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是一个属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专有名词,现在不学党史方面的年轻人不懂这词的含义。我经常和单位老同事聊天,我曾建议单位凡是来培训的干部,我们食堂都要做一餐“忆苦思甜饭”。单位食堂的大哥向我抱怨说他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安排每一餐的食材,尽量做到均匀、口味大众,还要有经济效益,但是年底的测评却不高。依我愚见,还是吃的太好了!

真正的忆苦思甜是学会感恩 忆苦思甜小时候很苦却很教育人(1)

能按时吃到饭,是我小时候的一大奢求。幼儿园至一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我父亲在外打工,我母亲每天在纺织厂里坐着上班十五六个小时,中午也不休息,早上五点多就去上班,经常晚上八九点才回来,也就是为了多挣钱。我就经常坐在门口的路边等母亲下班回家煮饭吃,家里婆媳关系不佳,有时他们关着门在家吃饭,我就在路边坐着,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想的是什么,只知道我只能坐着等母亲回来才有饭吃,我母亲后来说她回来时经常看到我坐在路边哭,不过我忘了这茬。有时邻居会喊我去吃饭,因为邻居家盖房子,有时工人弄的晚了就留下来吃晚饭,这样我就能蹭上一顿饭。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盖了二层小楼,这是相当艰苦的,借了很多钱,父母为了还债每天依然工作到很晚才回来,父亲比较老实,不会做生意,只能靠苦力赚钱。这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回家后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煮晚饭,当时为了节约钱不是用电饭锅煮,是烧的农村的土灶,每天都是九点多吃晚饭。天天如此,我就生气了,有一天回家我没有煮晚饭,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以为有饭吃,我说我没煮,母亲说我不懂事,想骂我,父亲就说了一句:没煮就没煮,然后他去煮饭了。后来我每天都去煮饭。

真正的忆苦思甜是学会感恩 忆苦思甜小时候很苦却很教育人(2)

初中往后就住宿了,每天可以按时吃到饭了。我们老家那里是计生红旗县,都是独生子女,学校吃的很一般,米饭管饱,但是没有什么菜,那时候很多同学家长都来送饭菜吃,我是很羡慕的,我父母很少来,他们不想浪费一点儿的时间,到后来初三的时候,才偶尔来一下。再后来我就出门上学了,特别是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也不经常回家,每次都要自己煮饭吃,有时他们会用电饭锅把饭煮好,但是没有菜。现在工作了,和家离的比较远,现在每次回去父母都会等我吃饭,去年国庆回家的时候,因为路上堵车,我开了12个小时,凌晨四点半到家,母亲已经将早饭煮好了,父亲在杀鸡,我吃完也不洗碗,就去睡觉了。

真正的忆苦思甜是学会感恩 忆苦思甜小时候很苦却很教育人(3)

刚开始来的上班的时候,每天都能按时吃饭,而且吃得很好,一时没有管住嘴,吃胖了很多;渐渐地也吃腻了,台州这边的口味比较淡,很多菜我都吃不习惯,我就吃一两个味重的菜。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觉超级幸福。我说忆苦思甜,不是说要回到那个困苦的时代去,而是劝人们不要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就忘记那个艰苦的生活。当年的艰苦今天难以想象的到,包含在这种苦的时代里却有一丝甜,这种甜就是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前叫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不要有悲观的情绪,能有这种心态,往后的生活就会甜,这就是我要表达的什么叫忆苦思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