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义传媒中心-武义新闻网
在陶村,常可见到夫妻同唱、祖孙同台的景象。
陶村昆剧班发展历程表
□记者 郑鑫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分二支,一为“正昆”,词曲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多为繁难、文雅的折子戏;二为“草昆”,删繁就简,化雅入俗,有着深厚的乡土气息,往往在农村草台和祠堂内戏台演出,观众多为寻常百姓、工匠杂役。
昆曲在武川大地上流传,便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流派——武义草昆。它是昆曲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典型代表,在音乐上,大胆吸收地方戏剧粗犷、通俗的特点;在语言上,按“中州韵”念字的基础上,夹有“金华官话”;唱腔短,节奏较快,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变化。
陶村的第一声昆腔
明清时期,昆曲在金华地区已相当流行。光绪年间,俞源、岭下汤等村便已有本地的昆剧班社。兰溪药商徐鹏宵途径陶村,看到当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适逢村里有一家濒临倒闭的药店出售,便盘下药店定居于此,后于1880年生下徐凤鳌。徐凤鳌自幼酷爱昆曲,经常在其叔开办的昆班学戏,唱工花脸,又在陶村结识了同样钟情昆曲、能吹昆笛的陶云芳,两人志趣相投,决定让昆曲在陶村落地生根。
1909年,徐凤鳌联合陶云芳在徐凤鳌家中创办了“儒琴堂”坐唱班,吸纳了十六七名本村昆剧爱好者,可以坐唱《荆钗记·拷梅》、《浣纱记·吴王采莲》等30多出剧目。至此,陶村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声昆腔。
昆曲班社规格有“坐唱班”和“太子班”两种。“坐唱班”是指“坐着清唱”的昆班,因规模小,又称作“小班”,一般只在婚嫁、丧葬或神诞的筵上演唱。“太子班”则规制较大,易服上妆,粉墨登场,于草台庙台之上,一般要有二三十个正目和若干折目,前后台须有三十个以上人员才可应付演出。“儒琴堂”达不到“太子班”规模,但是在“坐唱班”中已颇具影响力。
在动荡中壮大
1930年前后,正值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少昆剧班社都陆续解散,“儒琴堂”的中坚力量也开始老去。徐凤鳌决定吸收新鲜血液,并将“儒琴堂”易名为“翕如堂”。“翕如”取自著名戏剧家李渔《闲情偶寄》中“欲以翕如见好”,即希望“翕如堂”也能“见好”。为了壮大班社,徐凤鳌鼓励自己的三个儿子徐三连(徐振东)、徐四连(徐振南)、徐五连(徐振庭)弃医从艺,并将自家雇佣的长工何增土也叫上,白天劳动,晚上学戏,他们也不负众望,都成长为台柱。陶云芳的儿子陶振通也加入了班社,成了正吹好手。此时的“翕如堂”增至近30人,不仅在战乱中得以维持,还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表演才干的人才,例如挂牌花旦徐秀明,出名小生章树岩。
不过这一时期的班社活动还是业余活动,成员大都有自己的谋生职业,唱昆曲仅为爱好,农闲时才聚在一起排练,也仅在婚丧嫁娶、迎神赛会、生日宴会等场合前去捧场。陶村昆剧团团长何育美的爷爷何苏金,青年时靠挑盐谋生,一日挑盐经过金华雅畈,碰巧有戏班在这里演出,他换上戏装上台唱了一出,技压群芳。于是就有“陶村人人会唱昆曲,连挑盐的都唱得一绝”之说,一时传为美谈。
来自官方的认可
1934年,陶村开办了“贫民夜校”,呼吁群众学习图强,但是报名者寥寥,夜校便邀请“翕如堂”去坐唱来招揽人气。这对于“翕如堂”来说是首次正式演出,班社上下非常重视,四处跑动借来古代服饰,并画上简单的妆,演出《双封诰》中的一折《草鞋夜课》,以劝人奋读。演毕,台下掌声雷动,民众学习的热情被激发,报名夜校者众多。
