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出名将白起攻打韩国,很顺利的打下了野王。因此,上党与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上党的局势变得十分危急。韩国不愿向秦国投降,便派出了使节前往赵国,打算将上党奉献给赵国,以求共同抗秦。

赵孝成王派遣军队接管了上党。两年后,秦国派王龁包围上党。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1)

赵孝成王听到这一消息时,迅速派遣廉颇率领一支超过20万人的军队前去营救上党。军队刚到长平,上党就已经被秦军所占领了。

王龁立时又想要对长平出兵。廉颇迅速调兵防守,并要求士兵们建造要塞,挖深沟,要跟来犯的秦军作长期的抵抗。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2)

王龁数次要跟赵军交战,但廉颇却严守不出。王龁没有其他办法,不得不派人向秦昭王汇报说:“廉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并不愿意轻易出战。我军长途跋涉到这里,时间一长末将担心食物和补给将无法补充。”

后来范雎谏言道:“要想拿下长平,当务之急是先要想办法让赵国将廉颇调离。”

秦昭王问道:“如何才能办到?”

范雎回:“我来解决。”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3)

几天后,赵孝成王不时会听到关于战事的一些闲言碎语:“秦国对战局完全不担心,廉颇已经老了,不足为惧很快会投降的!最担心的就是赵国的后起之秀赵括”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将军赵奢之子。此子从小便学习兵法,在谈论用兵之道时时常侃侃而谈,自认无人能与之匹敌,甚至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赵王命人将赵括唤来,并问他能否打败秦军。赵括说:“如果是白起前来,我可能需要斟酌一下。但现在只是个小小的王龁,不足为惧。”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4)

赵王很高兴,于是立即将赵括封为将军,前去换下主帅廉颇。

蔺相如听说后立马向赵王进谏道:“赵括只懂得兵书兵法,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不会随机应变,不能安排他当这个主帅。”但是赵王一意孤行,无视了蔺相如的建议。

同时,赵括的娘亲也请求赵王收回成命。赵王问她为什么。她说:“将军去世前曾反复要求我说,这个孩子把兵法和打仗想得太轻松了。当他谈论起用兵之道时便不将这世上任何人放在眼里。将来,大王若是让他带兵打仗,恐怕赵军会被他毁了。“因此请求大王收回成命。”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5)

赵王说:“已经说出的话岂有收回的道理,你回去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率二十万大军前往长平。与廉颇做完移交,廉颇当天便返回了邯郸。

赵括现在是指挥着大军四十万,志得意满。他废除了廉颇在军中的一系列规则,并下达命令:“秦将若来挑战,必须反击。如果敌人被击溃,必须乘胜追击,势必杀得他们丢盔卸甲。”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6)

此时,范雎已经获悉赵括取代了廉颇,计划已成功,遂秘密派遣白起为将军接替王龁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就立马安排好伏击,又特意安排了几次败仗。赵括此时正春风得意,命令追击。白起引着赵军进入到伏区,仅派出二万五千名精锐士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安排六千名精锐骑兵,直奔赵军军营,将四十万赵国大军一分为二。这时,赵括才知道秦军的实力,所以他不得不建立一个坚固的营地来等待援兵。没想到的是,秦国又同时派兵将赵国援兵和运送粮食道路切断。

纸上谈兵的故事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每天一个小故事之纸上谈兵)(7)

赵括率领的军队等不到补给和援兵,守了一个多月。将士们苦不堪言,均无意再战。赵括带人想冲出被围困的局面,秦军立马用箭雨将赵括射落马下。当赵军得知将军被杀时,纷纷投降。 40万赵军,因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而全军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