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花脸艺术大师(非遗课来了高甲戏界)(1)

演绎高甲戏经典木偶丑“班头爷”

台海网9月14日讯(记者 刘彦玫 文/图)“见丑角,闻笑声。”高甲戏的丑,相对于其他剧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无论是男丑鼻梁上的“豆干块”,还是女丑嘴边的大黑痣,都竭力夸张,以求笑果。或许正是这份能戳中观众“笑点”的轻松诙谐,与演员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角色刻画,高甲戏在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乃至清末民初年间成为闽南最大的地方剧种。

9月10日下午,在位于厦门育青路的“金莲陞曲馆”,非遗传承人吴伯祥精彩开腔,讲述高甲戏历史文化,回溯浓墨重彩的戏曲人生,演绎经典木偶丑“班头爷”,将台海网直播间的网友带入了高甲戏的丑角世界,近距离感受高甲戏“丑角”的美学魅力。

戏曲花脸艺术大师(非遗课来了高甲戏界)(2)

吴伯祥分享高甲戏历史文化与角色特征

高甲戏的丑角可达几十种,有“官衣丑”、“长衫丑"、“公子丑”、“木偶丑”、“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等,主要分为男丑和女丑。“丑角表演绝非俗气地逗人发笑,而是丑中带美的艺术。”吴伯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公子丑”、“木偶丑”,还反串了一把“女丑”。那丑角的美学体现在哪里呢?吴伯祥说,塑造角色首先要观察生活,观察周边的人事物,丑角非常生动的肢体语言最早是由动物演变而来的,像猫洗脸,可以形象地表现这个人的慵懒或贪婪的状态,还有模仿老鼠,我们都说贼眉鼠眼,人走过去了,他会盯着你,一动不动,但是人一走,他立马一溜烟飞快地跑了。

1983年出生的吴伯祥,师从高甲戏名家李珍蕊、纪亚福。从艺17年,成功塑造了《大稻埕》老二、《谢瑶环》武宏、《佘赛花》佘明、《审陈三·探牢》班头爷等几十角色。而他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掌中木偶丑”经典的“班头爷”形象,这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在直播过程中,吴伯祥变身“美妆主播”,现场上妆,朱砂红打底,墨边勾勒,红唇轻点,散粉一扑,男丑专属的“猪腰脸”大功告成。他说,丑角脸谱最大的特色就在鼻子上的豆腐块,根据角色的特质会有所不同,年轻的角色一般比较方,年龄大的会偏桃形。

戏曲花脸艺术大师(非遗课来了高甲戏界)(3)

吴伯祥正在上妆

木偶丑有看似机械僵硬、棱角分明的科步,又有活泼灵动的“小字型”、踢脚、坐凳、小开合等程式动作,掌握起来颇为不易。“模仿木偶,首先要相信自己是个可爱的偶人。”吴伯祥与“班头爷”结缘至今,已表演了十多年,受老师纪亚福的启发后,他认真揣摩人物造型和动作,琢磨“掌中木偶丑”表演的偶趣与人物性格的刻画。凭借精彩的演出,他获得了2010年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金奖,也凭借班头爷这个角色,为人熟知。

“能拿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去表演,去创新创造,是一件无比喜悦的事情。”《大稻埕》里的老二是吴伯祥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说,在对这个人物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他把老师傅传下来技艺,最大化的表现出来,塑造出“败家子”的人物形象。

在一番讲解与表演之后,网友的关注点从吴伯祥酷似“马云”的长相,提升到了对高甲戏艺术的惊叹、赞美,以及演员守艺之路的曲折、艰辛。“之前看过掌中木偶戏,没想到演员可以把木偶学得这么惟妙惟肖,班头爷的表演太棒了,为高甲戏演员点赞!”网友留言道。

戏曲花脸艺术大师(非遗课来了高甲戏界)(4)

吴伯祥反串女丑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