更大,厂家更愿意在40万的车上堆更复杂的技术来彰显差异。

比如,同样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加一样的汽油,20万的车大部分150~200马力,而40万的车就敢上到300~400马力,排量看着一样,但发动机腹内强化指标完全不一样;

再者,20万的车可能努努力上独立后悬就已经挺用心了,但40万的车可能入门就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甚至可能还要四轮空气悬挂了。

20多万的车和40万的车区别在哪(二十万的轿车跟四十万的轿车究竟差别在哪里)(3)

看似简单的某一项配置,背后蕴藏的技术投入是无形的,但可能在消费者买车过程中,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它只能在日常的用车体验中发挥作用,对于不懂它的人来说,这些技术一文不值,对于懂它的人来说,这些技术每一个都是加分项,都值得买单。

但要说最厉害的,要数同时具备了标配水转印碳纤维 七活塞刹车 马克莱文森排气 刷了10阶动力,秒天秒地秒空气的……

品牌溢价买单:周瑜打黄盖

“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一人一机”、“实力,为情怀落地”、“人车合一、贴地飞行”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故事短句,明星代言等,品牌故事就真的就是为了给你讲个故事听吗?

20多万的车和40万的车区别在哪(二十万的轿车跟四十万的轿车究竟差别在哪里)(4)

比如20万到40万区间,MINI有BMW的技术背书,也有英伦小车的俏皮质感,“卡丁车驾驶感”这样的小车,如果单纯从使用价值来看,它可能不符合20万的定义,但是却有大量俊男靓女愿意为之买单,愿意多花溢价去购买使用价值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心理认同。

还有主机厂各大赛事上巨额的投入,一方面是为了积累并验证新技术,另外一方面就是增加品牌曝光度,营造品牌光环,吸引有特定情怀和情结的消费者。

20多万的车和40万的车区别在哪(二十万的轿车跟四十万的轿车究竟差别在哪里)(5)

这些无一例外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则会品牌溢价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购车车价里,而消费者自然也会带来心理层面上的满足感,换句话说就是认同、值就完了。

比如保时捷的钥匙门设计在方向盘左侧,就是为了向自己的“勒芒24h”辉煌史致敬;法拉利、帕加尼等超级跑车的车型名称、车漆颜色等,都会带上历史经典赛道、历史著名车手名字等等,越是有故事可挖的名字,消费者越是喜欢。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消费者选择购买一辆新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的理性需求,更多是感性需求 理性需求。那么感性需求需要更多无形因素去满足,比如奢华与尊崇、速度与激情、个性化标签等,也正是这样,汽车才会历经百余年进化之后,有如此长久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