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亲关系称呼(34姻亲)(1)

所谓姻亲,是指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关系。因为婚姻必然有两个家庭之间的人员流动,所以,婚姻关系首先是家庭关系,即两个家庭之间因为婚姻而形成的亲缘关系。

因为两个家庭之间的婚姻关系是平等的和对等的,所以,只有同辈之间婚姻关系的家庭才能叫姻亲,即姻亲自始至终都是对象家庭之间的亲缘关系。

按《尔雅--释亲》的解释:"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子之妻为妇,妇之父为婚""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解释一下。

1、 关于"女子子"

在古汉语中,区分性别的专用词汇是"男子""女子",就像公与母、雌与雄一样。后来"子"借用为儿子,"女子子"的意思就是女儿,即与儿子一样的子辈的女性人员,也就是女儿子,后世所谓"女儿",即是从"女子子"即"女儿子"来的。

古汉语中还有"姊"和"妹"的称呼,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注释:"女兄曰姊,女弟曰妹""姊曰女兄,妹曰女弟",这时候,男和女就成为人的性别称谓,即男女识别标识字。

2、 关于"妇"

在古汉语中,妇是指儿媳妇,后也泛指平辈或下辈的男性配偶,如兄弟媳妇、儿媳妇等。《说文解字》里说:"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简单地说,"妇"就是在家里干家务活但又不不当家没地位的女性人员。

3、 关于"壻"

《尔雅》说"女子子之夫为壻",《说文解字》说:"婿,夫也,从士胥声",一个意思。按《周礼》和《说文解字》的阐解,"胥"的本义是蟹黄做的肉酱,有美味的意思,后引申为有才智的人,官府中做具体事务的官吏也叫胥隶。古汉语中的女婿有溢美之意。

壻从土,有方位的意思,即不是自己家,是别姓家庭。婿是后造字,宋元之后才有,同壻。

4、 关于"婚"

《尔雅》说:"妇之父为婚",《说文解字》:"婚,妇家也。"

所谓"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意思是婆家称妇人娘家的兄弟为婚兄弟,娘家称壻家的兄弟为姻兄弟。

所以,一开始,姻亲关系是娘家称婆家为姻家。后来,相互之间都称姻亲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