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1)

这两年疫情的反复,让二手奢侈品迎来了一轮集中的爆发。

一方面叠加国际形势变化,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海外代购的路子几乎被完全切断,新奢价格的暴涨,让二手奢侈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直播的崛起也为二奢的展现、流转提供了一个新的解法。

再加上整个大的经济周期下,消费侧的理性化趋势不可逆,年轻消费者对于性价比和循环经济的关注,也让二手市场的兴起成为大势所趋。

事实上,中国早已成为二手奢侈品存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有近40%的奢侈品被中国人买走,但从新奢到二奢的渗透转化率却只有5%,对标欧美还有数倍的空间有待释放。

疫情带来的环境变化,让行业迎来一波小高潮。但二奢非标、供给分散、不稳定等属性,也决定了这种层面的变化只会是短期的。

如何抓住优质货源,平衡好在买方和卖方的上的投入配称?如何赋能整合B端商户,构建一个健康的二奢生态?走到今天,以各种模式切入各个环节的二奢玩家层出不穷,但整个行业到底需要怎样的领头羊?

针对这些重要问题,浪潮新消费专访了包大师CEO纳兰正秀。跟很多抢夺买方资源、直接收货的玩家不同,包大师坚持纯平台模式,耐着性子做了6年时间的服务来积累卖端用户。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2)

包大师CEO纳兰正秀

从奢侈品养护服务到二手回收寄卖,再到2B的产业数字化赋能,包大师的每一步成长都建立在解决行业痛点、提高流通效率上,而非单纯的流量增长。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做成全球奢侈品品类最大的在线云库存。”希望她的这种厚积薄发、以终为始,以及对行业、用户的深刻理解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口述 | 纳兰正秀

编辑 | 南 苏

在开始二手奢侈品创业之前,我是拍卖行业的老兵,服务的是金字塔尖的一小波用户。2013年开始想做一些创新的尝试,就从奢侈品入手,希望能重塑这个品类。

我们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15年到2017年年底是尝试阶段,做过快闪、集合店等,体会不同业态的思路和管理难点。

后来发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我们,慢慢就开始用“包大师”这个品牌专注做养护服务。

2018年进入第二阶段,我们看到用线上化和技术化来赋能传统行业的机会,于是就从养护业务转变成为平台思路,开始和优秀的工坊合作,放弃自有的部分。

在这个阶段,我们完成了奢侈品用户的初步获取,但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频繁养护,所以下一步就是要把他们拉住,做到“一鱼多吃”。

奢侈品想换新,最好的方式就是卖掉二手,客户在养护过程中,建立了对我们的信任,就会问我们收不收货。

同时,线下也有很多小商户对货品有需求,所以我们顺势建立了C2B的二奢回收模式,逐渐搭建体系、优化算法。

这些二奢小商户在平台上聚集,互相之间也有交易需求,于是我们又做了“奢联”,满足商户之间的串货和交易。

这个阶段是成长期,每个业务会带出其他增值业务,我们不断承接新的需求、扩张板块,在既有的正向增长的用户中打出复合型的增长率。

疫情之后是第三个阶段,公司遇到线上红利,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3)

包大师的成长遇到了一些好的契机,最早成立的时候竞争者少,二奢平台很少做养护,线下养护的能力也比较弱。

另外我们借助了大平台的流量,比如京东等都给到我们一部分用户推流,因为我们是以服务切入的,如果早期就卖货,成为大平台的竞争者,就不能实现最初的用户积累。

要想每一步都准确地抓住机遇,还需要冷静辨别,适当舍弃一些东西。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4)

