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1)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2)

“我们的印章怎么比别人的小一圈?这个要改!”

“不能改!上面有规定,不能轻易更改印章!”

这段印章引发的争论发生在黄石市西塞山区总工会。昨日,西塞山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黄成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工会改革的往事。

那是2016年清明节前后,黄成到区总工会报到不久,在一份文件上看到,西塞山区总工会印章比旁边的印章要小一圈,只有3.9公分,就与副主席发生了上面的“争论”。最终,副主席没拗过较真的黄成,区总工会打破“条框”,重新刻制并启用一枚直径4.2公分的新印章。

黄成说,这看似有点“吹毛求疵”,可它彰显的是工会组织的严肃与规范。

而这,只是西塞山区总工会改革的一个缩影。

(一)

2016年以前,区总工会的现状是:一个常务副主席和一个副主席带着十五个协理员,大家混杂在一起,没有分工,吃的是“大锅饭”;另外,无论是工作了八九年还是一两年的协理员,业务都不熟,能做事的就那么两三个人。

这种没什么效能的运行方式得改。区总工会开始建立“一办两组”(办公室、企业组、区域组),负责人由协理员担任,让协理员来管理协理员。为消除“管理团队”的顾虑,黄成表示:“在工作中探索和创新,做错了,算我的;做对了,算你们的。”

这一措施落实了,可协理员的素质得提升啊!于是,区总工会对协理员有了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业务,三分之一的时间去跑基层,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日常事务。两年后,已经成长为区域组组长的许君感叹道:“以前是按部就班叫我干嘛就干嘛,现在我会主动思考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这些举措,区总工会“三能”(能说能写能做事)协理员越来越多。

人的问题解决了,组织机构的问题又来了。在区四大家领导班子换届时,黄成发现:区总工会竟然长达十年没有换届。“三委”(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早已“人去楼空”,无法依法履职。如果一级地方工会连自己都不规范,又如何带领其他基层工会推动工会事业发展呢?

报请区委同意,区总工会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工会改革方案,按照增三性、去四化的要求,开始进行“自我革命”。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3)

2017年7月6日,召开西塞山区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三委”,专兼挂和省总减上补下的编制悉数到位。首次设立的常委会11名委员,其中5名来自镇、街总工会,1名来自非公企业,1名为西塞工匠。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4)

“我没想到自己会被选为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还分管企业工会这块工作。”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春莲有些惊喜,更感到一份责任在肩。

新的工会运行机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作为“老大难”问题的工会经费征缴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在西塞山区,依法缴纳工会经费的单位凤毛鳞角,25家规模以上企业没有一家。为此,区总工会召集这些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使各企业工会主席对工会经费有了新认识,此后开始主动上缴工会经费。

(二)

“印章”事件后,黄成又发现一个现实问题:区总工会所有的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着上级文件转,被动做事,缺乏主动性,更别说自己的特色了。经过一段时间反思和自省,黄成决定走出一条新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会工作。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5)

2016年5月1日前,区总工会向全区广大职工发出了一封“家书”。“家书”篇幅不长,但情真意切,主要是向职工征集对区总工会工作的建议。大家普遍反映,近年来工会活动开展少了,职工的心都有点散了。根据这些意见,6月24日,区总工会组织开展首届“西塞工匠”杯职工软式排球联赛,吸引了辖区40支队伍320名职工参加,半月有余的赛事历时之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创下了西塞山区职工体育运动之最。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6)

“我们这儿未婚女职工多,你们能帮我们联系一家男职工多的单位联谊吗?”到一家医疗机构衔接工作时,协理员张航碰到这样一个问题。2017年3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约西塞·点亮心光”相亲会上演了:有来自黄石及外地的289人网上报名,经区婚姻服务中心审核,252名“纯单身男女”走上“舞台”,现场6对牵手。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7)

2017年11月1日,区总工会通过微信平台开展“读十九大报告、做新时代西塞人”你我视频秀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31日,全城参与者达3万多人,掀起了学思践悟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8)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9)

满足职工的需求,更应该关注困难职工。区总工会除每年慰问困难职工数据库内职工外,还拿出一部分经费对达不到标准但生活确实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一次到某企业送温暖,一名受助女职工很感动,可当企业工作人员拿出手机对着她拍照时,她的神情马上变了。黄成察觉后,在离开时对拍照的人说:“请把刚才的照片删掉!以后无论是送温暖还是金秋助学,都不要拍照了,我们得学会尊重人。”从此,这就成了区总工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三)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10)

“西塞工匠”的精神是:工益求精,百炼成匠。会一门手艺即是“工”,通过自己刻苦钻研可以达到“精”;但是要想成为“匠”,则必须在各种环境中打磨,一番锤炼方成“匠”。区总工会就是用这种精神来打造“西塞工匠”这一“西塞精神”的靓丽名片。

黄石十四届十六次会议(一枚印章引发的改革)(11)

2017年6月16日,由工会、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培养工匠的方式——“西塞工匠 理工博士”创新工作室诞生。

“西塞工匠”品牌效应初显,“工匠外交”含苞绽放:先后有新疆阿拉山口市、西藏曲松县、襄阳宜城市、东贝集团等工会组织前来交流,“西塞工匠”成为友好使者。

职工上了网,工会网上见。2018年3月20日,全国首家工匠平台“西塞工匠 ”应运而生,区总工会由此迈入“互联网 工会”时代。截至目前,8730人实现网上入会,约占辖区3.3万职工的26.5%。2018年5月18日,西塞山区首届“荣誉职工”评选,从申报、审批到公布和宣传,全面在“西塞工匠 ”上完成,开启网上服务职工新征程。(黄石日报 记者王鹏 通讯员刘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