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追逐国外洋节的同时,也在恢复关注起自身传统节日。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商家为了赚取传统节日红利,对节日进行包装改良,使很多传统节日背离了其历史初衷,也让很多年轻人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今天小编就在传统节日七夕节背景下,给大家说说七夕节的由来和历史上古人在七夕节都做那些纪念活动,主要目的是啥?不要再被商家误导当做中国情人节了。

为什么七夕节被定为情人节(告诉你真实的七夕节的起源和意义)(1)

传统七夕节的来历 (神话版)

牛郎织女传说应该是大家最熟知的关于七夕节起源和纪念意义的说法。相传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而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没有羽衣的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牛郎照此做后,织女果然答应做了他的妻子。 婚后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后来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历史上七夕节的来历(历史版)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历史上人们对人们对七夕节非常重视,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在历史上七夕节是妇女用来乞巧用的,也就是希望自己在女红方面变得更加灵巧。

为什么七夕节被定为情人节(告诉你真实的七夕节的起源和意义)(2)

古代七夕节的风俗活动

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对七夕节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一天活动也非常多,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为牛庆生、拜织女、吃巧果等等传统风俗活动,多数活动也都的对应了七夕节的起源,或是为了妇女乞巧,或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故事。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七夕节主要是妇女乞巧的节日,没有男女互诉衷肠的环节和意义。如果要定义历史上真正中国情人节那也只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只有那一天古代少男少女才能出来共同到集市上看花灯猜灯谜,才有接触的机会。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只是被商家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为背景加工出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我们的古人这么的智慧,怎么会用不好的爱情结果去预示自己的爱情呢!不过通过商家的加工,确实对七夕节增添了节日氛围,为传统节日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作用的,但是希望大家还是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七夕节,一是作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不要教育孩子的时候闹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