1、消费奢侈品不缺买家

我在拍卖行业待了十几年,很多人觉得拍卖的客户是最重要的,但其实你手上有好东西,就不会缺买方,反而应该好好服务供应端。

你手上有一个二手奢侈品包包,随时都有人愿意收,只是给的价格不一样。消费奢侈品不缺买家,缺的是愿意付出高溢价的买家。

现在行业都在抢买端资源,但C端买家是极度不忠诚的,他们会在各个商家和平台之间流动,哪个平台优惠更大、货更好,就会流动到哪里。

所以首先要思考货从哪来,没有这个起源,就不可能有用户积累。一般的消费品牌可以做投放烧流量获客,但高成本的获客在低频的奢侈品领域行不通,只有通过服务才能做到不亏钱,又能精准获取卖方客源。

中国目前的二奢消费规模在整个奢侈品市场的占比,从3%增长到大约5%,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是20%,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市场上有很多闲置奢侈品可以被挖掘。

因为奢侈品使用常态化,手上东西多了,在年轻人看来是一种资源浪费。一旦给他一个断舍离的理由,推崇环保可持续,很容易就会完成从一手到二手的转化。

出售二手奢侈品,价格和方便是考虑最多的因素。在很多二手平台不仅要做卖家,还要服务对方,接受买端的各种咨询,如果找线下店寄卖,邮寄的安全性很难保证,或者需要专门抽时间拿东西去店里。

我们针对卖家的这些痛点去做模式设计和服务,用先估后卖的形式降低价格预期,减少交易摩擦,下单后专人上门鉴定结算和收货,过程非常简单。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5)

做服务是寂寞且漫长的,不能着急,如果短时间流量暴增,但承接能力、服务能力不匹配,不仅没有好处,还会透支品牌。我们花了6年时间持续优化养护及相关服务,来积累卖端用户,然后才做的转化。

2、如何整合赋能B端商户,吃到最高频的2B市场

平台要增长,就要抓住高频用户,B端商户是最高频的。所有二奢商户每天睁开眼睛就两件事:找货 卖货。找了就要卖,卖了继续找,一下不看心里不踏实,抓住他们就吃到了高频市场。

对于这些B端商户来说,开店、鉴定、管理、陈列、拍摄,包括描述文案都不是大事,他们都在业内身经百战,甚至判断成色的能力比平台还要专业。

如果平台把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工作再做一遍,不仅浪费资源,也会成为他们的竞争者,变成一个零和游戏。

但每个B端又有自己能力的上限,其他生意只要谈好稳定的供应链,就有可复制性,但二奢供应链小而碎片化,很多商户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货值,资金压力大,为了提升动销,找到更多的商户同行做交叉分销很有必要,这是行业惯例。

很多二奢商户相爱相杀多年,依然是朋友,因为他们之间有差异化,彼此没有直接竞争,在朋友圈打声招呼,就可以看货串货。

现在二奢发展速度太快,中国市场是日本的10倍,大家都发现了价值点纷纷进场。2018年到现在,一线城市某区域的二奢店从一家变成十家,类似宁波、镇江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出现了很多二奢店。

B端商家量大了,信息整合就没那么简单,沟通效率需要提升,我们B2B的交易平台——奢联也就应运而生。

二奢都是非标品,买家和卖家没有办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哪怕这家有一个亿的货,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有我想要的,而且奢侈品价格贵,脱离平台的风险极高。

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时空效率,比如有段时间某款包打折很厉害,但在一个三线城市却卖得非常好,借助平台货品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调配,保证了成交额正向良性增长,能给行业创造价值。

奢联的意义,就是保证每个商户节点对货品的需求调配更加高效,提升节点的转动效率和利润率。

同时,这些节点活得越好,我们服务C端的底气就会越足。因为商户自己后续卖得好,给C端价值保障和服务保障就会好。这些C端满意度上升、黏性增加,整体就会形成特别好的生态环境。

3、聚合C端的关键:如何在一个平台上服务不同的小圈层?

