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历史(千年辰阳变了样)(1)

彰显攻克千年贫困的辰溪力量

中共辰溪县委员会 辰溪县人民政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辰溪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通过持续奋斗,辰溪县现行标准下75070名农村贫困群众全部脱贫,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农村路、水、电、讯、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位一体、四跟四走”使贫困群众人人有产业、户户能增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劳动致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健康娱乐、团结向上的文明新风,在城乡大地吹拂。一个个偏僻落后、山穷水恶的贫困村,变成了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群众过上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2019年,辰溪代表湖南以“零漏评、零错退、98.13%的群众认可度”,高质量通过了国家对湖南省摘帽县的第三方评估(3个抽检县,辰溪排第一)。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普查,辰溪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率达99.99%。

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辰溪始终坚持对标对表,始终坚持精准方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作风建设。为了神圣的脱贫攻坚事业,辰溪的干部是拼了命的,大家的艰辛付出是一辈子忘不掉的。在伟大攻坚战中,形成了“群众至上的为民情怀、创先争优的进取意识、精准精细的绣花功夫、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的脱贫攻坚精神,感天动地,我们将倍加珍惜,大力弘扬,将精神融入血脉,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着力打造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样板区,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千年辰阳变了样

——辰溪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辰溪历史(千年辰阳变了样)(2)

宜居宜业的辰溪县潭湾镇大酉人家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通讯员 摄

辰溪历史(千年辰阳变了样)(3)

辰溪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霍友德(右二)在永新农林油茶育苗基地指导工人培管苗木。

通讯员 摄

导读

辰溪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科学谋划、高位推动,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大抓产业、“四跟四走”,在全县摆开“三级书记”抓脱贫、“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协力挖穷根的战场。至2020年,全县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杨晓 何小平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4月中旬,行走在辰溪城乡,山清水秀,春意盎然,村美、路畅、人欢,处处欣欣向荣。

辰溪,这个古称“辰阳”的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重点扶贫开发县,在2014年时,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485户75070人,贫困发生率达20.89%。

脱贫攻坚以来,辰溪县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以产业为主抓手,落实“五个一批”精准治穷。2019年,辰溪县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整县脱贫摘帽。千年辰阳,变了模样。

科学谋划,高位推进

面对贫困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薄弱等重重困难,辰溪县科学谋划,精心制定作战蓝图。

第一步,坚决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确保两完善三率一度”狠抓落实,加快脱贫步伐。

第二步,坚决落实“四摘四不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既定目标。

辰溪县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精准制定了乡镇、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计划书,“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计划表,明确“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三级指标体系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方法路线和保障措施,让脱贫攻坚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坚持县委书记一月一调度、县长半月一调度、县扶贫“五人小组”一周一碰头,11个联席办、23个乡镇、272个村一月一例会,问题一个个解决,工作一项项落实,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5亿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

该县坚持县、乡、村三级结对帮扶。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杨一中,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建军分别选择最偏远的上蒲溪、苏木溪两个瑶族乡作为联系点,找症结、认“穷亲”,带头攻脱贫,带动全县34名县级领导、134个结对帮扶单位、10244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该县坚持“三级书记”抓脱贫,构建由包干责任体系、分工责任体系、补充责任体系组成的“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层层立下“军令状”,真督实考严问责,做到“不摘贫帽就摘官帽”。

在“三位一体”责任体系架构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分管县领导、联乡联村县领导、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帮扶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结对帮扶责任人承担包干责任,县扶贫、发改、住建等22个行业部门承担分工责任,社会帮扶力量承担补充责任,脱贫攻坚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辰溪县还在怀化市率先建立脱贫攻坚督巡办,抽调精干力量,做到“一月一部署、一督巡、一讲评、一问责、一通报”。

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辰溪县坚持围绕“精准”二字做文章,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为切实解决“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辰溪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头炮”,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实行脱贫攻坚易地安置,探索县、乡、村“三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安置到县城或园区;将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的贫困户集中安置到中心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较差的贫困户在中心村分散安置。自2016年以来,全县完成3707户搬迁任务,建成集中安置点16个。

为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无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的目标,辰溪县结合扶贫攻坚,开展“两包一满意”活动,即脱贫攻坚结对帮扶责任人包贫困户满意,村临时党总支、村支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包村干部、组长包非贫困户满意。2020年,全县146个村成功实现“一不三无”创建目标。

为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每年初,辰溪县精准找问题、定措施。为了把每个村、每一户的问题找出来,该县每年3月严格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确保两完善”政策标准,进村入户开展细致调查,并落实整改措施。

“四支队伍”集村部,是辰溪将力量聚集到村、精准施策决战脱贫的生动反映。该县坚持以村为作战单元,推动脱贫攻坚重心下移、力量到村,2018年以来,明确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包干责任,配备272个临时党总支书记到村里开展工作,排查解决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坚持以“农户、结对帮扶责任人、村、乡、县”五级联动来切实解决各类问题,并实行严格的“三级验收”制。

