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空难事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飞机高空骤降常见吗?为什么要尽快找到黑匣子?乘坐飞机不安全了吗?来看大家关心的7个问题解析。

整理/新媒体编辑 房永珍

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目前,搜救工作还在进行中。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1)

▲救援现场(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据报道,出事的飞机是一架6年机龄波音737-800,这种飞机非常成熟,是最常见的中短程窄体客机之一。事故的发生也引发了人们的很多疑问,小编根据最新情况梳理了大家关心的7个问题。

飞机8000多米高空骤降?

航班信息平台“飞常准”APP数据显示,14点20分,该航班的飞行高度为8869.68米,最后消失于14点22分,高度1333.5米。为什么2分钟内骤降数千米?为何监控显示飞机坠毁前是机头朝下直线坠落?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2)

(图片来源:附近监控画面截图)

国际知名航空安全专家托马斯•杰弗里表示,“没有求救信号,在空中没有烟雾,以垂直姿态坠落,这是极其极其罕见的情况。”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分析,这架飞机最后失事的时候,数据比较奇特、非常不正常,它从8000多米高空快速地坠落,几乎可以被理解为飞机完全失去了升力性能,没有办法再维持正常飞行。

航空事故一般就是几类原因,要么是人为操作的问题,还有一类是技术故障,飞机出了问题;还有一类是外力作用,外部环境导致的。目前尚不能确定事故的原因是否与飞机有关。

为什么都在说要尽快找到黑匣子?

黑匣子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及最直接的证据。虽然叫黑匣子,其实它的颜色却不是黑的,这只是约定俗成的一个俗名。它的正式名字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

在电子技术中,把只注重其输入和输出的信号而不关注其内部情况的仪器统统称为黑匣子。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黑匣子式的仪器。为了方便,业内人士都叫它黑匣子,传到社会上,公众也只知道飞机上有个黑匣子。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3)

(图片来源:新华社)

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磁带录音机。从飞行开始后,它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但它只能保留停止录音前30分钟内的声音。第二部分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它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早期的记录器只能记录20多种数据,现在记录的数据已可达到60种以上。其中有16种是重要的必录数据,如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等。

黑匣子都是特制的,经过多项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人深海中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黑匣子通常安装在机尾,因为机尾一般是坠机期间最后一个受到撞击的部分。

截止目前,本次东航事故飞机的黑匣子尚未找到。

波音737是一款不安全的机型吗?

本次事故是一架波音737客机,机型为737-800。波音737作为史上最畅销的飞机,近年来令人感觉坠机事故频发?有些网友甚至称,坐飞机绝对不选波音737,这无异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4)

(图片来源:“新闻建外14号”微信公众号)

本次坠毁的东航客机并不是先前被中国下停飞令的波音737MAX,而是它的上一代产品波音737NG。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型。波音737NG,型号有737-600/700/800/900,确实发生过共计22起飞机损毁事故,但需要指明的是大多数是人为失误导致或天气原因或是撞鸟,机械故障导致飞机损毁有据可查的案例并不多,比如2007年中华航空波音737NG发动机起火。

有资料显示,波音737NG总共造了7000多架,几十年里在全世界窄体干线客机中,占了一半江山。中国也装备了近1400架波音737NG,中国绝大多数坐过飞机的乘客,几乎都坐过波音737NG。

据悉,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B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

客机为什么不配备降落伞?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飞机失事后的最后一道保障就是“跳伞”,但你不知道的是,客机上根本就没有降落伞,不仅乘客没有,机组人员也没有。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客机就没打算让乘客跳伞求生,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这主要是因为,客机乘客跳伞求生,堪比自杀。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只有在飞机失控时,人们才会想着跳伞,而飞机失控时,乘客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待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不要走动,因为飞机失控时,飞机可能会360°旋转,如果没有安全带的控制,人们很可能会在机舱内四处乱撞,更加危险。

其次,即便机长有能力稳定飞机,让乘客有能力打开舱门。但要知道的是,飞机的巡航高度在8000-10000米左右,位于平流层中,温度非常低,只有零下40℃左右,压强也较小,氧气稀薄,打开舱门就意味着快速释压,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很容易因为缺氧失去意识,根本来不及打开降落伞,就可能被甩飞下去。

依靠降落伞降落,也需要在一定的高度下进行,客机巡航高度较高,根本不适合跳伞,更不适合没有任何跳伞经验的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跳伞。

乘坐飞机真的不安全了吗?

事故出来之后,大家可能会非常担心,或者是以后害怕坐飞机。对此,科普专家瘦驼表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但从数据上,目前航空出行仍然是在所有的出行方式当中,安全系数最高的方式之一。在此之前,中国民航创下了一个4227天没有重大事故的纪录。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6)

▲2022年3月3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2021年全球商用航空安全指标数据,多个指标与与2020年和2017-2021五年平均值相比,有明显改善。(图片来源: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

中国民航上一次空难事故发生于2010年的“8·24 黑龙江伊春空难”。此后,中国民航保持了4227天的飞行安全记录,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业绩,也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该记录在过去12年里,一直连续是世界第一。

虽然这个记录在2022年3月21日这一天被终止,但4227天即12年的时间,在上亿人次的十几年的飞行当中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安全事故,这已经证明了航空系统是非常安全的。

本次东航事故发生后,民航局正全力以赴开展相关工作,并于3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在前期行业安全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坠机过程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空难受损器官较多,坠落伤不仅会带来四肢的损伤,还有内脏损伤,往往很快就会导致伤员现场死亡。此外,飞机坠落以后往往会解体,而且有可能发生爆炸,导致伤员烧伤。烧伤不仅会加重伤员的病情,而且影响医生急救的判断。”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刘中民表示。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西南分控中心教员张序等人在2013年发表论文称,飞机坠毁则绝大多数为机械性损伤,其中大多数可为多发性损伤,颅脑损伤可达80%到90%,胸、腹、四肢损伤均可发生。发生火灾时则合并烧伤、烟雾吸入伤,从而导致复合性损伤,受灾伤员死亡率高、伤残重。如果飞机爆炸,还可引起爆炸冲击伤。高空飞行时由于飞机密封舱失密,可引起减压伤。

“伤员的存活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失血程度、内脏损伤程度、抵达搜救现场的时间、现场救援的速度和程度,以及现场环境等”,刘中民说。

空难调查报告我们需要等多久?

事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事故过程是怎样的?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有结论?大家急切地等待答案。

以往重大空难初步调查报告最快出炉时间以月计。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般情况下,空难发生后,在基本信息确定的情况下,调查组会在短期内发布初步调查报告;然而,空难调查往往错综复杂,困难重重,最终报告出炉需要多方参与,可能在事故一年甚至数年后才公布。

例如,2010年8月24日,一架河南航空有限公司E190机型飞机,执行哈尔滨至伊春VD8387定期客运航班任务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机场进近着陆过程中失事,造成机上44人死亡、52人受伤。事故发生将近2年后,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调查报告,经调查认定,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议对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处以500万元罚款,并对19名责任人进行处理。

2014年7月17日,马航MH17航班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在飞行至靠近俄罗斯边界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坠毁,机上29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在漫长的调查过程中,由五个国家成立的联合调查团对于调查结果存在争议。目前,依然无人对这起悲剧承担责任,对于真相的探究仍是进行时。

最后告诫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耐心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公布,还逝者以安息。

(本文内容综合自钟铭聊科学、新闻建外14号、健康界、人民日报、中国民航等)

东航空难 原因(大家都很关心的7个问题)(8)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