C端一定是低频非标的,壁垒也很高,需要长期主义的服务精神累积起用户认同,否则一次体验不好就可能永不再来。

这也倒逼我们的管理模式和产品形态都要去维护好这些低频的用户,很重视口碑裂变和关系型营销。

我以前做拍卖行,服务过的人林林总总,很多都会颠覆想象。消费者千人千面,任何画像都很难精确地描述你的用户。

相对来说,年轻人更受欢迎,因为他们更加感性、敢于尝试,是非常好的消费人群,而且代表了未来,今年买不了大牌包包没关系,等他发了奖金、涨了工资以后会买得起,就像一只上升期的股票。

服务C端一定要有圈子的概念。比如线上卖得最好的是轻奢,交易摩擦比较小,但来寄卖的就不是轻奢了,买家和卖家是两波画像的人。

四五线城市的人也会买二手奢侈品,但他买东西的思维方式跟一线城市不一样,没有办法把大家装到一个框里去看。

这些人有共同的需求,包括产品的普适性、使用的流畅度、提供的价格支撑等,但穿透下来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必需找准一个个小圈层的爱好点。圈层本身可能不大,但是忠诚度和链接很强。

如何在一个平台上服务不同的小圈层,是每个垂类电商甚至综合电商都在想的事情。

用户从原来的PC到现在的手机app,一个屏幕承载了太多诉求,大量时间都会被头部app占据。所以构建与消费者的关联,不一定局限于app上,不是我有app就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

包大师的平台会延展出多样化的诉求,在一些低频的业务上我们会探索更好的场景和渠道。工具可能是多样的,有私域、社群、小程序,也可以是其他的app,重点是不给自己设限,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新玩法。

外部合作也是一条道路。买端的分销一定要依托平台上几千个商户,还有众多其他平台,甚至综合电商和线下店,各种模式一起去做。如果只依靠包大师自己,做到最后也只能占很少的市场份额。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6)

1、如何卡位奢侈品行业的数字化

无论什么角色,大家聚集在平台上的本质都是为了货品的流通。二奢电商和普通电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货都是非标品,SKU很多、库存分散,谁能把握好这个特质,就能做出行业地位。

有些聚合型平台会把卖家的货品存到集中的库里,对仓储压力很大。而我们就让商户放在自己的库,做分布式管理,保证随时调用即可。

这对技术整合、商业模式设计的要求都很高,但商户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流动更快、赚更多,就会不断聚合过来。

我们在线上平台中,货品SKU的数量是绝对头部,因为平台没有库存压力,而是几千个B端在帮你做这件事。

规模足够大之后,平台上参与的角色也会更丰富。光有B和B的浅层次交易不够,我们长期有C端的新货进来,能够刺激大家的兴趣,报价更加活跃。

线上模式带来丰富的数据,我们非常强调数字资产的积累,不管是新品还是二手,底层数据是打通的,包括整体的云仓。

这部分数据资产是开放的,后期将会开放给其他平台,以及行业中对供应链和会员有需求的相关方,比如奥莱和免税店的体系,给他们提供数据支持。

奢侈品全行业都在推行数字化,但它有一定壁垒,因为供应链资源需要长期的互信和交易的搭建,一开始突破很难,但这个位置一旦卡进去,别人想进来就会非常痛苦。

我们现在占据了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初始成本很高,但后续的商业化过程就只有复制接口和模式设计的问题了。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做成全球奢侈品品类最大的在线云库存,并且能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

2、技术升级带来鉴定壁垒

数据能力上去之后,鉴定分级的行业壁垒,我们就能把握得比较扎实。主要是和国检中心合作,管理运营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特殊一类奢侈品法定实验室,发起并建立中国奢侈品行业鉴定标准。

要做成这件事,鉴定专家的累积和体系的搭建非常重要,我们平台数据量大,应用场景丰富,所以鉴定中心喜欢和我们合作,很多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有所突破。

比如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AI鉴定,逐步用数据提升准确率。

当然,行业内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完全的AI不存在,AI鉴定无法取代人工,最后还得靠老师傅,但AI实际上是个辅助工具,它能节约人力成本,先做一部分准确性筛选,比肉眼更靠谱。

