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穿线一般打几个节(羽毛球装备知识)(1)

Q:帮忙看看是什么情况?28磅Yonex-BG65ti线,穿的时候就折了两根,这是第三根,穿好打了两下又断了,是什么原因?

(金刚石)

天堂有羽:先定位,看是在哪个线孔位置造成你当前球线接连秒断。

羽毛球穿线一般打几个节(羽毛球装备知识)(2)

③-④孔属于短双连钉的位置

羽毛球穿线一般打几个节(羽毛球装备知识)(3)

这种二连钉,虽然比普通的单体钉寿命长一点,更换起来不用太频繁,但仍然不是球拍固件,而是属于配件耗材。特别是在你28磅的高磅摧残下,更要留心这些细节,不要让这些位置成为影响你球线寿命的制约要素。

你可以主动拆下来看一下线钉被球线磨透了没有,也可以在拆线的时候留意一下,球线是否会挂在那上面扯不下来。如果用力都扯不动,就证明球线与球拍碳素框体之间已经“亲密接触”了。高磅球线这把“刀”已经架在球拍的“脖子”上,击球稍一加力,就会发生“杀线事件”。

你说你现在已经断到第三根线,我说我羡慕你的阔绰。第一根线秒断是球拍的问题,第二、第三根秒断就是穿线师的责任了。特别是在穿线过程中发生问题,因受力环境比较简单,所以一发生秒断,就要马上定位事发现场,更换胶粒,亡羊补牢。在更换胶粒的同时,也要注意看一下穿线机,尤其是与球线直接接触的线夹与珠夹,看夹面上有没有一些倒角会切到球线。

我穿线至今十三年,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用低端入门穿线机。以前一直穿BG65 或BG80等粗线,相安无事好多年,直到2010年Yonex NBG98上市后,才经常发生诡异的秒断事件。后来用放大镜一看,果然在线夹上发现了一个“夹砂”的位置,因小而隐蔽,多年没有发现,球线也不一定会从那里经过,哪怕经过了,因为球线够粗,给砂粒压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NBG98开启细线时代,而且当年还不合时宜地被这条线的宣传——“如BG65般耐打”给洗脑了,更是引诱别人拉高磅“进坑”,于是我也遇到了好几例这种框边断线的情况。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我觉得是胶粒的问题,毕竟夹线的位置与胶粒的位置非常接近。但我看到在胶粒完好的情况下,这种秒断仍然发生,特别是出现在横线上面时,就开始觉得问题不简单了。我拿一张白纸,让线夹、珠夹夹一下,用放大镜仔细看上面的夹痕,果然发现了一个针眼一样的位置。后来我把那个位置用刀刮平整后,问题就消失了。再后来我就换了业内顶级的穿线机,便再也没遇到这些狗血事件了。

,