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小便后发现尿中浮现出很多泡沫,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肾病。事实果真如此吗?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尿液中泡沫增多了呢?
其实,出现“泡沫尿”不要紧张,日常生活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健康人群偶尔也会有泡沫尿。如果出现了泡沫尿,到底如何判断是正常还是异常,如何及时捕捉肾脏释放出的“求救”信号呢?
正常人也会有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的泡沫尿是因为尿流的强烈冲击而产生的,这种泡沫与蛋白尿导致的泡沫不同,其气泡量少、体积大,并且很快“烟消云散”。
此外,当饮水量不足、憋尿时间过久时,尿液会呈物理性浓缩,尿中杂质相对增多,也会形成泡沫尿,这种尿液往往颜色很深。只要多饮水,促进尿液稀释,就会恢复如常。
当人们处在脱水、发烧、激烈运动、怀孕、高血压等特殊状况时,偶然会观察到尿中有泡沫,去医院化验尿常规提示尿蛋白“ ”。这种情况通常是偶发的一过性蛋白尿,仅持续几小时,多数不超过一天。当原发诱因去除后,尿中蛋白即可转阴,无须特别担心。
温馨提醒:仅凭“肉眼凡胎”的观察是不能诊断蛋白尿的,需要到医院做一个简单的尿常规检验,以初步确定到底有没有蛋白尿。
做尿常规时,不能随便收集任意一次尿液就送检,最好是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并且留取中段尿(即开头1~2秒不要留取),且为保证尿液新鲜,送检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泡沫尿背后黑手多
如果小便中经常浮现泡沫,且气泡数量多、体积小、长久不消散,就要警觉起来了,这往往是肾脏疾病在幕后作祟。
慢性肾炎最早期常常除了蛋白尿和尿潜血外,尚无其他“蛛丝马迹”,只有细心捕捉尿液异常情况、完善尿液的相关检验,才能防微杜渐,早发现,早治疗。
肾炎为何会引起蛋白尿呢?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实现的。每个肾脏有上百万个肾小球,如同“筛网”一样的肾小球能够滤过尿液。患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筛网”的网孔变大或破损,使身体里的蛋白质漏进尿液中。随着尿液成分的变化,其表面张力也发生了改变,尿中泡沫就开始增多了,肾脏问题也就随之“浮出水面”。
虽然中医古籍中没有蛋白质的称谓,但可见关于“精”“津”等记载。《素问》云“夫精者,身之本也,宜藏不宜泄”,又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人体精微物质依赖肾脏的封藏之职而固摄于内,肾虚封藏失司,固摄无权,则精微下泄,形成蛋白尿等症状。
不仅肾病会导致泡沫尿,许多其他疾病也能诱发类似的现象,如膀胱炎、膀胱癌或者泌尿系统感染,均会增加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而致泡沫尿。其次,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尿糖或酮体含量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失衡,尿液表面张力增高,也会出现泡沫尿。另外,肝胆疾病如胆结石、胰头癌等疾病,也会让患者尿中泛起泡沫。因此,即使出现泡沫尿,也不能轻易戴上“肾病”的帽子。
如果出现泡沫尿,还伴有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或浮肿、高血压,或多饮、多尿、多食、口干等症状时,必须尽早到医院查明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肾脏病问题
不容忽视
一项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而相关知晓率较低。这意味着,很多患者可能因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而耽误了治疗。
虽说许多肾脏疾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只要仔细留心,还是有迹可查的。有的患者会出现眼睑和下肢浮肿、腰酸、腰痛,或者尿液浑浊、发红、夜尿增多,有的还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表现。
预防保健有方法
对付肾脏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养成排尿后观察尿液的好习惯,对早发现、早治疗有积极作用。
原发性肾脏病虽无明确病因,但有研究表明,急性肾小球肾炎与上呼吸道及皮肤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防止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发生急性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可“病急乱投药”。
《素问》云:“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生活中,要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劳逸适当。起居生活要与四季相适应,保证充足睡眠,切勿熬夜,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饮食要均衡,不可偏食无度,宜戒烟戒酒;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
《类经》云:“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是也。”不少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肾小球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和治疗反应方面有重要影响,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需格外注重筛查和体检。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藏于肾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不仅是全身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五脏中,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主闭藏,主命火,在生命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肾脏十分关键。
来源:云南中医、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