整体来说,我们带来的技术升级的价值是有人认同的,大家一起进行普世化的推广,慢慢也会间接影响到不认同的人。

拥有鉴定壁垒,更重要的是有公立性的立场。商业模式上我们这种自己不收货,只做产业赋能的企业非常少,大家都忍不住碰货,甚至自己开店。

但我们坚持纯平台逻辑,不管一个货有多么好、多么热门、流通,也绝不涉足收货,员工也不会参与交易。卖的每件货都不是自己的,才能真正对用户负责,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犯不着为了某个商户伤害用户。

这需要舍弃一些诱惑,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会丧失公正性。

买二手奢侈品包什么平台好(包大师如何打造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生态)(7)

中国二奢市场未来的趋势,会是整体分散、部分整合的状态,而且线上有很大空间。

首先因为供应链的非标,单体线下业态很难做大,这在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经被验证了,头部最多占到整个市场的百分之十几,剩下尾部一大堆,每家都活得很好。

另外线下要算坪效,虽然奢侈品单价很贵,但能赚的并不多,不如面膜、香水、化妆品这些,甚至达不到食品饮料的利润率,虽然有一些入手之后能翻倍卖的东西,但具有偶发性。

所以线下二奢还是小店模式更好,日本的二奢店面都很小,在中国很多线下甚至已经脱离了店面,手上积累了粉丝之后,大家都能找到我,就到写字楼去做工作室,省掉上百万的房租,状态非常灵活。

参考日本的状态,中国在不同地域会出现综合性的线下店品牌,但全国联通很难,可能是按区的,比如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地区会稍微大一点,每家占据市场5%-10%左右。

中国和日本不太一样的是,我们线上的结算方式更成熟,年轻人在线时间也更长,所以线上还有机会,未来3-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二奢市场,因此要珍惜每一分钟,用创新型的做法把行业整合好。

现在还喊着要重线下的,几乎都是西方大牌,我们需要理解它的地位和角度。这些品牌是B2C,从品牌到直营都把握在集团手里,那么对于分销就要严格控制,一旦分销的价格体系打乱,品牌的价值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他们从线下的角度严控,提供各种消费场景的综合性体验,让消费者觉得在这儿买才是最正规全套的服务、有仪式感。由于疫情影响,商场业态大幅改变,除了高级顶奢,其他都卖得不好,就是这个道理。

大牌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削弱,中国原创设计是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平台上过几个很新的设计师品牌,想试试能不能带出去货,发现大家踊跃度很高,我们意识到不一定非要认西方大牌,大家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没有更适合我们的东西。

在西方大牌渐渐不那么神秘,消费者代际更迭,更有民族自信的背景下,布局新国货是重要的战略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赋能新国货品牌,提供渠道、供应链甚至是投资,让他们创造出更好的国货奢侈品品牌。

二奢交易的线上化是必然趋势,疫情之后直播的兴起也给交易场景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很多公司都抓住了这个风口获得了迅速成长。

直播极大地促进了非标品交易的转化率,但另一方面,即使到了线上,它也和线下店一样会面临运营和流量成本,以及诸多偶然性。

我们看到了直播的好处,鼓励合作商户多做,疫情期间还免费发放设备,进行技术培训,支持大家积极布局直播。但同时也嘱咐他们一定要算好账,作为商户不需要融资,没必要做虚假的交易额,真正赚钱才是目的。

商户自己做直播,对我们的转化有很大帮助。以前一个月能卖20万,采货也不一定都从我的平台上采,但是现在销售额放大到100万,在我平台上采货和找货的积极性就更大了。

直播还会提升大家的换手率,不能这个商户一场播10件,下一场还播这10件,每一场都要换货,调新的货,就会放大同行串货的需求。

直播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改变会触动行业所有链条的成长。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要明白自己做的是哪个环节,不仅仅是做好供给端,更是要搭好行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提升行业效率。

因为我们希望做一个赋能者,不是进入破坏性的竞争,把别人业务的亏损变成自己的盈利,而是用技术赋能改造行业,和行业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