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不劳而获的生活的名言?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不劳而获的生活的名言(怎样理解有人说勤劳不致富)

关于不劳而获的生活的名言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但是,有人哭诉,似乎这个原则在社会行不通,主要表现在多劳不多得,少劳多得,有些却不劳而获。所以,有人提出勤劳不能致富,多劳不多得,不劳而得观念。似乎这在社会也客观存在着。

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否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的按劳分配原则错误呢?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的按劳分配原则完全是正确的。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差异,也是正常现象。如果将全社会普遍经济分配原则与社会实践中个人个别差异等同,那种等同是错误的

首先,这是对劳动性质上认知的差异

所谓按劳分配,是在同等劳动性质、同等劳动时间、同等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量的比较,而不是瞎比较。比如,一个泥瓦工师傅,你的劳动只能与同等劳动性质的泥瓦工师傅比较,你的劳动性质不能与在大学课堂讲授量子力学的教授比较。如果,你用你泥瓦工师傅付出的体力与汗水,拿人家讲授量子力学者劳动比较,那叫乱比。因为这是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劳动,不具有比较意义。你不能说我一天到晚干活出大劲流大汗,他只在讲堂上讲课五十分钟,结果他的收入比我多得多,所以,我每月拿一万多元,完全是多劳少得,他每月拿一万五千元,完全是少劳多得。所以,我的勤劳不致富,他的少劳而多得致富了,这社会不合理。

但这种拿不同性质劳动作同等劳动时间比较,是硬比较,才不合理。为什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是倍加的体力劳动。也就是说,无论在贡献上,还是在收入上,脑力劳动者的成果与收入应当是体力劳动的N倍。比如,至少两倍吧,就是一个泥瓦工师傅每月收入一万五千元,这个讲授大学量子力学的教授至少比泥瓦工师傅收入多一万五千元,即三万元,才叫合理。如果多四倍,就是这位教授应当每月收入六万元,才更合理。象旧社会鲁迅先生写一篇文章的收入是做苦力搬运工的十倍以上不止。

但中国现实呢,其实国家更向体力劳动者倾斜,基本没有完全实施脑力劳动者是体力劳动收入N倍的经济分配学。但是,在实践中,有些人就是硬拿不同 劳动性质的劳动收入作比较。在他们眼中,出蛮力出大汗就叫劳动,造北斗造天宫的在空调房里科学家就不叫劳动。这是一种愚昧的小农认知错误,导致一些人认为勤劳不能致富,多劳不多得,少劳而多得的原因。

其次,无视劳动里智慧技巧与能力的内涵差别

比如同样是种田,很多人怨声载道,说是种田亏本。这种劳而少得,劳而不得现象的确是存在的,而且不少。但同时在现实中,很多人种田劳而有得,劳而多得,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你的劳动与他人的劳动内涵不同,这内涵包括智慧、技巧、规模和能力区别很大。比如,中国农民收割一千亩麦子,用镰刀收割,然后捆扎,挑麦把出田,再到脱粒,扬场等多道工序,没有五千人吭哧吭哧面朝黄土背朝天出大劲流大汗干一二天,根本无法完成麦子收割任务。而美国只需要一台长臂收割机,一天一个人轻轻松松就完成一千亩收割任务。就是这一千亩收割工作劳动作业报酬八万元,这个美国人每天就收入八万元。而中国五千人收割劳动,同样,如果按美国一千亩劳动收割报酬一天八万元算,五千人平均每人每天收割报酬只有16元。于是有人不满了,我出大劲流大汗卖死力干活儿,这劳动报酬只有16元,而有人却是轻轻松松坐在收割机里风不透雨不漏,每天报酬八万元,这是不是叫勤劳不能致富,是不是叫多劳而少得,少劳而多得?似乎蛮力者就是这样心态。

但是,这些蛮力者不懂得,劳动内涵智慧技巧和能力巨大不同,简单地说,有人利用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犹如乘上飞机飞行。你同样行一千公里,你小农迈开双脚拼命跑,结果你出大劲流大汗了,跑了二个月才到达目的地,而人家二三小时就到了。你因此不满,说是勤劳不能致富,劳而不获,有人却劳而多获,但是,你知否?