一个个精准施策方案形成了脱贫攻坚的辰溪方案。全县10244名帮扶干部带着它们,活跃在23个乡镇272个村,就像满天繁星聚集在一起,成为一团温暖人心的火。

产业落地,群众受益

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抓手,辰溪县因地制宜形成了“四位一体全覆盖,四跟四走摘穷帽”的发展思路,将稻花鱼、油茶、大棚蔬菜、光伏等省重点扶贫产业项目,蛋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县骨干扶贫产业项目,黄桃、葡萄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园项目,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的产业项目结合起来,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四跟四走摘贫帽”,即推行“村党组织 新型经营主体 产业 贫困户”模式,在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坚持能人带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消费扶贫”。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基础设施齐头跟进。自2014年以来,共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91.5公里、通达通畅工程454公里,覆盖率达100%。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77处,解决18.255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各项短板逐步得以补齐,为壮大扶贫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4年以来,共新发展油茶7.2万亩,惠及贫困户3520户;发展稻花鱼15万亩,惠及贫困户9206户;发展水面养殖2.1万亩,惠及贫困户744户;建成特色产业园94个,绑定贫困户3163户。

辰溪县还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扶志、扶智,注重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和信心,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不当贫困户,争当致富星”成了辰阳大地新风尚。

帮扶故事

“小叶子”成大产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杨晓

4月中旬,辰溪县修溪镇椒坪溪村千亩茶山上一片繁忙。

今年准备再扩大500亩茶园,连日来,谢溪梅带着村民整修上茶山的道路,组织村民采摘春茶。

椒坪溪村是辰溪县文旅广体局扶贫联系点,谢溪梅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公路不畅、信号不通、饮水没保障、产业零基础,曾是阻碍椒坪溪村脱贫的“拦路虎”。全村658户2105人中,有贫困户136户483人。

为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谢溪梅和村里干部苦苦寻求拔穷根的方子。

2018年3月,听说有位外地老板想来辰溪发展茶叶产业,谢溪梅顿时眼前一亮:椒坪溪村山地资源丰富,又地处高海拔山区,常年光照充足,茶叶种植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谢溪梅主动“敲门招商”。被谢溪梅的诚意所感动,浙江安吉茶商魏宏伟来到椒坪溪村实地考察,发现当地土壤中所含稀有元素指标超过安吉当地,完全适合种植白茶。

当年11月,第一批白茶1000亩成功种下。“我们是外地企业,来村里投资发展白茶产业,谢队长帮了大忙。挨家挨户做工作,协调会都开了10多次。”魏宏伟告诉记者,经3年发展,白茶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解决当地长期就业200多人、灵活就业400多人。2020年支付村民劳务工资500万元,分红150万元。

山因茶而绿,民因茶而富。“现在村里条件好,水电都通了,路也修好了,还给我们建了一家‘绿色银行’。”说起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茶山上采茶的脱贫村民江玉娥一脸幸福。

今年2月底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驻椒坪溪村帮扶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谢溪梅作为怀化市2名代表之一,赴京接受表彰。

“接下来的重点是继续扩大白茶产业,以茶带绿发展旅游业,让椒坪溪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说起未来发展,谢溪梅充满信心。

脱贫故事

“只要肯吃苦,一定能脱贫致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杨晓

“一棵辣椒苗,将来能有几块钱的收益。栽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伤了根。”4月17日,在辰溪县后塘瑶族乡远文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负责人舒远文带领村民忙着栽种新品种辣椒。

2014年,因缺乏技术,又要供2个小孩读书,舒远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舒远文自尊心强,很渴望掌握一门技术,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乡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通过走访,了解舒远文的情况和意愿后,给他量身定制了帮扶措施。推荐他到县里参加水稻、蔬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又给他送来优质稻种、蔬菜种、化肥和薄膜等农资,安排2名农技专家对口帮扶。

刚开始,舒远文尝试种了3亩优质水稻和1亩大棚蔬菜,在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下,舒远文边学边实践,很快掌握了水稻和蔬菜栽培管理全套技术。

“只要肯吃苦,一定能脱贫致富。”2016年,初尝科技种植甜头后,舒远文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逐步扩大了水稻和蔬菜种植规模。

2019年,见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稻田抛荒,舒远文有了新想法。在乡村两级干部鼎力支持下,他大胆尝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多方筹资20余万元,购置了2台大型收割机和犁田机,流转80多亩稻田发展规模种植,其中种植优质水稻60多亩、大棚蔬菜20多亩,并承揽临近乡村农户水稻收割业务。

“不仅自己一家人要勤劳致富,更要带领已脱贫的乡亲走科技致富之路。”2020年7月,舒远文牵头成立远文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2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发展水稻产业。当年,舒远文一家人纯收入超过10万元,其他20多户村民也都赚了数万元不等。

辰溪历史(千年辰阳变了样)(4)

[责编:万枝典]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