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1)

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了解,但说起他取经前的经历恐怕知道的人就凤毛麟角,寥若晨星了,咱们在此就追寻一下唐僧早年的足迹。

先来看《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吴承恩的笔下,唐僧是海州状元陈光蕊和相府千金殷温娇的儿子,他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2)

陈光蕊金榜题名后被皇帝任命为江州州主,于是携着已有身孕的新婚妻子前去上任,不曾想在洪州遭遇水贼刘洪。刘洪见殷温娇貌美,遂杀死陈光蕊,强行占有了殷温娇,并且冒名顶替做了江州州主。殷温娇本来想随丈夫同死,但为了腹中的骨肉不得不忍辱负重活了下来,在她生下儿子后,刘洪几次想杀死这个婴儿,她只好按照神的指示让孩子顺江漂流自己找个活路。金山寺的法明长老碰巧救下了殷温娇的儿子,给他取了个乳名叫江流儿,并且将其养大成人。江流儿十八岁时尊师命削发修行,法号玄奘,他就是日后西天取经的唐僧唐三藏。玄奘看了当年的血书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前往江州城寻母,随后奉母命远赴长安面见外祖父殷开山陈诉冤情,于是唐太宗派兵清剿水贼刘洪,玄奘法师在官兵的帮助下得以大报冤仇。故事最后,玄奘的父亲状元陈光蕊也幸运地起死回生,一家人在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终于圆满团聚,重获幸福……

相比之下,《西游记》外的唐僧,也就是历史上的名僧玄奘,虽然没有苦大仇深的复杂经历和波澜起伏的情感历程,但他的早期人生同样可以给我们很多感动和启示。

吴承恩之所以把唐僧写成海州人,可能是因为他对邻近故乡淮安又面朝大海的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一直心存向往,历史上的唐僧其实和海州没有什么关系,他所属的陈氏家族一直生活在中原大地西部的洛阳一带。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3)

唐僧家族可谓是北朝后期历史的有力见证者,他的曾祖父曾做过北魏的上党太守;祖父曾担任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则是隋朝的江陵县令。陈惠身材高大,眉目俊朗,而且通古博今,学问过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闻名遐迩的男神级人物,唐僧作为陈惠最小的四儿子,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遗传了父亲的相貌和智慧,这不由得人笔者想起了当前正走红网络的最帅和尚释明心。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4)

唐僧原名陈祎,隋文帝仁寿二年,即公元602年,生于当时东都洛阳附近的堠氏(今河南省偃师县),不幸的是,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陈惠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他们的家庭也随之陷入了困顿。

万般无奈之下,陈祎的二哥陈素带着弟弟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从此走上了修习佛法,研读佛经的漫漫长路,这一年,陈祎十一岁。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5)

遥想一千六百年前那个在晨钟暮鼓声中辛勤劳作的小和尚,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不是被打动了呢?

寺院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总算衣食无忧,平安无虞,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元618年,隋末唐初群雄逐鹿的战火烧到了净土寺一带。为了重新拥有一片净土,玄奘不得不跟着哥哥长途跋涉来到了几千里外的成都。

从十三岁正式出家开始,玄奘就已经开始了对佛经的学习研究。在蜀地的四五年间,玄奘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等各家学说,学业大进,名声渐著。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6)

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天下后,好学的玄奘开始在大唐各地漫游,一边参访名师,一边讲经说法。在研学佛经的过程中,玄奘深感汉译佛学著作不够完善,以至于某些经义说法含混,理解不一,摄论和地论两家在法相之说上更存在着难以融合的巨大分歧,因此逐渐产生了去印度求取真经的想法。

唐僧取经前的真实经历(追寻唐僧早年的足迹)(7)

武德九年,即李世民即位的626年,天竺僧人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抵达长安,玄奘向他咨询佛法时得知印度高僧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更加坚定了西行取经的决心,这才有了唐僧取经这个彪炳史册,影响深远的历史传奇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