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为遏止病毒的汹涌传播,全市实施了严格的静态管理措施。昔日车水马龙、喧闹熙攘的城市瞬间“静”了下来,人们被迫回到家中静待着生产生活秩序再次恢复正常。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此时却主动请缨,承担起“城市光明守护者”的责任。他们是“战疫轻骑兵”,闻令即动,火速奔赴到防疫工程第一线;他们是“社区电保姆”,有求必应,及时出现在居民区停电抢修现场;他们是“城市逆行者”,远离家人,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明灯”共产党员服务队。

年轻战士守护家园(城市光明守护者)(1)

图说:共产党员服务队成员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志愿工作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护航!夫妻共同谱写大爱篇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关键时刻,要积极站出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这是一对夫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集团办公室主任丁军的爱人是一名医生,早在3月初就应召前往一线,投入到连续紧张忙碌的核酸检测工作中。身为值守人员后勤保供的大总管,丁军在浦西封控前夕将快要中考的大女儿和刚进幼儿园的小儿子托付给父母,义无反顾地赶往集团本部驻地。随后,他连续奋战在抗疫保供一线,再也没有回过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证封控期间集团服务单位和4个基地的正常运转,他与集团其他后勤值守保障人员每天需要协调安排供餐3600份,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怎么组织货源与运输,有什么应急预案,一个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演练。“总得让在一线打仗的人填饱肚子,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尽管有时候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来指挥协调,面对压力,他却始终显得沉着冷静。

  然而,随着疫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封控延长了,许多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比如,值守人员日常用药逐渐消耗殆尽,施工现场人员需紧急运送供水等物资。一个个命令、一次次加急,他都急在心里、记在本上,多方协调联系,拿出了他昔日“上海男排拼命三郎”的狠劲,克服重重困难,安全高效满足了临时配药、紧急配送等一线需求。

  这还仅仅是他两周工作中的几段小插曲,他每天面临各色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着力维持着后勤保障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

年轻战士守护家园(城市光明守护者)(2)

  图说:防疫隔离点项目送电前开展高压箱式变压器电气试验

  “我们仅仅是万千战疫大军中的一员,守好‘大家’,才能保护我们的‘小家’,才能早日见到我们的父母儿女”。夫妻各自奋战在忙碌的抗疫第一线,只能通过视频匆匆见上一面,相互加油鼓劲。谈及爱人,他的语气透露出一丝担忧,但又充满自豪。“爱人的工作比我更辛苦、更危险,我不能喊苦喊累啊。”这应该就是“战役夫妻”的心灵默契,“并肩作战”的浪漫情怀。

  以丁军夫妇为代表的战疫夫妻集团里还有许多,虽然暂时他们有家不能回,但他们心中都有着同一个愿望,希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座城市尽早“痊愈”,让千万个家庭不被疫情困扰,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坚守!48小时为防疫工程输送光明

  4月5日下午,值守的项目经理、党员王振栋接到紧急通知:某仓库改建的大型综合性方舱隔离点要求48小时内投入使用,需要火线支援!原本需要30天以上的工作量,压缩到仅48小时内必须完成,这是对他的大考!

  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封控期间,车辆管理严格、手续复杂,进出沪受到限制,设备转运异常困难。他紧急勘探现场,多方联系,连夜调配专业吊车和平板拖车,联系各类设备供应商,仅仅24小时就将将设备及时运送至现场,完成了施工准备。

然而,在“最后一公里”却又遇到了麻烦。原来,敷设电缆的工井内积水严重,只能先将水排尽后才可以施工作业。此时距离接电时限仅有24小时,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污处理后,施工人员才开始实施线路敷设。可刚一开工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用户内部的电缆工井和管道口径狭小,管道还需要经过两个大转角。施工难度大增,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当第一根电缆才敷设了不到100米的时候,电缆管竟然不通了!

  此时已近午夜时分,距离方舱投入使用的最后时限越来越近。王振栋紧急请示调派20名在岗值守的抢修队员与先前的突击队员们投入突击会战。而疫情也为施工增加了困难。口罩影响沟通,交底基本靠吼,防护服也大大影响了行动的便捷。尽管春寒料峭,突击队员们却是个个汗流浃背,但这并无法阻挡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累极了也只是在车上打个盹儿。经过4个小时的合力奋战,终于在7日上午打通了 “梗阻”部位,首根电缆敷设完成!下午2点,方舱按时亮起了灯,可以投入使用!

年轻战士守护家园(城市光明守护者)(3)

  图说:奋战4小时为核酸检测实验室抢通临电

  任务结束后,防护服内是早已湿透的衣衫,略显狼藉的容颜却不能掩盖他完成任务的自豪。“接电时限是我们对用户的承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句承诺,就是48小时的连续奋战。

  短短一星期,王振栋团队已完成7项防疫应急接电工程,而他们只是集团几百名值守人员中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人同他一样奋战在应急抢修和防疫工程一线,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与全上海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员汇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人坚信,全城抗疫胜利的钟声必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响起!

年轻战士守护家园(城市光明守护者)(4)

  图说:为方舱隔离点用电工程敷设电缆

  报到!让“明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员,您好!感谢您在这紧要时刻挺身而出!”在和疫情赛跑的紧要关头,上海大力开展“双报到”活动,吹响“红色动员哨”。

  集团党建部主任陆瑾同志因封控正处于居家状态,看到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是集团党员亮明身份、发挥所长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他立即行动起来,远程指挥,通过各种渠道号召集团党员开展“双报到”。集团全体党员纷纷响应并在最短时间内悉数报到,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24人次,总计超过1600小时。党员同志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当好居民群众的“守门员”、“引导员”和“服务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集团党员张锦昌今年10月即将退休,有着37年党龄的他向小区党支部主动请缨要求去艰苦的岗位。4月1日起,张锦昌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门卫站岗服务六个钟头。除了检查核对通行证外,他还“兼职”帮忙收取网购物品。居委干部见他辛苦,好几次提出可以帮忙换个岗位,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是党员,我可以!”是他最质朴又坚定的回答。

年轻战士守护家园(城市光明守护者)(5)

  图说:为防疫项目配套用电工程敷设电缆

  在张锦昌的影响下,同在一个单位的女儿张诚,一个作为“明灯”共产党员服务队后备力量的90后员工,也主动加入到小区的志愿服务中,负责为小区内的楼道排摸、核实人员信息和核酸检测情况。“上了年纪的老党员仍然冲在志愿服务的一线,我怎么能落后呢,年轻人更应该贡献力量,责无旁贷。”张诚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力量。

  集团党员盛青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楼组里有三位95岁高龄的老人和一位独居老人,在防疫上需要特别关怀。盛青不仅向居委会反映了情况,更是主动承担起几户老人的帮扶工作。每天他都要关心老人们食物的存储量,帮他们网上买菜、申请检测码,还找来了轮椅接他们到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悉心的服务得到了老人及其家人们的交口称赞。

此时此刻,在空旷的城市街道上,寂静的居民楼下,灯火通明的指挥调度室里,人员进出的抢修基地中,许许多多的“明灯”忍受着孤独,默默地坚守着岗位,他们正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战疫”力量,助力全市打赢抗击疫情的攻坚战。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