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赵忠祥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

据报道,赵忠祥患有肺鳞状细胞癌,就诊时已经扩散。肺鳞状细胞癌,乍听之下很陌生,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呢?对此,光明网记者专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教授、病因学研究室主任邓大君。

非小细胞肺鳞癌能活多久(抗癌协会专家解读)(1)

(图片来自网络)

鳞状细胞癌、肺鳞状细胞癌如何划分?

鳞状细胞癌,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病变后产生的癌症,多见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子宫颈、阴道等处,以发生在皮肤的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肾盂等处虽无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形成鳞状细胞癌。

其实,鳞癌只作为病理类型,想要具体治疗,需要确认鳞癌的原发部位、分期等信息后,才有具体讨论治疗和预后的意义。而根据报道,赵忠祥先生的癌症原发部位是肺部,一般称作“肺鳞状细胞癌”。

据邓大君教授介绍,肺部可谓我们肌体的暴露器官,是肌体对外接触最频繁的地方。肺鳞状细胞癌主要发生在气管和支气管,也称鳞状上皮癌。支气管表面覆盖了一层上皮,叫鳞状上皮,是保护支气管和气管的,如果鳞状上皮遭致癌物的暴露得话,很可能就会变成癌细胞。

肺鳞状细胞癌发病进程很快吗?

看过赵忠祥老师的具体病情,不少网友惊呼:“肺癌从确诊到去世也太快了吧”,还有不少网友纷纷举例身边的肺部癌症患者“从发现肺癌到去世,只有三个月”等。这让不少人提起肺癌不寒而栗,那么肺癌的发展真的如此快吗?

对此,邓大君教授做出了解答:“并非如此,网友所说的情况往往是发现已到晚期,按时参加年度体检的人,大多能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如果鳞状细胞癌是在肺部发生,多数情况下癌细胞都长得比较慢,赵忠祥先生的情况很可能是没有定期去做体检。”

据报道,赵忠祥先生三年前确有检查到鳞状细胞癌良性,但他后续没有深入检查。邓教授表示,类似这种情况,应该年年复查。尤其对于年纪偏大、存在结节者,多数在早期发现时都是良性,但是如果检查间隔比较长,很可能会恶化而不自知。定期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只要癌症发生位置不是特别蹊跷,一般都能够在早期通过手术切除。

所以,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问题——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非小细胞肺鳞癌能活多久(抗癌协会专家解读)(2)

(图片来自网络)

肺部癌症可以预防吗?

1)早筛查是关键

应积极进行癌症早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邓大君教授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进行癌症筛查,55岁以后人群应每年进行筛查。

2)肺癌难以自诊,应接受正规体检

很多人认为没有症状就是健康的,或者通过网络搜查疾病症状就可以在家自诊,排除自己是否患癌。邓教授表示,对于肺癌来说,一些相对明显的症状,如咳嗽、憋气,往往已是晚期才如此明显,所以还是应当选择去医院进行正规体检。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邓大君教授谈道,从肺癌患者的角度讲,很多人患癌是跟空气中的致癌物有关系,包括吸烟,工作环境空气长期不良等。想要预防病症,主要还是尽量保持生活习惯良好,远离空气污染的环境。

4)接种HPV疫苗可预防部分鳞状细胞癌

不少鳞状细胞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有关,比如宫颈癌、口咽癌、肺癌、指部癌症及肛门或生殖器区鳞状细胞癌等,接种HPV 疫苗能够使患上宫颈癌的风险大大降低。

5)非遗传性疾病

邓教授谈道,肺癌并非家族遗传病,但是每个人对肿瘤的易感性不一样,确实存在部分人对此类癌症的抵抗力更弱一些,所以要注意远离致癌物(如不良环境)。(光明网记者 张蕃、张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