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张爱玲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倾城之恋》当之无愧成为“张爱玲时代”的缩影,是对那个时代深刻的诠释。张爱玲是跟鲁迅一类人,都是批判现实。只不过鲁迅更多地揭露社会现实,而张爱玲是通过婚姻与爱情辛辣地讽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落后及其对人的迫害。

倾城之恋推荐文案(好书推荐颠覆一座城池)(1)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从一个梦被推向另一个梦,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潇洒多金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的。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倾城之恋推荐文案(好书推荐颠覆一座城池)(2)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气质十分独特的一部,除了精巧的结构和语言以外还有非常难得的浪漫气质。张爱玲大概是不屑于描写浪漫的,因为感情太经不起推敲,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人心所向,所以她笔下很少能见到这样的笔触,而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浪漫”也并不是金波玉液,而是要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

倾城之恋推荐文案(好书推荐颠覆一座城池)(3)

张爱玲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对爱情与战争的描写,或许这也是一种对照: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过程就如同一场战争,各种试探、争斗,然后偃旗息鼓。而《倾城之恋》应该算是对这个主题描述得最深刻、最仔细的一部作品。

像是小说的最后,“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想那胡琴也在读者悲悯的情怀里奏出绵绵如絮的惆怅,这份惆怅在于白流苏与范柳原畸形的凌驾于整座城市沦陷基础上的爱恋,也在于二人终归无法为对方改变的顽固的“个人主义”。总而言之,二者的矛盾预示着他们即使走在一起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乱世只能成全他们无灵魂的婚姻,却无法成全他们惺惺相惜的爱情。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结局了,张爱玲的时代,却开始了。

倾城之恋推荐文案(好书推荐颠覆一座城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