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湖南长沙火车站的一名职工刘镜辉立志要为乘客做100万件好事。如今,这位74岁的退休老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刘嗲嗲。刘嗲坦言,现在距离他的目标还不到一半,但他永远不会放弃。

他这样做是深受雷锋的影响。1962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学习。刘嗲说:“只要我能走,我就要一直为每一位旅客服务。”无论风雨,在火车站候车室,刘嗲和他的小推车都一直守候着。

刘嗲的工具箱里是各种零配件,有生活用品,诸如螺丝、纽扣、针、胶布、晕车贴、卫生纸、电吹风和其他小物件。他可以很快的帮旅客修理行李箱或是补鞋。

在刘嗲眼里,工作不分大小。刘嗲回忆起许多年前曾帮一位旅客补了一枚裤子上的纽扣,解决了燃眉之急,避免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说:“没有纽扣,旅客的裤子就穿不住,于是就找到我。当时,我也没有备用纽扣。我把工具箱翻遍了,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小物件帮他补上了。”刘嗲还说,补鞋有时候也很尴尬,因为有些旅客的鞋子真得“很臭”。

向所有奋斗在一线工作者说声谢谢(长沙火车站老职工)(1)

刘镜辉帮旅客修背包拉链

刘嗲1977年进入火车站工作,空闲之余就经常帮助需要帮忙的旅客。1981年,火车站成立学习雷锋小组,刘嗲是小组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直没有放弃学习雷锋的成员。

2006年,刘嗲退休后,帮助旅客就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从家到火车站,坐公交30分钟。他经常下午1点准时到火车站,下午5点离开。在旅客高峰期,比如春节或暑假,他往往上午10 点前就到了。

刘嗲出生于普通家庭,工作期间所挣工资也不是很高。他有个38岁的儿子,患有脑瘫,每天需要有人照顾,而且刘嗲老伴身体也不太好。刘嗲说,每天给儿子做好午饭后,才去火车站,然后尽量早点赶回家。他知道100万件好事的目标可能无法完成,但他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我之所以树立一个这样的目标,是因为我想每天给自己一定的任务。就像军人为军队而战,我要为了火车站而奋斗终生。而且帮助别人是我生活下去的动力。”

刘嗲说,因为火车站人流量大,所以就成为了他学雷锋做好事的最佳选择。有时,他还为旅客提供经济援助。有些人接受,有些不接受。刘嗲记不清他从经济上帮助了多少人。但据他回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自己出钱给有需要的旅客买车票、买饭。据他保守估计,那些年至少花了12万元帮助旅客和购买修补用具。他说:“有些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我有4个旅客留言的笔记本,上面都是我曾帮助过的旅客写下的鼓励话语。”

其中有一条说,“感谢刘嗲,因为他,让我觉得一个人在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感到害怕。”火车站大力支持刘嗲的学雷锋行动,并积极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学习雷锋的行动。刘嗲说:“我永远不会放弃,因为我曾承诺要向雷锋学习,我会兑现诺言。”(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