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电影《推手》这个名字就觉得不感兴趣,我相信何止不感兴趣,也有很多人觉得看不懂这部电影。可看懂的人,有人把电影归为喜剧,也有人把电影归为厚重的情感影片。

这是李安第一部剧情长片,我在其中却发现了他一直以来最让人心动的温柔和细节。影片如其名称一般,仿佛有一个推手,缓缓将人心朝着感动推出,让人感受这暗流涌动之下的情愫。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不容易。一瓢水倒进封腾的油中,水花四溅,可冲突背后,又是什么在推着众人往前走呢?

时代错位,孝顺背后的烦恼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自古以来就被无数学者所倡导。中国是个伦理社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更是伦理中的重要探讨点。

父母有着至高的地位,子女奉养父母也成为天经地义的不二法则,家庭伦理观念至今仍在每个人身上有所体现,孝顺成为评定一个人品德的因素之一,不孝视为失德,会被他人所不齿。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2)

《推手》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退休的老人应儿子建议,前往美国与之生活,却与美国儿媳观念不合,引发诸多矛盾,两人无法在一起生活,让儿子也尴尬不已的故事。

影片中儿子在美国结婚生活后,仍记挂着退休的老父亲,也正是我国孝顺观念的体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把父母记挂心上,让他们安享晚年。导演通过简单的故事传递出来的孝悌思想值得每位观众从中学习、感悟。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3)

可惜的是,这份温暖的孝顺背后,却因为生活中太多的无奈,渐渐转化成尖锐的冲突,割裂着难舍的亲情。这样的现实,即便所有人都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却还是抵抗不住接憧而至的麻烦。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东方和西方相隔大洋两岸自是存在着不少差异。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4)

美国人推翻旧时代的统治后便将自由树于高位,当真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思想,不受拘束、自由随性是美国人的生活观念。

而中国始终有条条框框的规矩横在周围,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每个人都可以率性而活社会便乱套了。自古生长在国内的朱老深受中国传统观念的洗礼,行事作为也按着传统走,自然与生长在美国的儿媳有根本上的差异,这种文化的鸿沟体现在生活中便是无数的矛盾冲突。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5)

社会习惯不同,通过一个家庭的纷争便可以完美展现出来。父亲的不满、儿媳的愤怒等等,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无奈。

单从饮食习惯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吃饭必定是一大家子人在同一桌子上共餐,西方却没有这样的讲究,所以儿媳与朱老始终都是分开吃饭的,没有欢聚一堂的热闹气氛。西方偏爱吃快餐食品,中国人则讲究荤素搭配,所以在朱老眼中儿媳只吃蔬菜,小小的吃饭问题便有着如此大的矛盾所在。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6)

那些自以为是的好,却因为对方的不喜欢,徒生烦恼。长辈时时想着为儿媳好,可真正的好,是对方需要。要不然这份好,只会成为彼此的累赘,伤害亲情。

再提及家庭观念差距,中国人喜爱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过日子,凡是家中大事都应与长辈商量,长辈在家中的地位也从中体现,家代表着一个人的归属感,有家的地方才有生活的港湾,因为那里有血脉相连的亲人。西方则注重个体的发展,强调每个人的个性,当子女成家后父母与之便是两个家庭,各过各的,父母不会在情感上依靠子女,子女在生活上也有独立性。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7)

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本身的差异,反映到一个家庭中便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因为它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无法改变,这也是为何朱老选择离开的原因所在。

互相体谅,做化解矛盾的推手

人可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朱老的一席话看似冷漠却道出了深意,父母之所以绵延子嗣是为了传承,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有难同享无论孩子面临何种困境,作为父母都要尽其所能为之化解。

可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在当父母应该享乐的时候,却仍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不能同享乐的感叹源于情感的失衡。父母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情感上有了不公平感。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8)

新的时代,传承孝道也要有新的方式,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都需要彼此独立的空间,相互给予尊重,这种亦父母亦友的关系,或许可以补足内心的空缺,当关系得到平衡时,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影片结尾处,朱老和陈太都选择搬离孩子们独自生活,也是父母为了避免矛盾而进行的退让,这也是导演想让观众所看到的一种圆满式大结局,喜剧收尾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但逃避不能解决问题,一切还要从根源出发。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9)

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内部所体现的矛盾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大矛盾,推手看似是只是中国功夫,实则也是调和矛盾的一种方法,将矛盾在推手中削减力量,来达到彼此间的平衡,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最后,看着纽约高楼下掩映的中国城,两位老人沐浴在阳光中,小声着说些琐碎的故事。那一刻,好似所有的矛盾都被消散,人人都过着平静安和的生活。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10)

表面看起来再说亲情,实则不然。影片中有异乡人在外地的落寞感,亲情缺失的疏离感,还有老年人被遗弃的荒凉感,也不知道是时代错位,还是人心错觉。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少和电影中相同处境的人们,总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一切,有导演李安在异地真实生活过的缘故,也有对人情冷暖背后自己的看法。

有关老公调解婆媳关系的短(错位的孝顺撞上公媳不和)(11)

我们习惯说解决矛盾,不要逃避问题。可现实中的事情方方面面,又哪里是一句简单的解决就可以了结的。张说张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退不得,事情就卡在那里,进退两难。

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习推手一样的艺术,去慢慢化解矛盾冲突,有进有退,达到家庭、婚姻的平衡。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从来不是牺牲一方得到另一方,而是学着保持平衡,尽可能两全其美。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