初战告捷的“翕如堂”士气大振,信心倍增,决定扩大规模,从“坐唱班”升格成“太子班”,正式粉墨登场。同时,剧团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将“翕如堂”更名为“民生乐社”。这个时期的“民生乐社”已经可以依靠演出积攒资金,俨然成为了一个半职业性剧团。剧团脚色齐全,分工明确,可以给成员提供职业性的培养,发展十分迅速,用时髦的话说,民生乐社“出道”了。
1956年,“民生乐社”经省文化局批准,成为县级专业剧团“宣平昆剧团”,成为官方认可的剧团,又因行政规划,宣平地区并入武义,更名“武义昆剧团”。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培养,剧团人才辈出,演出质量大大提高,剧目也更丰富多彩,呈现欣欣向荣之势。除演出《渔家乐》、《醉菩提》、《盘丝洞》等传统剧目外,还移植改编《刘介梅》、《杨立贝》、《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演出剧本达70余本。剧团不仅在本地影响力大,还于1962年赴苏州参与“苏、浙、沪两省一市昆剧观摩演出”,表演甚获好评,扛起了金华地区昆曲的先锋旗,可谓如日中天。江苏省昆剧研究会于1985年出版的《昆剧艺术》称陶村的民生乐社——“在解放后是金华一带唯一的昆剧专业剧团,是浙西实力最雄厚,演员人数最多的一个昆班。”
归于沉寂
1969年,武义昆剧团与武义婺剧团合并为武义文工团,改演京剧样板戏,因资源向婺剧倾斜,昆剧部门便出现颓势。在“文革”中,剧本曲谱被抄,戏服道具也被焚毁,老艺人被下放,青年演员也改唱婺剧。“武义昆剧团”前前后后经历了六十余年的风雨历程,被画上了一个句点。它的消失标志着有着悠久传统的、独特风格的“金华昆腔”职业全昆班一脉,终被切断,令人嗟叹痛惜。至此,武义乃至金华地区的昆腔也归于沉寂。
顺时代潮流而复兴
改革开放以后,历史的车轮滚入了新的世纪,这片土地上昆曲的种子也重新萌芽。桃溪昆剧团于1978年成立,老艺人何增土、徐秀明等主要转为幕后教学工作,而剧团大局由团长章潘言来主持。每年春节,章潘言带队在武义、丽水、金华、永康一带演出,扩大剧团的影响力。1982年金华地区召开农村剧团导演工作会议,章潘言作为代表前去参与,这次会议的入席也鼓舞了剧团的士气。2002年,陶村昆曲爱好者又自发组成了“陶村昆曲延艺社”,在农闲时间排练表演。一时的空白沉寂无法消磨昆曲的生命力,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中,昆曲依旧在不断传承与发展。
民间传承不断,官方的认可也接踵而至。2001年,中国的昆腔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浙江昆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武义昆曲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调已定,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也随之落地。近年来,县非遗中心努力开展昆曲进校园、建立传承基地、抢救特色剧目、结合旅游景点推广昆曲艺术等一系列活动。2014年、2015年桃溪小学和桃溪中学开设昆曲兴趣班,从娃娃抓起昆曲传承。2015年,坐唱班“儒琴堂”发源地桃溪镇陶村,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传统戏剧“特色村”。2016年,县人民政府与浙江昆剧团合作共建“世界非遗·幽兰芳圃·浙江昆曲武义养育基地”。今年,昆曲展陈馆和陶建勋纪念馆也在建设中……目前,武义昆曲已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传习所、戏曲家协会、兰香艺校、陶村昆曲延艺社、小学多方发力,传承、养育、交流、提升武义昆曲,多面开花。
桃源深处有昆腔,在午后静谧的村子里、在课堂中、在戏台上,昆笛悠扬,昆腔婉转,武义草昆在岁月洪流中生生不息。它正以独具魅力的审美力量,穿越百年时间,向人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