劳动与获得不是直观的恒等值,不是算术级1 1=2,那完全是小农式思维。

劳动与获得,内含一个成本在内,劳动创造同样一个商品,其成本越小,劳动价值就越大,收获就越高。而劳动内含的成本越高,劳动价值就越低,其收获就越小

所以,别跟我说:我出大劲啊流大汗啊披星戴月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干啊,所以我付出的劳动巨大贡献巨大,却收入很少,这太不公平啊。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因为你那种劳动叫无效或者少效劳动,而非高效劳动。

因为它不懂得,劳动内含的成本与收获成反比,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成本越低,收获价值越大。所以,长臂收割机工一天收入八万元是正确的,你五千人每人一天收入十六 元,而且表现得非常艰苦非常累,也是正确的。劳动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的劳动量投入多少,而在于你的劳动成本是否比同性质的人劳动成本更低。话说到这儿,不知道那些天天喊叫我苦我有理、我累我有理,懂不懂?如果还是不懂,就算我白说了。因为两个思想境界的人,观点很难一致。

同样,一些干了几十年种田人大喊种田亏本,穷得没饭吃,而半途出家做农民的《还珠格格?著名演员周杰,却种田种出一个亿万富翁,你种田没饭吃,人家周杰种田仅在2020年一个人向武汉捐赠高质量大米就达二万多斤。是周杰太神圣呢,还是你没本事呢?也就是说,同样劳动,内涵差别巨大,才是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根本原因请别责怪社会,有些人自己无能,偏要质疑社会,这也是不公平。

第三,劳动的社会机遇差别巨大

同样劳动,还有着一个社会机遇问题。机遇是保障劳动成果激活性的一种重要的能量。人们常常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机遇一来,母猪也能上树,这也是存在的事。

比如,东北二人转已经跳了几百年了,你看哪个二人转演员跳出个亿万富翁来了?没有。他们不是同样劳动吗?事实上是很多二人转演员在穷乡僻壤周旋一生,也赚不了几个钱,甚至风尘仆仆饿肚子是常事。但同样是二人转演员,辽宁铁岭老农民赵本山先生,却是身逢盛世,跳二人转不仅跳上央视大舞台,而且跳出一个数亿资财的亿万富翁,美女香车豪华别墅都有了,甚至连飞机也买了。

这就告诉人们,同样性质的同样单位时间同样内涵的劳动,却有着不同的收获,有人穷苦潦倒,有人富可敌国,这里就有一个机遇问题。善于把握机遇者,才能事半功倍。而不善于掌握机遇者,却是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别简单说勤劳不能致富,或者说劳而少得,少劳而多得。请认清你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势而行

第四,劳动只是一种投入,还无法进入消费实现,哪来收获

有人以为,我劳动了,我流汗了,我苦啊,我累啊,所以我作出巨大贡献了。但是为什么却是劳而少得?为什么勤劳不能致富?

这种认识完全是一种认知误区。

因为它把付出劳动量与劳动价值实现量完全等同了

只有劳动量,没有劳动价值实现量,哪来贡献可言?哪来致富能力?

举个例子,很多人种出苹果,投入汗水劳动,苹果的确收获了。但收获的是什么?只是你劳动者手中的产品。而不是苹果这种劳动产品的价值实现

什么叫价值实现?

就是你的劳动产品苹果收获后,还必须通过市场链流通环节,进入市场,变成商品,让消费者用货币购买,这种购买你产品苹果的货币回复到你手中,这样一种有机生产流通市场与消费的经济链全部完成,就叫价值实现。否则,你无论投入多少劳动,如果收获只是保持产品形态,无法进入流通市场领域,更无法进入价值实现,请问你的劳动有什么用?没有丝毫用处。结果不仅勤劳不能致富,不能多劳多得,而 且反而苹果烂在家中,腐败成垃圾

许多小农思维很是狭隘化,自以为是,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产品,什么叫商品,什么叫市场,什么叫价值实现。他们以为只要自己种出粮食来,供给人吃了,他们就应当是他人的父母,应当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应当享受最好的待遇。这种人小农思维已经固化成花岗岩了,愚昧得无法理喻,还在网上拼命叫唤。似乎人们亏待了他们。这是因为小农思维是落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与近代现代科学社会全球化经济格格不入,这也是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难以调和产生共识的原因。无知,是愚昧的朋友。

人应当学习,而非如同一群脂粉气十足的小鲜肉小美女们,人在当代,但脑袋还在远古刀耕火种时代,只是一味埋怨勤劳不能致富,所以,我穷我有理,我苦我有理,我抢劫我有理,我碰瓷我有理,我毁灭国家法律我有理。.....真的是不可理喻。

所以,明白这些社会道理秘诀,就不会僵硬地抱怨多劳不多得,勤劳不致富!这里劳字与得在社会运作过程中,受各种不可抗力作用,的确有时不存在正比关系,因为同样一个劳字,你至多只知出大劲流大汗的蛮力,而不懂劳字内含硬实力,软硬力与巧实力,所以同样是同位时间内同性质的劳动,但获得却千差万别。

但完全可以肯定,合法的劳动肯定有劳即有得,多劳多得,只是多少差别不劳永远没法收获。除非你象现在一些农村,人家大户辛辛苦苦种植了,到收获时成百上千村民携带口袋.车辆去争抢,那叫不劳而获,劳而不获,但那种不劳而获者,任何讲文明守法纪有道德的人肯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