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枝叶婆娑 花大如菊似葵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常绿灌木,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为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花大色艳,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

咏栀子花

南朝梁-萧纲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2)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注: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3)

朱槿花二首

唐-李商隐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4)

莲后红何患,梅先白莫夸。

才飞建章火,又落赤城霞。

不卷锦步障,未登油壁车。

日西相对罢,休浣向天涯。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5)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6)

勇多侵路去,恨有碍灯还。

嗅自微微白,看成沓沓殷。

坐疑忘物外,归去有帘间。

君问伤春句,千辞不可删。

注: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7)

朱槿花

唐-李绅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8)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注: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9)

朱槿花

唐-薛涛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0)

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

注: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1)

朱槿花

唐-张登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2)

甲子虽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

阳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州雨露偏。

注:张登,[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年约八十余岁。性刚洁。初应辟为卫府参谋,迁延平尉,拜监御史。贞元中,改江南士曹掾。满岁,计相表为尉中侍御史,董赋江南。俄拜漳州刺史。居七年,坐公累被劾,吏议捃摘不堪,感疾而卒。登著有文集六卷,《新唐书艺文志》权载之为之序,行于世。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3)

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

-晏殊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4)

林间摘遍双双叶,寄与相思。

朱槿开时。尚有山榴一两枝。

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

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

注: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5)

朱槿花二首

-张俞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6)

风雨无人弄晚芳,野桥千树斗红房。

朝荣暮落成何事,可笑纷华不久长。

朝菌一生迷晦朔,灵蓂千岁换春秋。

如何槿艳无终日,独倚栏干为尔羞。

注: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7)

朱槿花

-董嗣杲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8)

朝开暮落自篱头,此种南来翠叶稠。

辇致一壶舒数艳,时当三伏眩双眸。

麝香藤畔遗丹碗,叶莉窠边吐绵球。

凉月在天天似水,深红独照满堂秋。

注: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有《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19)

朱槿花

-陆壑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20)

壁槿扶疎当缚篱,山深不用掩山扉。

客来踏破松梢月,鹤向主人头人飞。

注:陆壑,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五世孙。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宝庆会稽续志》卷六)。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21)

夜飞鹊

宋-陈允平

朱槿有几瓣花瓣(尚有山榴一两枝)(22)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

云阴未放晴晖。

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

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

何似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

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

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

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翦烛窗西。

注: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